书房心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2226
颗粒名称: 书房心绪
分类号: I267
摘要: 《书房心绪》是2005年6月20日刊登在今日河东的一篇散文。
关键词: 河东区 散文 当代

内容

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独坐书房,坐拥书城,总感觉有那么一些柔嫩冰凉的味道阵阵袭来,一层一层地占据了内心的深处。我注视着书架上那些视为珍宝的书籍,它们像一个个持枪的卫兵,集合成整齐的队伍,静静地停泊在微白的灯光下。其实,它们更像是我亲密的兄弟,仅仅只需要一次短暂的握手,或者目光间的随意传递,便会流溢出一种温暖,一种无法言传的惬意。
  我是在参军的第二年,开始习惯于这种恬静的书斋生活。那时我在部队政治处担任抄写员,除了完成领导交给的材料抄写任务外,我大量的时间都“泡”在书房里,在这间只有六七平方米的弹丸之地埋头看书写作。
  那时年轻,心里颇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倔强劲头,总是充满着准备以一支秃笔去闯世界的幻想。每月发下来的津贴虽然只有三十五元钱,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开支外,几乎全部投入到购买书籍上去了。每天还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滴水不漏,除去吃饭睡觉上厕所和必要的锻炼,便是夹着心爱的书本,或经典名著,或诗词曲赋,或闲适小品,一头扎进书斋,边苦读,边在白纸上勾划着蔚蓝色的理想。
  周末的时候,这间狭小的书房便坐满了文兄诗友,大伙就着花生米、豆腐丝、牛肉干什么的,围坐在一起饮酒。大家一般不用杯子,而是抱着酒瓶,挨个儿地喝。不劝酒,能者多劳,一边饮酒,一边谈些经纶之道,间或插科打诨一番,能诗者嘴里总是吐出一句两句让人怦然心动大喊佩服的经典句子,而擅长写小说的嘴里常常蹦出一连串令人捧腹的小故事。那是一个能把爱情当风筝放飞的年代,更是一个为了理想可以放弃一切的年代。朋友的豪气常常成了他们把自己弄得半醉半醒的原因,我那间小小的书房,便成了制造快乐的工厂,生出许多乐趣来。
  后来,我考上了军校,离开了军营那间小书房。记得临走那天,朋友们来送我,我拖着行李,挥着手倒退着走,那间小小的书房,那间充满着一种奋斗和向上精神的书房,在我眼里慢慢模糊,直至消失。
  再后来,由于工作的原因,军校毕业后,我由昆明调到了天津,我又拥有了一间书房。这间书房比以前那间略大些,有八九平方米的样子,它宽敞明亮,散发着书卷气,我经常把它比喻为一枚精巧的笼子抑或袖珍的玻璃球。夜来挑灯,我的红袖便一笑嫣然,手捧香茗或咖啡送来。有时我加班写稿至深夜,她还会悄悄为我煮好一碗飘着葱花的牛肉面。事实上,我已慢慢习惯于在这个被物化了的世界来去匆匆,疲于生计,为稻粱谋,但每当我坐下来,我就会想到那些已经被风干的日子,那座军营里潮湿的面北朝南的小书房,它尘封了我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记录了属于我自己的一个特殊的年代。
  书房岁月,在城市的角落下文人们的内心里一步步向前移动着,它其实言说了贫穷中的富裕和书生们挺直的脊梁。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闲下一点时间在书房里坐下来,看看窗外飘飞的细雨,我就会感到一种充实,一种惬意,一种只有读书人才能心领神会的真实的满足。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牧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