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的演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1752
颗粒名称: 喝酒的演绎
分类号: G21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饭局和酒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适度适量地喝酒可以愉悦身心,但过分强求或掺杂其他因素会使酒失去真诚和意义。因此,应该保持真诚和理性,领悟“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真谛。
关键词: 河东区 饭局 喝酒

内容

不知从何时起,“饭局”这个词陡然走俏起来。譬如在亲戚朋友或同事战友中间,以饭局为载体,将大家聚在一起,其间又不把吃饭喝酒当中心,常常是环顾左右而言他,通过潜移默化或旁敲侧击的方式巧妙地引出主题。如此一来,平日交往中许多难以办到或羞于启口的事,凭靠此举能产生事半功倍和出奇制胜的效果。倘若还有阻力时,不妨再设一次饭局,这样前仆后继,矢志不逾,相信终会成功。而酒在整个的运作过程中成为功不可没的润滑剂,忠实地扮演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重要角色,并不断演绎出诸多新内涵。
  笔者伏案疾书多年,尚觉勤奋不懒,晚上经常在灯下写作,偏偏没染上烟酒之习。偶然赶上一次饭局,却又滴酒沾不得,泯一小口就闹个大红脸,因而多被众人取笑和奚落之,认为不合时代,不跟潮流,不近“人情”,以至扫了众人敬酒斗酒之“雅兴”。没办法,只好躲在一边儿自斟自饮热茶或饮料,断然不敢再有半点造次,毕竟自己没这个实力嘛。时间久了,还自我解嘲地学会了一句圈内流行话:“只要感情有,杯里全是酒”。
  世间之事,惟有旁观者清。每每在餐桌上看着人家为公事、私事或半公半私事而舍身忘我拼酒之势,尤其是那种倾情投入和异常兴奋之神态,心中总是涌起一阵阵的忐忑不安,有时竟生出些许怜悯之情,别人讲,你真是杞人忧天。倒是那些在推杯换盏间说的意味深长的酒话,让人有别开生面的感觉。比如,“革命小酒天天不醉,为了工作舍上肠胃”,俨然是一副“大公无私”和“为公忘私”的写照;再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铁,喝出血;感情厚,喝不够”,更体味到人际交往中“情义无价”与“友谊是金”的弥足珍贵;还有,“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能培养;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干部最可信;能喝白酒喝啤酒,这样的干部要少有;能喝啤酒喝饮料,这样的干部不能要”,分明是将酒席上的表现提升到如何“量才用人、唯才是举、破格使用”的高度了。事后细细揣摩,方知这些话虽带着浓浓的酒意,却蕴含着引人思考的社会课题。
  不仅如此,通过媒体得知,一些企业公司催款的业务员,为完成公家下达的讨债任务,风尘仆仆地奔赴偏远地区,一次曾喝干过一斤多烈性白酒,回去吐了整整一天,结果将多年的欠款追回。对方盛赞不已,称其是条“酒精考验”的硬汉子。还有些单位的接待人员,为替领导尽地主之谊、表欢迎之意,痛快酣畅地将一杯杯酒全部喝干,烘托了气氛,加深了感情,使主客双方皆大欢喜。可容积不大的胃中因承载了过多的酒精而造成撕心裂肺般的难受,恐怕只有当事者心知肚明了。前不久报载,某县一个部门的领导因在饭局喝酒中与人斗气饮酒过量,导致当天身亡,这酒果真成了“穿肠毒药”,后果似乎过于惨烈。更可怕的还有,某县同在一个乡工作的乡党委书记和乡长,饭桌上喝酒后仍不尽兴,回到办公室后再接着喝。由于两人话不投机,引发争执,党委书记竟失手将乡长打死。他虽投案自首,可如此恶劣的事件不该高度警醒,引以为戒吗?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青梅煮酒论英雄”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与传说,现在,“朋友啊,请你干一杯”更成了传唱不衰的流行歌曲。客观地说,在人际交往中适度适量地喝点酒,应该是个愉悦助兴的事。但过分强求,惟喝至上,或在酒中掺杂了一些毫不相干的因素,慢慢地会使酒变味儿,情变远,缺少了真诚,留下了遗憾,也就不能“酒肉穿肠过,情义心中留”了,或许此刻真该静下心来领悟一下“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个中三昧。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宝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