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春和厉慧良是我国京剧舞台上文武兼备的生行名角,他们生前有过极深的交情。两位艺术家艺高情重,虽然舞台上的表演已臻炉火纯青,但从不居功自傲。在李少春的代表剧目《野猪林》的背后,曾有过一段感人的故事,至今在梨园界传为佳话。
五十年代中期,一位外国元首来华访问,中国京剧院接到了招待演出《野猪林》的任务。不巧在演出前夕,李少春突然病倒了。当时,扮演鲁智深的袁世海建议,调天津市京剧团的厉慧良来扮演林冲。剧团里有些人为此担心。袁世海胸有成竹地回答:“慧良、少春交情甚好,他们相互敬慕,互相交流,我们在北京上演《野猪林》时,慧良几乎每次都专程从天津赶来观摩,还时常与我们在后台交流体会。我担保他是能够胜任的!”于是有关领导急调正在南方巡回演出的厉慧良赶赴北京。一到中国京剧院,李少春、袁世海就把戏路子全盘说给他听。厉慧良天资聪明,对少春的演技又留心已久,再加上大家的帮助,戏正常演出了,并获得圆满成功,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
厉慧良在那次《野猪林》的演出中,除沿袭了李少春的基本路子外,其中部分唱段和念白都做了精心处理。如“白虎堂”一场,表现林冲无辜遭险,身受非刑的舞蹈动作,厉慧良做得干净利落,优美漂亮。“山神庙”一场,他根据个人体会和自身特长,把林冲对众兵丁的武打场面丰富了许多;特别是“发配”一场,厉慧良将林冲腕戴锁链翻“吊毛”,改为肩披木枷翻“吊毛”。动作难度加大了,他的表演既漂亮又帅气,十分恰当地把十八万禁军教头林冲被恶人凌辱的凄惨境遇和威武不屈的壮士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准确地与林冲的“现如今我披枷锁受刑”的唱段相吻合,情景相融,感人至深,深受大家的称赞。李少春在台下看了以后,很是佩服。他在后来的演出中,不但保留了厉慧良合理改动,而且受其启发,根据个人允文允武、善于细致刻画人物的特长,又在林冲的唱腔、念白上下了功夫;电影戏曲艺术片《野猪林》,就是在几位前辈艺术家齐心协力、大胆改革、相互合作中取长补短创造出来的经典剧目之一。这部戏以积极的主题和艺术家们高超的演技而享誉中外,久演不衰。这其中有袁世海的知人善举;厉慧良敏而好学又不为框框束缚;李少春谦虚谨慎,纳人之长,使自己更上一层楼的故事,今天我们回忆起来仍是耐心寻味,发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