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9776
颗粒名称: 母亲河
分类号: K825
摘要: 本文讲述了一个画家如何通过他的画和行动,唤起村民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并最终促使他们一起努力修复了被污染的河流的故事。这个故事强调了环保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都可以为环保做出贡献。
关键词: 河东区 人物 画家

内容

在美丽的渤海湾边,有一条璀璨的“蓝宝石项链”,上面还不时泛着五颜六色的“斑点”,在阳光照射下,它显得更加夺目耀眼。靠近瞧瞧,原来是一条碧波荡漾,清澈照人的河流。那五颜六色的“斑点”,是调皮的鲤鱼活蹦乱跳地在水面上玩耍呢!
  这条河自上而下像蝴蝶结一样绕着弯的流去,在这条河环绕的蝴蝶结中是一个富饶的月亮村。河水养育了月亮村的祖祖辈辈,像一位慈祥的母亲默默无私地奉献着甘甜的乳汁,村民们都亲切地叫它“母亲河”。
  在月亮村靠东头的河边上住着一个画家,姓河名画,专门研习国画和水彩画。当初,河画缘自家门前母亲河的景色优美,发生了想临摹的灵感,便买来画笔和纸开始了画画。村民们觉得挺新鲜,都凑过去瞧热闹,人越聚越多。谁知河画一时兴起,手中的画笔仿佛神助,挥洒自如似行云流水,没多大功夫就将碧波荡漾的母亲河活灵活现地画好了。这时,从河中跳出几条红鲤鱼,河画又挥上几笔画出了栩栩如生的红鲤鱼,刚要收起画笔只见从河流的东边飞来一群仙鹤落在河中捕鱼。真是太美了!河画乐得合不拢嘴,激动不已地又在画上点了几笔……再看那画,比实景还要美丽,给人一种如同仙境般、妙不可言的诱人美感。
  村民们赞不绝口,一位村民出高价买下了这幅画,其他村民也纷纷效仿要求订购。河画十分高兴,又变换角度画了好多幅卖给了村民。村民们对河画的画喜欢的了不得,一传十,十传百,村里村外的人们都来找他指名点姓的求买“母亲河”风景画。河画随之远近闻名,画价水涨船高地提了起来。就是一幅“母亲河”风景画,让河画名利两收,过上了殷实舒适的生活。
  岁月如梭,人们的漫不经心使“母亲河”渐渐变得污浊不堪,臭气熏天。昔日“蓝宝石项链”变成了像要开锅的“黑汤”,不停地冒着气泡。从此,再也见不着仙鹤的踪影了,幸好河画已经牢记了母亲河、红鲤鱼与仙鹤三体合一如同仙境般的情景,但令他忍受不了的是那股难闻的臭气,便搬进一座远离母亲河、环境优越的房子去住了。
  清晨,河画吃完早饭照旧背上画夹到户外来画画。当他放好画板、调好颜色,挥笔想画时,却没有一丁点的兴趣和灵感,他发现眼前的人变了,房子变了,周围景物也变了。这使河画没有了激情,怎么也画不出“母亲河”的画来,无奈地只得又搬回原来的住处。
  河画默默地望着混浊发黑的母亲河,陷入了沉思……“对呀!”他猛地拍着脑门自言自语道:“如果用卖画赚来的钱重新修建母亲河,这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他拿出了所有卖画的钱,交给了村委会……村民们被河画的善举行为所感动,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在村委会的带动下重修母亲河,不到半年就完工了。
  这天,是母亲河竣工放水的日子,河画正要去参加“美化月亮村改造母亲河”的庆典仪式,几只仙鹤从天而降地落到他家的院子里可劲儿地叫着,上前啄着河画的裤角往院外拽,河画快步来到院外,几只仙鹤道谢似地鸣叫着振翅高飞,不一会儿没了踪影。稍顷,只见成群的仙鹤结队而来,在母亲河河面上尽情地翩翩起舞,瞬间幻化出三个“人”字,随即又重叠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大的“众”字盘旋着……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尹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
0.2179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