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之神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8609
颗粒名称: 寒山寺之神韵
分类号: K928.75
摘要: 本文讲述了严志康对寒山寺的初感和疑惑,但通过朋友的解释和自己的体验,逐渐理解了寒山寺的魅力所在。寒山寺的盛名源于其优美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以及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诗。文章还提到了寒山寺的建筑和钟声等特色,都让人感受到其庄严幽深、富有诗韵钟声内蕴美。
关键词: 河东区 寒山寺 名胜古迹

内容

我每次去苏州都要游览寒山寺。初到寒山寺颇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之感,心想寒山寺就那么一座桥,这桥要比江南那众多古桥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就那么一座庙宇,要比天下恢弘庙宇来要小得多!可偏偏寒山寺对游人有那么大吸引力,心想寒山寺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
  后来我到苏州开会,朋友提议陪我游寒山寺。我便把心中问题向他请教。朋友说,寒山寺之所以盛名天下,一者其地理环境优雅;二者其景观是名人效应的典范。文以人传,人以文传,是张继那首《枫桥夜泊》促使寒山寺出了名的: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在诗的前幅布景用了12个字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和神韵;诗的后幅着重写了夜半钟声的静谧、隽永、清寥,全诗渗透舟中的旅人和舟外的景物之间有着无言的交融和契合。显示出诗境美。使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荡漾着历史的回声,给人以古雅和庄重之感叹。这首诗的艺术性使寒山寺景观升值,真是“山不在高,有文则灵”。
  寒山寺的盛名还和它的地理环境有关。别看小小的枫桥,南北过客题咏者很多,如明代诗人高启有“云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的说法,可见枫桥的神韵了。枫桥美,枫桥周围环境也美,枫桥跨运河枫桥湾、铁铃关雄踞桥东,南面就是六朝古刹寒山寺,寺的前村桥和枫桥遥遥相对,一派江南水乡风光。寒山寺所处的枫桥镇是当年苏州的门户,也是吴越沿大运河北上的门户,来往客商,赴京官员、赶考儒生都在枫桥镇歇宿,他们对于夜半钟声自然会感慨万千和文思泉涌,从而作文作诗的文人、墨客很多。
  如今的寒山寺建筑为清末重建,有大殿、藏经楼、钟楼、枫江楼、碑廊等,后又两次修整,黄墙绿树、庄严幽深、引人入胜、富有诗韵钟声内蕴美,以优雅幽静吸引人,如拜读张继那首《枫桥夜泊》,领略其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便能于无声中深悟寒山寺神韵的魅力了。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严志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