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花蜂苦蜜方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8566
颗粒名称: 采花蜂苦蜜方甜
其他题名: ——裘派艺术赏析
分类号: K825.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裘盛戎是近百年京剧发展史中著名的净行演员,他创出了“内涵筋骨、外曜锋芒”的裘派艺术风格,成为了净宗一代宗师。他的唱腔吐字、行腔、气口都下过深厚的功夫,运用无声呼吸法巧妙地烘托唱腔,听起来自然和谐、神气韵足,气势酣畅,豪情奔放。裘派艺术的巨大影响力除了艺术自身的魅力外,还有裘盛戎所代表的与时俱进永远勇于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 河东区 艺术赏析 裘盛戎

内容

提起裘盛戎,人们不由得会联想起《铡美案》和《赤桑镇》两出戏中的包拯。特别是近几年间,津门梨园界裘派传人康万生、邓沐伟、孟广禄的频繁登场,让众多“裘迷”大饱眼福;也使得裘派艺术的魅力深深地扎根在亿万观众的心里。
  回溯近百年京剧发展史,在净行中,四、五十年代继起裘盛戎、袁世海、王泉奎三家,曾饮誉剧坛,各自风格。论唱功,裘盛戎行腔园、婉、厚、醇;袁世海口劲足、刚、涩、狠;王泉奎音色美、亮、脆、甜。看表演,裘具超逸;袁显雄肆;王尚严谨。特别是独树一帜的裘盛戎,自幼从父裘桂仙学艺,后入富连成科班。出科后,奔波大江南北,转益多师,博采众长,自辟蹊径。他不靠天赋,能藏拙露巧,弃短扬长;善借鉴,不断探索勇创造。经过多年实践,创出了他的“内涵筋骨、外曜锋芒”醇美的裘派艺术风格,继而成为一代净宗。
  裘盛戎的唱腔吐字、行腔、气口三个方面都下过深厚的功夫,尤其运用无声呼吸法,巧妙地用因字提气,借腔换气,灵活偷气来烘托唱腔。这听起来自然和谐、神气韵足,气势酣畅,豪情奔放。如《赤桑镇》中“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一段[二黄快三眼]转[原板]的唱腔,就巧妙地运用了因字提起、偷缓气口,快吸气,拖长腔,急吸气,然后转入行腔的唱法,唱得游刃有余,气派非凡,如飞瀑隆隆震耳,又如溪水缓缓徜徉;听得如涧水湍急、由远及近,而后纵横奔流,哗哗然直入听者心田。一段唱下来,倍感气势恢宏,又觉气爽神清。
  如今,裘门弟子桃李天下。谢世多年裘门学长、得益于裘派真髓的方荣翔;上海名净,善演《坐寨盗马》、《牧虎关》颇具乃师风范的王正屏;扮相魁梧、克绍箕裘的李长春;以裘为宗、兼师诸家的齐啸云以及再传弟子康万生等等,既承师传、又有创新,使裘派艺术沿袭至今而久盛不衰。
  “采花蜂苦蜜方甜”,艺术家的一生是有限的,然而,古往今来各路艺术家所走过的路和用辛勤汗水凝结出的累累硕果是闪光的。创造再创造,发展再发展,在当今京剧尚不景气的形势下,裘派艺术能有此巨大的影响力,如此吸引着众多圈里圈外人士的关爱,除了艺术自身的魅力外,还有最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一种精神,一种与时俱进永远勇于创新的精神。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国栋
责任者
裘盛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