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境的气候与地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7694
颗粒名称: 区境的气候与地理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河东区位于天津中心市区东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区境大部分地域为正常沉积地层,地形自西北向东南逐步降低。流经区境的河流有海河、月牙河、东城防河和护仓河。区境内有较丰富的地热资源。
关键词: 河东区

内容

河东区位于天津中心市区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904'7"至39°09'7",东经117°11'7”至117°18'1"。区境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一年之内盛行风向受季风环流支配,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明显转换。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风,雨水稀少;夏季炎热,降水集中;秋季天高,气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全年平均降水量为562.1毫米,平均气温为12.3℃。
  区境大部分地域为正常沉积地层。东北部卫国道两侧多沟、坑,大部分以粉煤灰和土填平。中部河东公园东南侧,用粉煤灰充填。红星路南侧上部由海河泥沙充填。郑庄子、贾沽道、汪庄子、娄主子东南部及近海河地段大部分为海河古河道,均经人工填土和海河泥沙吹填,压缩性较大。区境大部分地区15米以下桩基础持力层良好。区境地形自西北向东南逐步降低,南缘与海河交接处地势相对低洼。全区一般海拔为5.014米(黄海高程,下同),最高为大直沽中街7.11米,最低为中山门地区3.37米。
  流经区境的河流共有4条,一是海河,境内长度为8.17公里。原为天津市城市用水主要水源,也是自古以来海运转河漕的通道。但多年来,由于行洪机遇及上游正常来水显著减少,加之市区跨河桥梁逐年增多,已失去了已往的功能。但海河河道、堤岸、水质均得到有效治理,海河沿岸建成带状公园,成为区内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和居民休闲娱乐场所。二是月牙河,流经区境10.17公里。早年只是宣泄洪水自然形成的一道河沟,人们称之为老河。清代由于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奉旨创办天津机器局,局址选在贾沽道引河畔(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为便于运输设备和产品,对该河进行了拓宽掘深。解放后,月牙河主要功能是城区排沥和郊区灌溉农田。三是东城防河,是清代重臣僧格林沁为防英法联军入侵天津,组织人工挑挖的护城重濠。1947年,国民党政权为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天津,将它深挖并加宽,改称城防河。新中国建立后,该河作为王串场、民权门、唐家口、中山门等地区的排沥河道。1986年在修建中环线时将该河道填埋,改用管道排沥。四是护仓河,为1937年日本侵略军在境内小孙庄至郑家庄一带建军用仓库时环库开挖的护仓河道。新中国建立后,仓库改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用,该河道除护卫仓库外,还是中山门、津塘路一带蓄水排沥河道。
  区境内有较丰富的地热资源,属沉积盆地传导型,低、中温热水地热田。可采储量为:上第三系热储共3525万方/年,基岩热储共1726万方/年。自20世纪70年代至1995年,区内共开凿地热井4眼,均用于采暖、洗浴和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区内地热资源尚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