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我叫刘金友,家住天津站后广场的春华里,我与爱人孙桂英都是重度残疾人,全家每月都享受政府发给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全家人的生活正是靠着这些低保费维持着。多年来,我们全家得到了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特别是春华街道成立后,我们困难的生活更是迁动着街道党工委沈书记和办事处毛主任的心。是他们东奔西走为我们全家办理了低保手续,使我们领到了救济金,生活有了保障。我的两个孩子很争气,儿子刘海考入了司法警官学校,女儿刘英考入了正风中学。家贫出孝子,刘海在司法学校学习刻苦努力,去年荣获了学校颁发的荣誉证书。见到孩子这么争气,我精神上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拄着双拐来到街道办事处向关心我们全家的街道党政领导报喜。今年孩子上学又遇到了一个大问题。考试前,我女儿接到学校的通知,要求交2400元的学费。2400元对于我们这个父母双残,依靠政府救济的家庭来说绝对是一个大数目。紧接着儿子的学校也来了通知,要求我们也要交一笔数额巨大的学费。两个孩子的学费我们实在是无力承担。无奈之下,我想出了一个极不理智的办法,那就是我们夫妻协议离婚,离婚后孩子的问题交给社会,交给政府去解决。就这样,我们夫妻俩来到春华街道办事处要求办理离婚手续。了解完情况后,街道办事处主任吴秀琴说什么也不同意我们离婚,她安慰我们好好生活,告诉我们有党和政府,有社会来帮助我们渡过这个难关。好心的吴主任亲自与有关部门联系,令我们感动不已的是,我们的事竟然惊动了分管教育工作的沈区长。沈区长亲自与区教委等部门联系,解决我们的问题。春华街道更是责成分管的郭主任具体负责这件事。在办事处各位领导的全力奔波下,女儿学费的问题最终得到了妥善解决。因儿子所在的司法学校不在河东区内,他的问题解决起来更加困难,街道办事处领导与司法学校领导多次进行接触,最终也协调解决了孩子的学费问题。看到困扰我们家的这一大难题得到解决,我们夫妻俩真是不知该说什么才好。我们知道,是党和政府培养出了沈书记、吴主任、郭主任这样的一批好干部。他们敬业爱民的精神令我们全家深受鼓舞;他们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的作风令我们全家深受感动。我们今后要好好的生活,尽可能地自理自立,以此回报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爱护。刘金友口述周学庆整理
2001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