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促检查工作的原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6931
颗粒名称: 督促检查工作的原则
分类号: D63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河东区督查工作必须遵循秘书性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尊重并依靠所属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原则,以及注重实效的原则。这些原则是督查工作的重要指导原理和行为准则,旨在确保督查工作能够有效地推动决策的落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监督 行政管理 河东区

内容

督查工作的原则是指在进行督查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指导原理和行为准则。办公厅(室)开展督查工作的基本原则概括起来有:1、秘书性原则。办公厅(室)的督促检查工作,首要的职责是为领导提供督查前、督查中、督查后的服务。督促检查是领导行为之一,办公厅(室)开展督查工作是领导的授权行为,因而它必须体现领导意志,根据领导的意图进行活动,这就决定了督查工作必须时时把握住秘书性原则。同时,决策的实施一靠领导,二靠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办公厅(室)的督查工作作为领导督查的一种补充行为存在于两者之间,决定了它必须遵循秘书性的原则。2、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最基本的要求是既要报喜又要报忧。在督促检查工作中,要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决策落实的实际,有喜报喜,有忧报忧,给领导反馈真实准确的情况,防止以偏概全,杜绝弄虚作假。反馈成绩和经验,会促使领导进一步大胆推进决策的实施;反馈困难和问题,可以提醒领导,及时发现决策中的缺陷和执行中的偏差,进而采取对策,加以修正和调节。在落实决策过程中,报忧具有发现失误和预防更大失误的作用。不报忧,领导者看不到问题,听不到群众的意见,容易造成一种错觉,导致制定决策和指导决策落实上出现偏差。3、尊重、依靠所属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原则。在决策落实中,督促检查作为决策落实的一种外力,必须通过内因,即负责决策落实的所属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发挥作用。所属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是决策落实的主体,决策落实中的大量工作是由他们去做,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也主要由他们去解决。作为上级领导机关,在推进决策落实的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想方设法去充分调动决策落实主体的积极性。督查工作也不例外,应尽可能地争取所属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主要依靠他们的力量去开展工作,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信任、依靠和鼓励,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4、注重实效的原则。督促检查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各项决策得到认真的实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注重实效,即注重决策的落实,是督查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衡量督查工作做得好不好的标准,不是看写了多少报告,整理多少文字材料,而要看所督查的决策是不是得到了真正的落实,是不是真正收到了实效,这是唯一的标准,没有第二个标准。如果不是这样,督查工作就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