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璠:填补空白是我最大的幸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6788
颗粒名称: 赵玉璠:填补空白是我最大的幸福
分类号: K825.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赵玉璠是军事交通学院汽车工程系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他在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研制中取得了突破,填补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他婉拒了外资公司的邀请,专注于为国家、军队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 河东区 赵玉璠 人物

内容

主人公小传赵玉璠,驻津军事交通学院汽车工程系汽车教研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院学术研究委员会委员,总后军交部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全国地面车辆系统学会理事,全军教书育人优秀教员,总后优秀教师。先后主持完成军队级重点科研项目8项,获航天部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1项、发明专利2项。
  “第一”的责任
  1986年,赵玉璠作为吉林大学第一批博士生,志愿走入驻津军事院校、当时还叫解放军运输工程学院的军事交通学院。“第一”给赵玉璠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和动力。为寻找科研课题,不久后他去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参观,当他看到装有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五十铃越野汽车时,便询问这个系统的性能,有没有系统资料。日商对翻译笑了笑说了一句:“就是有资料也不会给你们中国人。”赵玉璠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后来他了解到,早在六十年代,我国一些汽车厂和研究单位就先后仿制、研究这一技术,但均没有获得成功。几十年过去了,拥有这一技术的美国、德国、俄罗斯、法国使这项技术逐步得到了发展,中国依然空白。一位多年从事军车发展研究的老专家满怀深情地对赵玉璠说:我国军用越野车太需要这一技术了,攻克难题全靠你们了!”从此,赵玉璠暗下决心攻克这一难题,填补这一空白。
  向难题挑战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从1990年起,赵玉璠和课题组的同志们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系统研制中。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课题组终于完成了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研制任务。该系统1997年、2000年先后通过航天部、总装备部组织的技术鉴定,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技术,填补了我国在该项技术的空白。该系统不仅能够提高越野汽车在松软地面的通过性,而且在军用汽车动力配置和基本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能显著提高和改善汽车的战略战术机动性,提高作战车辆作为武器平台的作战和生存能力,提高军交运输保障能力,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军事效益。这一技术在卫星、导弹发射车上得到了有效应用。1999年,某部地炮旅在一次演习中,许多火炮牵引车被陷入海边沙滩中,加装该系统的某重型车逐个将它们“救出”松软的沙滩,保障了演习的顺利进行。
  以事业为重
  赵玉璠和他研究的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一样,在国际外很快出了名,要求讲学、合作、聘任者络绎不绝。一家英国独资公司的两位经理专程从北京来到天津,找到赵玉璠说:“赵教授,到我们那里去工作吧,有房子、有轿车,待遇绝对让你满意,条件是脱去军装,带着你研究的东西。”赵玉璠听后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一位毕业学员当得知系统研制成功的消息后,专门给赵教授写了一封信表示祝贺,同时问他“你这么辛苦工作,到底为了什么?”赵教授回信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当自己从事的事业与国家、军队的事业紧密相联时,当我用自己的双手攻克前辈梦想着解决的难题、填补祖国的空白时,我感到这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赵玉璠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