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9日,在喜庆的锣鼓和鞭炮声中,河东区东新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正式成立了。从此,万新村地区近十万居民有了为自己分忧解难、办实事的实体机构。
东新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坐落在万新村环秀中里,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由6个窗口、3个服务站和一个服务所组成,即:民政服务、家政服务、环保咨询服务、人才交流、保险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窗口,还有社区全科医疗站、法律咨询站、房屋置换站和老年托养所。街办事处先后投资近30万元设置了大厅滚动式服务项目介绍屏,自行研制了全市首台社区计划生育知识普及触摸屏,增设了优生优育视听室,建立了社区服务电脑查询网络。初步实现了社区服务现代化办公的网上系统,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办事效率。中心建立伊始,街党工委和办事处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服务于群众”的思路,确定分工协作,明确职责,在管理上,推行社会和经济两个效益双考核的办法,并与社区25个分站,签订了责任书,促成了社区服务的齐抓共管局面,使服务中心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给群众雪中送炭
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把党和国家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是社区服务中心一项日常的工作职能。为了使最困难的居民得到帮助照顾,他们在工作中,坚持“严把人口,严查出口”的作法,作好低保发放工作,所谓“严把人口”就是由25个社区服务分站把关,通过发放《居民群众调查表》,入户走访,接待登记等方法,对享受低保的家庭做到了“五知”即:知小区居民家庭状况、知居民工作生活情况、知居民经济收入、知居民共同居住人员情况、知困难的原因。对享受低保的居民作到了“三清”即:人员底数清,每位成员的情况清;依据政策享受数额清。同时,服务中心还制定了,填表登记,逐级审核,公示举报等制度,对每一位享受低保人员的资格,严格把关。所谓“严查出口”就是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依据新的政策,对老低保户,逐一审查、逐一衡量,发现情况,及时人户调查。家住17区的黄福来是天津乐器厂下岗职工,其爱人是农村户口,无业在家,抚养一胞三胎的子女。今年3月,黄福来又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面对家庭主要经济支柱的倒塌,夫妻二人整日以泪洗面。当冠云中里服务分站将情况反映到中心后,社区服务中心人员带着礼品入户慰问,了解情况,逐项核实,依据调整后的低保政策在办齐所有的手续后,迅速将低保金964元送到黄福来手中,黄福来激动得热泪盈眶,动情地说:“你们中心给我解决了大困难,感谢街党工委和办事处为老百姓着想,建立了为民办实事的机构——社区服务中心。”
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发放低保工作中,不仅精心播洒雨露,更醉心于培土施肥,为一些低保户补充“养分”,帮助引导他们谋求职业、脱贫致富。两个月来,服务中心为8名下岗职工找到了新的工作,扶植了3名残疾人干起了个体经营。
为群众分忧解难
东新街道现有居民3万余户,是一个新建的居民生活区。正是为了解决居民群众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和忧愁,社区服务中心的家政服务才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家住万新村4区14号楼的刘大娘家中下水道堵塞问题成了大娘的一块心病,几年来找到有关部门修过好多次,总是时好时堵不能彻底解决,社区服务中心成立后,刘大娘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家政服务窗口,社区服务中心派出3名有疏通经验的工作人员,刨开地面、仔细检查,终于找到了堵塞的原因,把下水道堵塞彻底修好了。刘大娘高兴地说:“还是你们社区服务中心的人干活实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社会法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逐渐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东新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法律咨询站的成立,成为社区居民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好帮手。九区居民陈德凤,其爱人是残疾人,她本人是下岗工人,一家三口依靠摆小摊维持生活。她原来是运输四厂的修理工,从89年下岗发40%工资、休长假,到91年厂子没钱就没再给一分钱,后来因申请特困补助费了很大劲才找到工厂,厂子通知她说已被除名,原因是旷工104天,而且通知书上写的是“经劝告仍不到厂上班”。她认为这纯粹是无中生有,家里生活困难,如果厂里有活谁不愿意上班。她请求法律援助,我们根据她的情况让她到区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我们帮她填写了申请书,免费为她代理诉颂,她非常感激,再三道谢,我们认为法律助残就是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我们社区服务中心待人热情,服务周到,质量高,坚持无偿与低偿相结合的服务方式,正越来越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和认可。目前,我们的服务项目不但得到本社区居民的接受和认可,而且还拓展到外区和外街,使社区服务中心的社会服务形成良性循环。
替群众大办实事
社区居民是社区的主体,为民办实事就是为社区居民服务、解愁。东新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全科医疗站自开诊以来,建立了一整套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治疗病人达500多人次,业务量越来越大,逐步被居民认可。家住万新村8区的重病人张大爷,是离休老干部,原在武警医院就治,家人每天轮流守候床前还要送一日三餐,很是不方便,而且病情仍没稳定下来。当家属得知东新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全科医疗站开诊的消息就马上登门求治,我站张大夫热情接待,并主动提出出诊去看病人。经查体和心电图检测,张大夫诊断病人患有陈旧性心梗,严重心肌缺血,病情十分危急,当即开具处方输液抢救,后又经数日的精心调治病人病情明显稳定下来,家属高兴的说:“坐在家里不出门就把这么重的病治好了,这个奇迹也真是没想到哇!”据患者家属说,在全科医疗站看病比在大医院看病节省药费近1/3。同样,东新街社区服务中心顺驰番山道连锁店的开业为社区居民的房屋置换提供了方便。万新村16区郭大爷夫妇,二位老人住在二楼的一个拆间里,儿女想照顾苦于没有共同居住空间,便想购买对门拆小,但对门长期不来人,偏巧对门已将此房放至顺驰公司进行代卖。在顺驰推荐客户去看房的时候被郭大爷得知,马上来到我们这里,讲明情况,但这时购房户也已准备购买此房屋,本应先来后到,卖给先前看好房的客户,但考虑郭大爷的特殊情况,我们便给那位客户做了大量工作,最终将此房卖给郭大爷,而且减免一半顺驰中介费用,用最短时间将所有过户事宜办理完毕,郭大爷二老非常满意。
东新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通过两个多月的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老百姓的生活琐碎繁杂,社区服务中心最贴近居民生活,我们要从方便社区,为民解难的服务宗旨出发,以我们的爱心、耐心、热心、诚心竭诚为广大社区居民服务,努力做到,居民需要服务,不出本社区都能得到解决。今后我们要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以我们的优质服务使万新地区广大居民生活得幸福美满,让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我们的基层工作中得到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