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房的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6729
颗粒名称: 小平房的故事
分类号: I2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志成回忆了他在中山门工人新村的一段往事。他曾帮助一位被列为斗争对象的领导李魁年,在他家藏匿并治疗疾病。李魁年曾是刘胡兰就义时的山西省文水县县长,后来调回山西并担任第七研究院院长。他曾两次专程回到曾经住过的那间小平房,怀念那段难忘的时光。
关键词: 河东区 小平房 商志成

内容

中山门工人新村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排排高楼拔地而起,勾画出大都市的风貌。此时面对良辰美景不由使我想起了一件难忘的往事:
  我是1964年从北京军区政治部军事法院复员回津的。当时分配到军工单位六0五所(现为核工业第三研究院)工作。由于工作关系认识了我的领导——副所长李魁年。李魁年平时爱披一件军大衣,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的挺精神,听人说,他是刘胡兰就义时我方的山西省文水县县长。李魁年年轻时头发全白了,故得名“李白毛”。
  1966年“文革”开始。核三院的造反组织把李魁年列为斗争对象。李魁年年纪较大,又患高血压病等,经不起折腾,无奈之下出走了。一时间,捉拿李魁年的“通缉令”在津城满天飞。
  1968年一个严冬的晚上,户外寒风刺骨,天上纷纷扬扬下着大雪。中山门邮局的值班室电话响个不停,我突然接到了李魁年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说:“我现在在黑牛城一带的一间破土坯房子里藏了好几天了。这里四下无遮挡,我感冒了,发高烧,你能帮我一把吗?”我听到他的请求心里很不是滋味,便一口答应下来,请他来我家住。我说:“我就住在河东区中山门邮局后院的平房里。”当晚11点左右,他果然来了。他在院中抬手拍拍身上的雪花,随后走进我的房间。“你的屋里真暖和呀!”他看到我床上的两个孩子说,“你就住这一间小屋(约11平方米)?”我说,还有房(其实就这一间)。你就住在这里吧!(这时,我让爱人悄悄带着两个孩子去姥姥家了。)
  深夜,我问他:是不是“走资派”?他笑道,这纯属是给我编造的罪名呀!刘胡兰同志就义时我就是县长,我参加革命早……李魁年在我家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很快就康复了。不久,他的爱人郝富荣把他接走了。我还记得很清的是他走出院门时眼含泪花轻轻的说:“我向你告辞了,但我永远也忘不了咱俩在这间小平房里度过的时光。”后来,李魁年调回山西省,到第七研究院任院长。他曾两次赴北京开会时专程到河东区中山门邮局后院看看他曾住过的那间小平房,看看这片难忘的热土……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商志成
责任者
商志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