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葱玉,谢稚柳,徐邦达三位老前辈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界“国宝级”大师。笔者不曾在三位老前辈门下亲聆教诲,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许国杭先生那里知道“三老”许多轶事。
张葱玉前辈名衔,字葱玉,不但精通古代书画鉴定,而且更加擅长于鉴定古代名家的信札手迹。张老认为鉴定古代书画应着重从字款、画面、印章、名家题跋、收藏家的钤印五个方面入手分析判断真赝;谢稚柳善于宋元两朝书画的鉴定。他认为只要是字款、画面、印章三个方面对了就可以列为真迹;徐邦达早年曾给张葱玉前辈当过秘书,他这个人办事情最慎重,治学最严谨,鉴定一张字画的真赝是要从“头”看到“脚”,细而又细,审了再审。徐邦达讲“首先要看画家所生活的那个朝代和时代特点,然后再着重看画家的个人风格,画家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画出来的作品都有区别的,从古至今很少见有哪一位画家作画的风格是终生一成不变的。当然除了画匠之外,但画匠是不是画家,画家都有他个人的风格特色。画家初出茅庐时的画与他中年、晚年成熟了以后所画的作品,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同当时统治阶级的好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等诸多方面背景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后再看字款、画面、印章、印泥(如调制印泥所使用的是蜂蜜还是蓖麻油)、纸绢、名字、收藏铃印、题跋、装裱工艺特点(即装裱所使用的绢、绫、锦、纸)等方面,全方位的鉴定。他的口头禅是“睁大眼,仔细瞧”。
张葱玉,谢稚柳,徐邦达三人在一起鉴定字画时,徐老太严格,稍微看着有一点不对劲儿的疑异之处就把这幅字画儿归到赝品堆里去;而谢老又太宽了,看着差不多就放过去,徐老则介于他们两者之间,既不宽又不太严。笔者认为徐先生的这种鉴定方法最为稳妥可取。
通过多年来在拍卖公司工作学习,实践经验“告诉”笔者,张葱玉,谢稚柳,徐邦达三位老前辈对于鉴定中国古代书画作品的个人见解都是正确的。因为这是出自不同的生活阅历,由实践经验最后得出来的丰硕成果。不能够偏颇的去理解、评论他们三老鉴定字画的方式方法正确与否,只要是能够达到最后鉴定出字画的真赝目的就可谓是“殊途同归,求得正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