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普法力度积极推进依法治区工作的新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6411
颗粒名称: 加大普法力度积极推进依法治区工作的新发展
分类号: D920.4
摘要: 这篇文章强调了在普法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和突出的特点,讨论了普法工作的基本情况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思路和具体步骤。
关键词: 普法工作 成就 河东区

内容

本报记者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第三个全民普法活动已经结束。日前,记者采访了区司法局局长、依法治区办公室主任李萼群,请他就我区如何总结好“三五”普法和今后如何深入开展新一轮普法活动,以实现依法治区工作的跨越式发展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采访纪要如下:
  记者:李局长,我区的“三五”普法已经圆满结束。首先请您谈一谈我区“三五”普法的基本情况。
  李:“三五”普法是在连续执行了两个五年普法规划的基础上,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宏观条件和党中央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我区的“三五”普法工作,经过市里的检查验收,对我区总的评价是八个字:成效显著,特点突出。
  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全区广大人民群众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普遍得到了增强。依法行使权利、参与民主管理、履行法定义务、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逐步树立起来。像电影“秋菊打官司”中描述的上法庭讨个说法已成为时尚,行政诉讼案件也屡见不鲜,公民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违法犯罪做斗争的现象也不断增多,全区已初步形成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各级干部把提高法律素质作为讲政治的重要内容,作为提高领导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都聘请了法律顾问,坚持定期上法制课;坚持带头学法、用法,努力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履行职责;坚持带头撰写法制论文或调研报告。全区处以上领导干部,除坚持自学外,都积极参加区里组织的各类法制讲座,普遍认真学习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知识》,学习宪法、社会管理和市场经济等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区每年统一组织的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五年来参考率达到99%以上,平均成绩为94.5分。
  三是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广泛宣传涉及市场经济管理和运行方面的法律法规,大大提高了广大群众,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的市场经济法律意识。在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消费、管理等各方面,注意运用法律武器,从而为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保障作用。如区建筑公司、粮食总公司、糖酒食品公司等单位,在学法、用法的实践中,能不断总结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坚持依法治理、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四是促进和保障了两个文明建设。全区从机关到基层,各单位、部门普遍把普法和依法治理的目标任务和两个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相结合,把依法育人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教育相结合,发挥了法制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推进社区依法治理,并运用法律手段及时解决各类矛盾和纠纷。在配合严打、扫黄打非、禁毒禁赌等专项斗争中,大张旗鼓地开展法制宣传,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特别是在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中,充分发挥了法制的教育、引导、规范功能,收到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五是推动了依法治区的发展进程。我区在全市是最早提出和开展依法治区的城区。伴随着普法工作的深化,全区各街道、各部门、各行各业的依法治理工作呈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依法治街、依法治厂、依法治校等活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各层次依法治理的先进典型,总结摸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形成了以地区依法治理为主体、行业依法治理为支柱、基层依法治理为基础的全方位依法治理的基本格局,并开始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记者:那么,我区“三五”普法工作特点突出又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李:我认为,我区“三五”普法的主要特点恰恰也是应当认真加以总结和继续发扬光大的重要经验。
  首先,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普法依法治理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1996年,按照中央关于开展“三五”普法的部署,区委很快做出了决定,区人大做出决议,区政府出台了实施规划。在“三五”普法动员大会上,区四大机关主要领导均出席并讲了话。五年来,区委书记、区长曾多次到我局进行调研,听取普法依法治区情况汇报;区人大每年审议的议题,都有普法和依法治区的内容。这次“三五”普法考核验收,共组成了7个检查组,组长是由区委常委、区工会主席等领导干部担任,组员中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每年干部培训均有法律知识内容。区人大在每次任命干部前,都要组织对拟任命干部进行法律知识闭卷考试,目前已形成制度。区四大机关聘请法律顾问,特别是区委聘请法律顾问,这在全市还是头一家。这一举措得到了市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区委、区政府先后组织召开了“依法治区经验交流会”、“政法部门为经济建设服务交流会”、“青少年法制教育研讨会”。
  1995年,我区率先成立了由政法委牵头、“公、检、法、司”百名干警组成的中学法制教育宣讲团,去年又为全区各中学配备了兼职法制副校长。各级基层单位都是主要党政领导担任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负责人。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为推进普法依法治理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其次,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向深层次、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五年来,我们紧紧抓住了领导干部、司法、执法人员及青少年这个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提高重点人员的法律素质。同时,坚持把薄弱环节作为主攻方向,把难点作为突破点,采取抓典型、搞试点的方法,探索普法依法治理的新途径,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五年来,我们先后总结推广了区工商局、个体劳协抓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区建筑公司抓民工队伍和上杭路街道抓外来人口法制教育的经验,加大了普法依法治理的覆盖面,促进了依法治区工作向深层次、高水平发展。
  第三,加强制度规范,是普法依法治理健康有序推进的必由之路。我区各单位都成立了普法依法治理领导组和办事机构,建立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普法网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法、培训、考试、检查、监督等制度。建立了执法责任制、司法公示制、政务公开制、行政效能监查制、举报监督制、错案追究制、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人民陪审员等制度,基本形成了我区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社会广泛参与的普法依法治理的领导体制和运作机制,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第四,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和渠道,是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的有效手段。宣传离不开载体,全区各单位利用墙报、板报、展览、挂图、文艺演出、电视、广播等多种宣传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活动。使普法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东新街道开展的法律知识竞答;常州道街道举办的法制讲演;中山门街道、富民路、鲁山道、东新等街道开设的法律咨询站等,为方便广大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及时调解各种矛盾纠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唐家口街道与纺织工学院共建社区法律服务小分队,50名大学生组成7个小组,每月深入到居委会进行法律咨询服务,锻炼了学生、方便了群众,推动了辖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记者:您认为,我区普法工作目前还有什么问题和差距?
  李:通过全区普法检查验收,我感到问题或者叫薄弱环节还是客观存在的。
  一是有的部门领导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摆上应有的位置。由此造成对普法依法治理的组织领导工作关系理不顺、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队伍不齐整、有的反差较大。
  二是“学用脱节”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学法和用法,普法和依法治理的有机结合上还有差距。有的单位缺乏由浅入深推进的长远思路和具体步骤。相关工作也没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记者:您能否谈谈我区下一步深入搞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步骤?
  李: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因为我们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目的是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根据中央精神,“四五”普法还要继续进行。通过“四五”普法要实现三个跨越:一是从法制宣传的普及教育转化为全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跨越;二是从单一的普法形式转化为全方位依法治理实践的跨越;三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从根本上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的跨越。
  具体任务是要通过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地区、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三大工程”的实施。如果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比作一座大厦工程的话,那么,这三大工程就是大厦的主体支柱和基础。为完成好这一任务,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总体推进。党委领导,行政实施,群众监督,社会参与。这四个方面有机结合,总体推进。健全领导体制和办事机构,充实工作人员,为依法治理工作正常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逐级建立健全依法治理工作责任制,切实把依法治理工作落实到基层。
  二是统筹规划,分级实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普法依法治理规划,有计划有目标地分级实施。侧重点是把各行各业都纳入依法治理轨道,不留空白,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进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和“难点”、“热点”问题。
  三是突出普法,重在实践。广大干部群众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的强弱制约着依法治理的进程,要突出抓好这个重要环节,使普法与推进行业依法治理、推进依法行政和执法的力度、推进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推进各行各业队伍建设、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四是总结经验,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它将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地总结、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全面推动我区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深入地向前发展。
  五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必须以全社会的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为基础。要有效地运用各种宣传阵地和宣传工具,采取各种宣传形式,使普法依法治理的重要意义深入人心,弘扬正气,抑制邪气,在全区形成学法守法光荣,违法违规可耻的舆论氛围。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