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剧集大盘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6195
颗粒名称: 2000年剧集大盘点
分类号: J99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0年剧集大盘点,包括最火爆的警匪剧《永不瞑目》、反响最大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白最文艺腔的《人间四月天》等。此外还有《笑傲江湖》、《蓝色妖姬》、《太平天国》、《欲望》、《旅“奥”一家人》等作品。
关键词: 剧集 警匪剧 文艺腔

内容

1.《永不瞑目》:播得最火的警匪剧
  警匪剧依然是今年影视的主打题材,其中也出现了几部精品剧,有《刑警本色》、《罪证》、《12·1枪杀大案》等。但赵宝刚的《永不瞑目》应该是最大赢家,不仅一部剧捧红了小帅哥陆毅和模特出身的苏瑾,还为网络上网友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话题,而播放该剧的电视台也因为收视火爆广告价位飚升皆大欢喜。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反响最大
  这部国内投拍的首部外国名著激起了一代人不平静的反思和回忆,甚至引发了一场关于时代英雄的争论,保尔和盖茨,谁对人类做出的贡献大?
  3.《人间四月天》:对白最文艺腔
  虽说《大明宫词》的台词也引发了褒贬不一的争议,但没有人不同意应该将最文艺腔的称誉授予《人间四月天》,当然由现代文学史上最浪漫的诗人徐志摩说出来的文艺腔倒是蛮契合身份,况且是演绎他与三个性情女子的爱情故事,“徽徽,许我一个未来吧”、“你知道你在揉搓的是什么?是我的一颗心。”
  4.央视版的《笑傲江湖》:拍摄期间炒得最凶的电视剧
  影视剧拍摄期就开始炒作似乎已经成为“新行规”,《皇嫂田桂花》以“刘晓庆私生女”的假新闻作噱头;《明星制造》先是炒作“赵薇原型”这个话题,接着又以“出现裸镜”做文章;《我这一辈子》则是炒作冯小刚当不当导演等。但最大规模被炒的应该算《笑傲江湖》:章子怡被换、邵兵被炒、摄影棚着火、主题歌谁唱、金庸探班等问题几乎都抢占了国内娱乐的头条位置,而且全国各地娱乐媒体首次如此大规模地自费驻扎到一部影视剧的拍摄现场,千方百计就想“挖料”。
  5.《蓝色妖姬》:最“货不对板”的电视剧
  在北京电视周卖出了70万的天价,据说是唯一一部价位超过《还珠格格》的剧目,但接着在国内各大电视台相继推出后就遭遇“收视滑铁卢”,甚至有电视台嚷嚷要退货,虽然不能说是花了大价钱买了“伪劣产品”,但至少可视为“货不对板”。
  6.《太平天国》:花钱多收视欠佳
  这部大型历史剧创下投资记录之最,花了1.5亿人民币。它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迟播出时间,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播出时却因其假模假样的表演风格和冗长拖沓的剧情遭来一片凶猛的骂名,甚至创下中央一套收视最差的记录。
  7.《欲望》:最牵强的宣传
  《欲望》在前期宣传时以“《渴望》姐妹篇”为卖点,播出后人们发现,原来和《渴望》根本不沾边,不过是想用“借尸还魂”的伎俩抢夺观众视线,只是“炒归炒”,《欲望》似乎变成一道大杂烩的菜肴,台湾演员和内地演员不同步的演绎方式、加上剧情跌宕离奇的做派看得人云山雾绕的,最终还是被淹没在众多的平庸之作中。
  8.《旅“奥”一家人》:最吃力不讨好
  这部应奥运会诞生的影视剧将国内众多的明星千里迢迢召到悉尼,首创“当天编剧、当天录制和当天播出”的模式,虽说让当天的体育明星客串到室内剧的现场叫人觉得新奇,但他们“披挂齐整”从硝烟滚滚的赛场上突然陷于无关痛痒的贫嘴和鸡毛蒜皮的调侃中不仅显出文艺界的浅薄,令自己也如一件没有生命的道具般显出愚蠢,难怪被观众“灭”了。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庄园
责任者
赵宝刚
相关人物
陆毅
相关人物
苏瑾
相关人物
徐志摩
相关人物
赵薇
相关人物
冯小刚
相关人物
章子怡
相关人物
邵兵
相关人物
金庸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