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贪官忏悔诗』有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5890
颗粒名称: 读『贪官忏悔诗』有感
分类号: D26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贪官忏悔诗和忏悔录的警示作用,并列举了一些历史上的贪官忏悔诗,以提醒人们要保持共产党员的革命本色,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关键词: 忏悔录 警示作用 共产党员

内容

正值警示教育深入开展之际,笔者读了一些“贪官忏悔诗”和“贪官忏悔录”等文章,颇受启发。这些贪官在锒铛入狱后,写下的忏悔诗或忏悔录,绝非闲情逸志卖弄文采之作,而是失去自由后痛心疾首的感叹和悔意,其中不乏真情的坦露,其警示作用较他人的剖析更为生动、更为直接。现摘录其中一部分,供读者品味。正是:
  贪官入狱也作诗,
  追悔感慨情亦真。
  只惜醒悟时已晚,
  警示后人意犹存。
  唐朝盛产诗人与名作。不仅留下许多千古名句,连贪官被处死时也索笔题诗。如“卒徒”出身的宿州太守陈璠在临刑前写道:“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四行诗句,言简意赅,且没有赘言。从高官到死囚的经历,高度概括为“五年荣贵”因案发而成“南柯一梦”的深刻教训。
  宋词是我国又一文学史上的高峰。其臭名昭著的奸相蔡京在举家南逃时留下一首“西江月”:“八十一年往事,四千里外无家。如今流落向天涯,梦到瑶池阙下。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止只贪恋此荣华,便有如今事也。”此词凝炼,概括了蔡京的一生经历,并找出了“贪恋荣华”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主因,读来颇感悲凉。
  清朝和坤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在乾隆死后,和坤就被新帝嘉庆打入死囚牢。在狱中和坤写了一首诗:“夜色明如许,嗟余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这首《狱中对月诗》真实道出了他失去自由后度日如年的痛苦。但他把“贪财误此身”看成是“怀才误此身”,就大错特错了。
  改革开放的今天,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却堕落为腐败分子,在入狱后也有写诗追悔前事的。如广西玉林市原市委书记李乘龙受贿1600余万元,日进万金而大肆掠财。被捕后,他写了二首诗。其一曰:出身布衣衾,自幼讲诚信……大事不糊涂,惟因一念蠢。失足身名裂,铸成千古恨。其二曰:钱遮眼睛头发昏,官迷心窍人沉沦。功名利禄如粪土,富贵荣华似浮云。如君能出赍赦书,脱胎换骨重卧薪。一个贪得无厌的巨贪,在回归成“自然人”后,能写出琅琅上口,寓意深邃的诗篇,可见还是有点才气的。可惜,被功名利禄、财迷心窍的他,这“才”就被泯灭了。罪大恶极的李乘龙,还幻想能得到赦免,再“脱胎换骨”,可惜为时太晚亦。
  福建贫困县之一的政和县原县委书记丁仰宁,任职三年多,受贿达百万,号称“红包书记”。他的座右铭是“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身陷囹圄后,他写了一首忏悔诗:三年光阴似飞梭,断送前程一瞬间;不该当初图名利,党的重托抛一边。这位贪官,在囚牢里也为断送自己的“前程”而遗憾终身。
  通过这些诗,我们可以看出:昔日为官的他们;在成为阶下囚,失去了比命更贵,比情价高的自由之后,是何等的痛苦,何等的后悔呵!
  让我们始终牢记:党和人民关于当官是为了什么,领导干部应该做点什么,身后应该留点什么的谆谆教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永远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本色,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惟有这样,当你回忆自己一生经历的时候,永远也不会自愧,永远也不会自悔。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宋金亮
责任者
陈璠
相关人物
蔡京
相关人物
和坤
相关人物
廿载枉
相关人物
李乘龙
相关人物
丁仰宁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