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闻讯来到设立在东海商厦门前的河东区无偿献血点时,区献血办的同志们正在紧张的忙碌着。9:30分,准备工作刚刚就绪,就吸引来三三两两的过往行人驻足询问。10点钟,采血点迎来了当天第一位无偿献血的公民。记者随即在采血车上进行了采访。
一位年仅18岁的小姑娘名叫刘君,是河北职专97届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当记者问她为什么要献血时,她腼腆的脸上露出郑重的神态,她深沉地说班上的一个同学得了白血病,每天需要大量的鲜血来维持生命,世界上有很多病人需要宝贵的血液,如果我的鲜血能够多挽救一个病人的生命,我会从心底里感到一种莫大的快慰。言谈中得知这已经是她第二次来献血了。第一次献血是今年3月5日,当时正是她18岁生日。由于两次献血间隔期不足半年,她的再三请求被大夫婉言制止了,她只好商定9月5日再来。
区献血办的负责人张美玲向记者介绍了我区开展无偿献血的有关情况。她说:“无偿献血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提倡18岁至55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以保障医疗临床用血的可持续发展。1999年,区献血办着力研究制定多渠道、多途径扩大献血范围的措施和办法,率先在全市开展了街头无偿献血活动。一年来,市血液中心共在我区出动采血车96次,街头无偿献血达688人次,累计采血137600cc,仅今年5至8月就组织街头无偿献血活动5次,无偿献血人数达539人次,累计采血107800cc,为提高我区临床用血自给率做出了贡献。”
谈话间,又有许多无偿献血者踊跃献血,其中一位正在采血的中年妇女主动对记者说:“无偿献血是件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按规定献血者本人5年内可享受无偿献血量5倍的免费用血,5年后享受等量免费用血;献血者的直系亲属用血可享受等量免费用血。可以说我们献血既是为了今天的别人,也是为了明天的自己。”她靠在椅子上,静静地注视着自己鲜红的血通过输血管流入输血袋中,动情地说她的母亲因肾衰竭而死,患病期间输了大量的血液来维持生命,她今天来是带着感激之情对曾给予母亲关爱的所有人来回报社会的。
市血液中心的王医生一边采血一边耐心细致地向前来咨询的人们解释有关献血的常识。
殷殷流淌的血,涌动的是人间真情。从8月27日上午9:40分到下午3:00,无偿献血者来了一批又一批,这当中有解放军、干部、工人、个体户,也有大中专学生和下岗职工。街头无偿献血点不时呈现出一幕幕感人的场面;家住河东区北长路的安智松和妻子曹薇双双献血,外院的杨霄3次走上献血车……他们只是无偿献血大军中的一小部分,是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投身公益事业的行动者。采访即将结束时,采血车前还聚集着尚未离去的献血者,初秋的阳光暖洋洋的照在他们脸上,他们用行动感染着过往的行人,温暖着这个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