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皇帝开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2235
颗粒名称: “不给皇帝开门”
分类号: I276.3
摘要: 这篇文字讲述了汉光武帝刘秀与城门警卫长官郅恽的故事。刘秀在夜间打猎回到洛阳城时,被郅恽拒绝进城,但刘秀没有生气,而是选择绕道另一座城门进入。他赏赐了郅恽一百匹布,并贬低了另一门官的职位。这个故事展示了坚持原则和公正的重要性。
关键词: 郅恽 坚持原则 公正

内容

据《资治通鉴》载:汉光武帝刘秀喜欢打猎,半夜才回到洛阳城边,东上门早已关闭。皇帝命人叫门,城门警卫长官名叫郅恽,他指示士兵,开门时间已过,无论何人一律不得开门。皇帝的人马被拒之于门外。刘秀只好绕到东中门,东中门长官一听是皇上进城,大开城门,紧急集合,列队迎接。侍从们都说,郅恽这下可活腻了,可刘秀却说:“赏赐不开门的郅恽一百匹布,把那个列队迎接的门官贬做县尉”。这一范例虽已久远,但读起来仍感悟极深。
  时值今日,仍有那么一种人,为了讨好上司,阿谀逢承,只要能得到上司的赏识和欢喜,管他什么原则不原则、制度不制度,想方设法钻原则和制度的空子,使原则变为“没则”,让制度成为“自度”。可也有这样的人,坚持制度和原则,冒犯了上司,坐冷板凳靠边站;得罪了下属,被称之为不讲情面,没有群众基础,最终弄得孤立无援。
  历史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是一面对照现实的镜子。郅恽敢于坚持原则,管他是皇上还是庶民,一视同仁。而皇帝也开明大义,赏罚分明,虽贵为一国之君,被拒在门外也不急不恼,事后也能维护原则,这种在自己身上坚持原则的做法很令今人沉思一番。
  古语云,“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正,不令则从”,正人先正已。我们的事业刚刚开始,由于传统和现实的冲突,社会生活在各个方面变得错综复杂。我们不论干什么工作,无论位居何处,如果都守住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规矩”,那么我们的社会风气就会变得越来越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简单纯洁。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司淑华
责任者
郅恽
相关人物
刘秀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