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孔尚任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十三册》
唯一号:
020630020230001056
人物姓名:
孔尚任
人物异名:
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
文件路径:
0206/01/object/PDF/020610020230000035/001
起始页:
T00026_00.pdf
时代:
明
出生年:
1648
卒年:
718
传略
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时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1684年康熙南巡北归,特至曲阜祭孔,三十七岁的孔尚任在御前讲经,颇得康熙的赏识,破格授为国子监博士,赴京就任。三十九岁,奉命赴江南治水,历时四载。他的足迹几乎踏遍南明故地,与一大批有民族气节的明代遗民结为知交,加深了对南明兴亡历史的认识。他积极收集素材。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奉调回京,历任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广东司外郎。经毕生努力,三易其稿,康熙三十八年,五十二岁的孔尚任,终于写成了《桃花扇》。一时洛阳纸贵,在北京频繁演出,“岁无虚日”。次年三月,孔尚任被免职,“命薄忍遭文字憎,缄口金人受诽谤”(《容美土司田舜年遣使投诗赞予<桃花扇>传奇,依韵却寄》),从这些诗句看,他这次罢官很可能是因创作《桃花扇》得祸。 孔尚任在京赋闲两年多,接着回乡隐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这位享有盛誉的一代戏曲家,就在曲阜石门家中与世长辞了,年七十岁。他的作品.还有和顾采合著的《小忽雷》传奇及诗文集《湖海集》、《岸堂文集》、《长留集》等,均传世。 史载:“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六十一岁。因津门诗人佟蔗村资助,《桃花扇》刻版印行。” 天津诗人佟蔗村资助孔尚任刊刻《桃花扇》一节,王惜伟曾有文详述。 在孔尚任《桃花扇》原本前,有“云亭山人”漫题之“本末”一节,云:“津门佟蔗村者,诗人也。与粤东屈翁山善。翁山之遗孤,育于其家,佟为谋婚产,无异己子,世多义之。薄游东鲁,过予舍,索钞本读之,纔数行,击节叫绝!倾囊橐五十金,付之梓人。计其竣工也,尚难于百里之半,灾梨真非易事也。” 由此可见,《桃花扇》的刊刻出版,得到了天津诗人佟蔗村的倾囊相助。 “云亭山人”系孔尚任的别号。 孔尚任与天津的佟蔗村和查为仁私交甚好,曾来津到佟氏之“艳雪楼”与查氏之“水西庄”客居,并与津门诗人、名士吟咏唱和,讨论传奇创作,互为知己。 孔尚任罢官回到曲阜石门山老家的六、七年后,遇到津门诗友佟蔗村来访,此时,孔已生活拮据,难以刊刻《桃花扇》。佟氏在孔家索读了《桃花扇》,不仅击节叫绝,遂决定出囊资助孔尚任刻印此书,因在游历中,囊中仅有五十金,佟氏倾其所有,交付刻工刊刻。有了佟氏的资助,《桃花扇》这部传奇奇书才得以问世。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十三册》
本书分寻根成果、风物掌故、传说故事、当城砦考栏目,收录了《津西民间文化调查》、《田连元习武杨柳青》、《杨柳青老平房结构中的“天沟”》、《杨柳青插柳驱联军》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