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五首
文/白青
夏夜星河的涟漪
如丝细雨中的花雨伞
泥泞乡路走过不忍猝读的间隙
羞涩涩地
柳丝儿扯住衣袖,不禁依依
小桥沉寂,悄语瞬息
风雨中线条似袒露又依稀
花雨伞旋转成姑娘初夏的花裙子
闪动的波光好像炫舞的回眸
百花盛开,不知哪一朵更像你
仿佛在漩涡中犹豫
色彩从顶峰到溪流
馨香稠醪偶然又疏离
初夏的明朗已经送来邀约
未来的,狂想叩问感觉的心底
一趟防佛令人在梦魇中的遨游
送别的怅惘顷刻泪下如雨
地平线交由天际无边绿色
细雨中花雨伞、始娘的花裙子
都在对比的色彩里绽放美丽
莫要让摇曳的时间轻易溜走
牡丹、玫瑰还有云影似的小鸟的啁啾
把盏高埠与青春对的
碰杯
夏夜琳琅天幕星河的涟漪
河之缘
上船在对岸,钓竿
击破万丈波澜
长堤,寂寥如前,柳丝
如烟,思忆弥漫
土色经年不改变
改变的是童年的容颜
单车骑行,无言
轻浅的车辙,为伴
染遍田垄的葱绿,灿然
一本出自前人的书
由我续撰,蘸取河之蓝
把饱满的情绪渲染
河流如犀利的刀剪,离人
已经走远.,从这老码头上船
能否抵达时间的彼岸
在没有航标的缆上溯源
老渡口
渡口还在,导没有待渡的人
丢树虬根如盘,扎入地心
桥即挥手,落在记忆峡谷
台阶上悠远的眺望目光炯炯
岸畔从农家飘出的炊烟飘上画面
溪柳垂丝像昔日邻家姑娘的发辫撩人
芦荻稍头似有月晕却无相会
日子弄人,都怪自己无心
这里无缉之舟漂流到哪儿
那一条船早已在日子中沉沦
只有桥下的流水仿佛姑娘涌动的舞裙
思绪碾过旧尘在高速路上延伸
老渡口没有被时间埋入景深
好像还在等待那个欲渡未渡的远足人
一曲杨柳青和着乡愁在血脉中生根
撮起一杯泥土都觉得格外亲近
子牙河溯望
流火岁月,我每天在子牙河岸边
朝向她的源头,随着涌动的碧波溯望
那里是子牙河子女最安全的地方
那里是母亲孕育自己的宫房
这条海河五大河系著名的母亲河
流经广袤田园,把一方生命滋养
当我们在母腹躁动,与母亲共同呼吸
才真切的告诉天地宇宙母子连心
我们的生命全赖伟大母亲的健康
葱绿,是母亲河两岸无边无际的芦苇的黛脉
蔚蓝,是母亲河经年流淌的天空一样的本色
荡漾,是她历经磨难笑意的漩涡
悠扬,是她处下不争的情怀的永恒歌唱
她共同孕育了九河下梢的历史文明
繁衍了息息不断的众多子孙
带来一方丰饶物产和璀璨文化
当我们在岸边久久沉吟徜徉|
谁能不怀念母亲孕育自己的艰辛时光
站在子牙河岸边朝向她通头溯望
仿佛仰视母亲的慈颜,感知母乳甘醇绵长
掬一棒子牙河清莹碧波好像看到母亲倚门伫望
子牙河啊,我如此亲近你
是因为我的脉搏里有你赐予我从母体带来碧血荡漾
碧波激荡
流火是大火星位置最高的时候
夏恰如美丽的青春和奋进拼搏还在路上
看到无边绿色感觉激情奔涌如万顷波涛激荡
大火星在浩淼的天际周流
她正光焰万丈,如漫天霓虹将人们心头照亮
耿耿长夜应该是深沉思想放缆的地方
仰望她无私的赠与和点燃,增添了无穷力量
从诞生成长到走进充满幸福时光的日子
我有多少杲想到母亲的孕育想到上海的红楼
南湖的红船,那个希望与信仰穿越雾霾
像喷薄红日首倡黎明的懵懂时光
凝聚无数先烈热血,才有一片火红
铁锤镰刀塑造中华大地伟大复兴的雕像
何尝忘记曾经的前赴后继,奋斗牺牲
八年抗战如滔滔排浪咆哮奔腾挽救危亡
先辈像普罗米修斯一样执火一样扑倒
她们为的是祖国的未来,美好的理想
多少风雨历程,硝烟战火并没有泯灭希望
先烈的牺牲像无数星星彪炳无尽的天幕
她们用理想和责任完成了生命的最靓丽华章
那些贪腐小人对比之下多么无形和卑微
民族英雄在历史沧桑每一时刻都豪迈激昂
流火是大火星位置最高的时候
像无数先烈和英雄人物一样总令人崇尚
当代青年切莫辜负青春奋进拼搏还在路上
无边绿色万丈激情都赋予民族复兴的课题上
大火星在浩淼的天际周流
满斟飞星的杯盏告慰祖国母亲
中华大地毕竟流光溢彩一片辉煌
母亲的味道(组诗)
文/胡庆军
灯闪烁的地方就是家
巷子口的灯亮着,灯下是白发苍苍的娘
夜风徐徐,吹走了疲惫
却吹不走落寞和惆怅
定格成的画面里伴着一声呼唤
路过的那些旧房子,夜色里与我摇摇相对
仿佛一棵小树上的几片叶子
归家的路或许只有一公里
却让我从天亮走到天黑
把生命的寄望倾泻给漂泊的旅程
灯闪烁的地方,影子被月亮扯地很长
母亲接过书包,拍掉我的衣服上的尘土
让所有的灯火黯然失色了
也或者就是一个符号,生命原本没有多少高潮
满目的景致,让故乡依然做了生活里所以人的肩膀
圆月轻快地穿梭在天际,一盏打火的闪烁
让家的温暖有时就是一种渴望
那些熟悉的场景,一遍一遍亘古不变的在灯光下上演
云遮去了故乡的脸庞,伸手却抓不住一丝丝的清风
灯河烁的地方就是家呀
望着灯下的白发,我泪流满面
母亲的味道
那是乳香的味道
那是庄稼的味道
那是饭菜的味道
那是故乡的味道
思绪,在记忆之外
母亲的味道,让一种亮度
忽然就倾覆另一种亮度
一声呼唤,可以从一条巷子
延续到另一条巷子
母亲的味道,温暖了四季
温暖了平淡清苦的日子
然后被明媚的阳光打动
只余下一些飘渺的细节
那味道定格在昨天
那味道定格在往事
那味道定格在书信中
那味道定格在目光里
如同闪光的虫儿,飞翔在田野的童话里
母亲的味道,把光阴串起来
带着远古的风,闭上眼睛
母亲的缕缕白发,飘荡在我心上
母亲割草 喂猪 操持家务
母亲洗衣 做饭 真实了袅袅炊烟
远了的日子,让生活有了灵动
在诠释的序列里清甜而丰盈
把故乡放在梦中吧
把一个人放在梦中吧
母亲的味道,就溢满了心情
母亲,一个普通的乡下女人
母亲是个善良的乡下女人
一生用朴素的思想
与土地默默交流
老屋与犁耙
锄头与家禽
是母亲最亲密的伴侣
母亲渴了
几口凉水就能满足
母亲累了
一曲乡间小调就能解乏
母亲一生没有惊人的壮举
只是用汗水把土地和家
浇灌得肥沃流油
然后换来五谷丰登的笑纹
母亲老了
岁月把她锈成一把镰刀
让她勤勤恳恳地
收割自己的一生
在冬天,想念故乡和母亲
日子一下子通明了,温暖清晰可见
一地雪花,覆盖不住想象
母亲的笑脸和故乡的芬芳
古老的节气和谚语,闪耀着纯朴的民俗
陈旧的记忆里,我会遇见分散多年的生活
把冬日装在心里吧,还有那些甜蜜和快乐
走过的日子是母亲珍藏的诗篇
所有的愿望都在冬季开始萌生吧,因为目光里
我们已经看到春天
听见母亲的呼唤,比日子长比阳光暖
母亲的名字 遗落在迎风的路口
大把大把的时光在眼前飞散
大段大段的往事在思绪里淡然
前一秒的想象成为后一秒的感叹
历史的尘埃,延伸在几千年的汉字里
谁把那个名字,遗落在迎风的路口
苦和悲,只是诠释岁月的另一种方式
变换的心情,在四季的旋转中
演绎乡土纯朴的歌谣
语言也钝了,陈年的流水
慢慢淤平生活的寂静和喧闹
那些善良的灵魂,跟着风舞蹈
母亲演唱的那些调子点得很“土”
却值得我们尽心地去陶醉
平平仄仄点缀了故乡的天空
迎风的路口,那是母亲遗落的名字呀
故乡还依旧吧,时光会定格吧
母亲的笑容灿烂如金色的葵花
身在异乡,牵挂
是娘亲声声的呼唤
是故乡,地图上找不到名字的那个村庄
中秋时节
中秋时节
我遥望故多想起母亲
记忆还是清晰
所有的思念都化为曾经的芬芳
母亲淳朴而善良
秋风中,一片片叶子轻轻飘落
为我们铺就重逢的路
老远,就可以听见叶落的声音
喊醒我们沉睡的预感
一束目光在等待远方的我
等我一起走进瓜果梨香
雷已经打过
闪电撕开往事的窗帘
居所的景致依旧
玉色的荷怀抱一潭秋水
看天空的飞鸟
想问一声:娘,你还好吗
蝉鸣缠绵平淡的生活
目光相碰的瞬间
我们会明白,聚与散是同一方向
不要去整理泛黄的记忆了
手记已经伴随这叶脉干枯
望一眼母亲种下的林子吧
枝头的硕果都已经镀上金色
故乡
光线透过斑驳的屋檐斜射进来
窄窄的小巷撒满光阴的故事
被岁月刻磨的青石板路上
那些痕迹在母亲的手里弥散着温馨
很容易就想起一段沉默的时光
我们已经去远方了,母亲偶尔过巷子口
弯着腰,一声叹息就把小巷填得满满的
巷子的墙角的一些杂草和青苔,水漉漉的
寂寞的奔跑追不上历史的脚步
颓败的墙壁,静静的蛰伏在母亲倚着房门凝望的晨昏中
乡音在小巷子里被拉着长长的
如同小巷一样曲折的故事
记忆也仿佛承受了风霜的侵蚀
在摇晃的岁月里,母亲和故乡折叠成一本古书
桃花的半面人生(组诗)
文/孟宪华
当我们老了
当我们老了
你还是许仙,我还是娘子
十八相送的日子已结束
断桥在磕磕碰碰中修好如初
我们走到桥的那边去种菜种花
你不再耕田,我不再织布
我们退到三线以内
春天看看蝶为花舞,鼓鼓掌
夏天听听蝉念经而念念经
秋天照旧坐葡萄架下,不过省掉偷听
启用漏风的嘴你一句我一句说那三个字
直到冬天,老得哪儿也去不了
我们才蹲到北墙根底下晒晒太阳
当你回忆到高兴处
我就抓紧你的手,流出幸福的哈喇子
上岛咖啡屋
借一杯“蓝山”,似醉非醉
《易经》中颐养天命
品的乾、坤转
行的天道、地道和人道,去罗马
万事一旦简单如一
生活里的那些不易,变来变去
万变之后,日新月异
给我一双眼睛,整条街就是我的坐骑
脑洞大开油菜花,无须看天时与地利
正一正三观,我便可与周文王姬昌对饮
论过多少遍了,六十四卦中也找不到自己
好吧,我就忘掉我自己
这些年忧伤时,有一个人总坐在这里
等待,那人来渡
家乡的味道
闹市中,我和远道而来的小老乡
坐在星巴克静品时光
他往杯子里加了一袋白糖
然后,说起家乡的种种罪状
我不想争辩,又在他飘着香气的杯里
加入一袋白糖。我认为
家多就像加了二袋糖的咖啡
你想是什么就是什么
锦瑟
我若是锦,你可是那瑟
来拔动我人生的心弦
我就要沐浴更衣,焚香
弹一曲《曲江对雨》了,杜生
再沉浸在一首诗里
人家李商隐已经在华美流年
借瑟隐题,席卷沧海
是的,请跟我到桑田
弹青春弹高山弹流水弹高粱大豆
百花唱晚,众草俯首,虫鸣合奏
茅屋见远,黄河已近
我们一起等待月落船到
过奈何桥
韶光太好
姑娘,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蝴蝶在前面带路
送信的麋鹿已隐退到春的深处
蓝天上有云冬,跟着你很久了
不知发现没有。
你游走在明媚的春光里
长发垂在肩后,衣袂飘飘
两袖春风,踩着猫步,似妖似仙
路两旁,树对仗花相望草排立
它们都不说话呆呆地望着你
鸟鸣滴下来,花香流过来
一条路说短就短说长也长
在心里已走了三生三世
前面,青砖黛瓦的院子中
可有现代的崔护在等你
曲曲折折的小路上走着,不回头
只把背影留给身后的故事
直到走进一帧绝美的画里
天荒地老
桃花的半面人生
并非桃花多情
和杏花梨花也仅一时之隔
豆蔻一般的芳华,是被说三道四的年龄
红杏出墙,梨花带泪
桃花也不能幸免
吸引了不少流言或者成语典故
一场春雨带不走传说故事
落花一地道破人情的练达
你说“是红尘沾污了桃花”
我不说话,桃花也不说
桃花从来不关心这些
仿佛生活在唐宋,仿佛是演员
在春天的舞台上
该妖娆的时候就妖娆
该谢幕的时候就躬身
夜行古镇御河畔
文/孙红
暮色,沉浸在水一方的小镇。满心,都是诗和远方。
一桨,像冰冷的匕首,割破了大运河的喉。历史如血啊,喷薄在古镇的天幕之上。
一桨,像攀爬的虬掌,抓皱了大运河的脸。故事似月呀,定格了杨柳青青的夜色。
一桨,像神奇的画笔,点染了大运河的魂魄。生命像风呵,温柔着铁背部疤壑。
船工的号子,一嗓接着一嗓。纤夫的脚印,一窝挨春三窝。任雄性的音域放纵,也冲不破大运河雌性固有的温和。岸,是耳朵,左边进了杨柳小调,右边冒出炊烟袅娜。于是,左岸的风儿,吻红了右岸的桃夭;右岸的雀儿,唱峭了左岸的瓦楞;河东的闺女啊,芳心暗许了河西的情郎……缘?还是交与上苍定夺。
饽饽小鱼这普普通通的吃食,倒是巧媳妇最拿手的掌家营。羞涩的榆钱儿和傲娇的槐花儿也能入味。这巧啊,是粗布麻衣的利落干爽,是粗茶淡饭的温热可口,是斗屋陋室的一尘不染。这巧啊,有温度!金黄是大地的丰硕,葱绿是庄稼地的馈赠,就连炉膛里的草木灰也残留着火红的挣扎。金木水火土,玄迷般地跌进柴米油盐酱醋茶,或咸或甜或苦或辣地演绎着枕河人家的艰辛饥寒与丰收喜乐。
一切似乎都雕进杜梨木香的年画刻版之上,水墨石青朱砂藤黄赭石雀蓝,一抹一抹,画纸忽闪忽闪,一鼓一鼓。斑斓的色彩和详实的图案,是迎新辞旧的盛典不可或缺的吉祥物,更是寻常人家里常开不败的似锦繁花。道不尽的人生百态,绘不完的百态人生。
铁马悲歌入梦,桨落帆扬跋涉。汗珠子摔八瓣儿,迎了南来送了北往,熬了寒冬苦了盛夏,漕帮的排子叉为叉,商帮的裤管儿磨了又磨,小日子里的春光明媚似乎就隐藏在这波澜不惊的时光之中。
一桨又一桨。
流口的疼不在表,抽丝也无用,那是深深锥了大地的心头肉。柳口的痛不因钝锐,情伤,情殇!
给予追逐的翔鱼以劈波斩浪的勇气,赋予壮硕的汉子远航的智慧和胸纳河川的气度,赠送天水一色的美好于静待渡口帆影的思妇……流淌着的运河水,从未沉沉睡去,而是以她的轻盈喜闻乐见着沿岸的朴素与旖旋,又以她的悲悯之心疼惜着每一个生命。
一桨紧似一桨。
都说杨柳青盛产美女!这美啊,不止在皮,更在风骨,就像这小镇——美而不妖,媚而不涩,细嚼轻吐着大运河的过与往。
听,是谁醉卧舟中吟唱?
“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
壮岁惊心频客路,故乡回首几长亭。
春心水暖嘉鱼味,海近风多健鹤翔。
谁向高楼横玉笛,落梅愁绝醉中听。”
……
古镇御河的桨声灯影里,
满目斑驳,湿了眼眶。
家乡杨柳青
文/宁乔帝
我的家乡是天津杨柳青,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清清涟漪呢喃讲述着大隋故事。御河桥头屹立国务院一级保护文物碑,西青区政府以巨石镌刻“中国大运河”的纪念标志紧临其旁,乡亲和游客纷至沓来,至此驻足、崇敬和追想。
当初,乾隆帝下江南,在名相刘墉陪同再临我的家乡巡视,见杨柳夹岸、春风摇曳与不禁赞曰:“真乃杨柳青青也! ”从此,我的家乡名声鹊起、远播天下。
今天,我在又一度桃红柳绿艳阳温暖的时节徜徉御赐园,相见君臣二人高低等身的两尊铜塑,其音容笑貌栩栩如生,似乎还在对家乡欣赏不已。乾隆帝昂首挺胸,气宇轩昂,手拈须梢,龙颜怡悦;刘宰相脊背微躬窟帽依礼,展手导引……君臣和谐之貌呼之欲出,浑然栩栩如生矣!
就在乾隆视野之内,运河南岸不远处,柳色掩映的文昌阁兀然而立,青砖黛瓦、朱门红窗、画栋雕梁的三层阁楼中,供奉至圣先师、文昌君和文魁星的塑像。那时乾隆帝一定赞许中华文明在我家乡的完好存续!如今,区政府已动迁周围居民,正在将此地扩建为文昌阁纪念园,以此传承文明,薪火永继。
我家乡人民自古勤劳智慧,“家家能点染,户户擅丹青”。如今,著名的杨柳青年画已名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的年画陈列在运河之畔的杨柳青年画长廊中,观瞻的人们络绎不绝。区政府又请来艺术家将脍炙人口的年画“莲毒有鱼”写意具象为高度融合的阿福怀抱鲤鱼、娴嬉莲花之间的金色巨像,其面色喜气盈盈并福气满满,光彩夺目,焕然天水之间。此座塑像,十分贴切地把家乡梦和中国梦高度契合。我在这座金煌煌的塑像前心驰神往,想象着这名可亲可爱的家乡儿童阿福看见父母打捞上来的活蹦乱跳的运河鲤鱼,便爱不释手地抚弄观赏起来的情景……故事源远流长,但鱼米家乡的富庶生活还在延续着。美轮美奂的家乡孩童和运河锦鲤已化成连年有余的美好祝福,年年过年,应时贴上家家门庭。可见,家乡梦已融入中国梦!
家乡啊,古运河流淌在你的明清街前,低徊地吟唱着家乡昨日漕运的婀娜帆影;石家大院、安家大院忆述着往昔繁华……而今,京沪高铁和高速穿过家乡腹地与大运河并行,编织中华斑斓的复兴梦。放眼西青大地,高楼林立,街巷纵横,大学城和高新区相映生辉。即将竣工的117大厦拔地擎天,标志着家乡建设发展的新高度……
杨柳青啊,我的家乡!我以您为傲,您古往今来地处枢纽,家乡人民为古老而年轻的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骄人的辉煌国家已把您评为全国名镇,游人慕名近悦远来,家乡美名天下扬我深信家乡梦和中国梦圆梦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