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文艺评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424
颗粒名称:
文艺评论
分类号:
I06
页数:
3
页码:
40-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柳青镇文艺评论。其中包括景不盈尺一游目无穷——从金环牺牲看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的艺术的构思、曹学芹为何『芹』为号等。
关键词:
杨柳青镇
西青区
文艺评论
内容
景不盈尺游目无穷
从金环牺牲看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的艺术的构思
段宗先
十分认真地观看了百部爱国主义影片之一的《野火春风斗古城》,我深深地被影片中金环的壮烈行为所感动,是金环这一艺术形象,时时引起的我的深思。
在影片的开端,金环以一个地方基层党组织领导人的身份出场:是她和在城里医院工作的妹妹银环联系工作;是她审问被俘的敌人;也是她领导的一支地方武装,在关静涛带队出城抢掠时,打了一个埋伏而活捉了作为伪军团长的关静涛。不幸,在一次去城内执行任务中被敌人逮捕,敌人审问了三个小时,她大义凛然地大骂了三个小时,最后用自己的拼死搏斗而壮烈牺牲。
这就是革命女英雄金环从出场到为国损躯的始末,在长长的影片中不过几个场景,但金环这一人物在整个影片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及其所起的巨大作用,却是其它重要人物所替代不了的。从这里可以看出,这部影片的编导在塑造革命女英雄、党的好女儿金环这艺术形象时的匠心独运、心手之应。
本文试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首先,金环的壮烈牺牲,有力地推动影片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
金环为国捐躯使革命队伍中感到莫大悲痛,他们决心踏着她的血迹继续前进,这正如杨晓冬在举行哀悼金环的会上所说:“我们应该更好地完成她所未完成的工作。”“一个人倒下去了,另一个人要继续战斗!”。于是,革命同志同仇敌忾对敌人展开了新的斗争。银环冒着生命危险为革命奔忙,凭着自己的胆略、机智、勇敢和敌人周旋;杨晓冬被捕后,群众、看守全力营救,历尽艰险把他从敌人虎口中救出。这是他们以金环为榜样,被金环崇高革命精神所鼓舞的结果。
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关静涛反正起义,彻底地站到革命人民这方面来,是由于他衷心敬佩金环这样的共产党人“讲正义”“有骨气”,权衡利害,慎重抉择的结果。而救出杨晓冬、争取关静涛正是这部影片两条故事情节的主线,两者相辅相成,迭宕起伏、威武雄壮,当我们观完影片之后,便可深深地感到是金环的壮烈牺牲及其深刻影响贯串于整个影片故事情节的始终,并作为一种无形的动力,有力地推动着影片故事情节水到渠成地向纵深发展。因此,我们不能不叹服影片编导塑造金环这一艺术形象的高明之处。
还有,金环英勇为国献身,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对革命无限忠诚的崇高品质对影片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形成,如对银环、杨晓冬及伪军团长关静涛的彻底转向革命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银环,在姐姐牺牲后继续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争取关静涛的工作。关静涛深对她的生命安全担心,从关静涛对她说的“你知道我这里是什么地方吗?”便可以看出银环所从事工作的危险程度。她深入虎穴,毫不考虑个人安危,从这点我们可
以看出,她的革命坚定性,她的革命人生观已经在她姐姐金环影响下形成,也正是她这种革命精神和品质,才使她成长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人,担负起革命重担,在杨晓冬走后继续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杨晓冬被捕以后,他生死关头坚贞不屈。他对敌人大声说:“我无非是一死!”表现了共产党人誓死如归绝不出卖革命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当然,作为党的领导者,作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永远是会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伪军团长关静涛,亲眼目睹了金环的英雄行为,使他阴暗卑污的灵魂受到了震撼,于是他感慨地对银环说:“大姐对我的印象太深了。”“真是永生难忘啊!”是他从金环这样的共产党人身上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光明前景,也是金环的生命火炬,烛照了他那可卑的灵魂,于是他爱国良心发现,有意识地掩护杨晓冬,在关键时刻勇敢的开枪打死了宪兵队长,毅然地走上革命道路。
从上述概括地分析来看,金环这一艺术形象,在《野火春风斗古城》影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影片所展示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这个伟大的社会场景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中华民族誓与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以及焕发出来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必定象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一样属于伟大的中华民族。
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的高度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从影片所塑造的金环这一艺术形象便可见一斑,在众多的人物画廊里,在影片所反映的广大的波澜壮阔的抗日战斗重大题材中,影片的编导的确做到了“景不盈尺”,而会让人“游目无穷”。
曹学芹为何『芹』为号
宋鸿升
最近,我看了一篇报纸上有关曹雪芹的点滴文章,借机叙述几句。
《红楼梦》的作者曹霑有三个号:雪芹、芹圃、芹溪,三者都有个“芹”字。这决不是因他江郎才尽,想不出更好的名字,而是缘于他对一种叫水芹的植物情有独钟,并用他治好不少疑难杂症。
相传曹雪芹被抄家后,流落到京郊西山脚下的正白旗村,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穷苦生活。在他赊酒喝的酒馆里有个年过半百的老伙计叫马青,见曹雪芹满腹学问,便时不时地接济他,一来二去,俩人就成了推心置腹的好朋友。
有一回,曹雪芹一连三天未见马青露面。一打听,才知道马青病得不轻,便大步流星地跑到他家,却见马青昏昏沉沉地躺地炕上呻吟。曹雪芹走近炕前,为马青号了脉后,便胸有成竹地跑到村头的池塘边,割下一把野生的水芹,熬成汤,叫马青喝下,药到病除,不到三天,马青就恢复了健康。从此,曹雪芹的名声大振,前来求医的村民络绎不绝。他也因此就地取材,以水芹和从山中采来的草药为主,为当地群众治病,分文不取。老百姓都说他是华佗再世。为了表达自己的志向,他便给自己起了个叫“雪芹的号,意思是说愿做乡间的一棵野芹,为饥者充饥,为病者治病。以后,又起了“芹圃”、“芹溪”两个号,以反映他矢志为民的志向。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景不盈尺 游目无穷—...
相关作品
曹学芹为何『芹』为号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