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利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寺镇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62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水利管理
分类号: TV6
页数: 2
页码: 122-12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天津津南区大寺公社水利机构在河道、涵闸和泵站管理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包括机构的成立和演变,各项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及成效。
关键词: 大寺镇 水利 水利管理

内容

一、机构
  1975年10月,成立大寺公社水利组。
  1984年1月,水利组改称大寺乡水利站,站长赵斌(兼)。
  1995年,水利站共有专职干部3人,站长李国发。
  二、管理
  1、河道管理
  1950年始,对赤龙河实行按村分段管理。1975年10月,公社水利组成立以后,境内大小河道均由水利组主管,并制定了管理办法。
  1981年5月21日,大寺公社管委会制定了《关于对河道、河堤及建筑物的管理办法》,不准在河内打坝下箔、爆破,不准在河堤取土、埋坟、烧窑、挖窖。使境内河道畅通无阻,保证了农田排灌及汛期排涝。
  2、涵闸管理
  1963年始,境内函闸由各公社设专人维修养护。1975年始,大型涵闸由水利组统一管理,并根据排灌需要统一启闭。各扬水站进出水涵闸由受益单位进行管理。距涵闸200米内禁止爆破、取土。保证了涵闸安全。
  3、泵站管理
  1975年,公社水利组制定了扬水站工作人员操作规程,并对各站实行考核制度,制定了考核标准,即设备完好率、能源单耗、排灌定额、成本、单位功率效益。是年各扬水站均配备了具有电工知识的专职人员。每逢春季对机电设备进行起动试验,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保证排灌及汛期排涝正常运行。
  近年来,各扬水站岗位责任制日趋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大寺镇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文介绍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的情况,包含了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建置、户籍人口、农业、养殖业、林业、工业、商业等篇章信息,以及各篇章所包含的内容概要。

阅读

相关地名

大寺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