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晚婚晚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寺镇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60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晚婚晚育
分类号:
C924.21
页数:
1
页码:
97
摘要:
本节记述了西青区大寺镇1953年至1992年晚婚晚育的情况。
关键词:
大寺镇
计划生育
政策
内容
1953年始,贯彻《婚姻法》,控制早婚。至1962年,境内晚婚率为15%。
1963年12月,对未婚青年进行了晚婚晚育教育,并规定男25周岁,女23周岁结婚为晚婚;由晚婚年龄推迟2年以上生育为晚育。是年,结婚人数226人,其中;符合晚婚年龄的83人,占36.8%。
1966年以后,晚婚率逐年下降。1970年开始,计划生育工作步入正轨,境内再次提倡晚婚晚育。
1971年4月27日,公社革委会召开了生产大队以上干部会议,部署计划生育工作,并制定了晚婚晚育措施。
1971年11月,李庄子大队347名未婚青年先后落实了晚婚晚育措施。1973年,晚婚率达85%。1979年升至91%。
1980年开始,晚婚率再度滑波,1990年,晚婚率为31.9%。
1991年1月,乡政府将晚婚晚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号召全体党、团员、干部带头实行晚婚晚育。是年,有487名未婚党、团员及党员、干部子女与各所在单位签定了晚婚晚育合同。至1991年底,晚婚率回升至47%。
1992年1月,乡政府再次修定《关于落实晚婚晚育工作的有关规定》,明确了奖惩办法,使晚婚晚育率逐年回升。1995年晚婚率达到64%。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文介绍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的情况,包含了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建置、户籍人口、农业、养殖业、林业、工业、商业等篇章信息,以及各篇章所包含的内容概要。
阅读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
大寺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