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杨柳青的所谓“天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十四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496
颗粒名称: 有关杨柳青的所谓“天文”
分类号: J228.3
页数: 4
页码: 69-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杨柳青异彩》一书中,包括了关于天文和地理的内容。古代人利用观察天象进行星象推算和制定历法,以及观察天文现象预测地面变化。在旧地方志中也有关于星野(星象在地面上的分布)的记载。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星象和地区行政划分的对应关系变得复杂,现代地方志编纂中逐渐不再包括星野门类。在天津杨柳青地区的旧地方志中,被划分为幽州的星野范围,具体的星次为娵訾。在现代地方志编纂中,星野的内容不再被包括。
关键词: 西青区 杨柳青年画 天文

内容

2003年,为迎接天津建卫600周年,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简称:市志办)预编撰出版系列丛书,其中一部定名为《杨柳青异彩》,按市志办规定待出版后字数应保持在20万左右。当时要求《杨柳青异彩》不仅重点突出杨柳青镇历史文化氛围,还要发掘潜力,不能因循旧的写作章法,要有新颖的内容。我当时认领编写的是其中的第一章《风光秀丽的杨柳青》,及其他有关杨柳青历史沿革的章节。该第一章第一节题目曰“天文·地理”。关于地理可以理解为自然地理环境,或是历代行政区划沿(因)革。但是天文要编写出什么内容呢?这不仅是“新”的问题,恐怕也是属于史无前例。曾到市志办商榷修改编目事项,两次过后也没有得出准确结论,以为望题生训即可。我自己认为此处的“天文”,似乎应当理解为旧地方志中的“星象”或“星野”,在旧地方志中它与建置沿革有共同之处,又有异同之处。
  所谓“星象”,即古代对天空中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泛称,明末大思想家顾炎武曾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上古三代,我们的先民在无任何科学仪器借助之下,将周天划分为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一度。然后又将周天的度数划分为十二次,十二次分别是: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星纪、娵訾、元枵。十二次实际是木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的次数。《史记》中记载的“武王伐纣,岁在鹑火”,便是根据十二次推算出来的。因司马迁写作《史记》与武王伐纣的年代相去甚远。传统的中国断代史则断于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关于武王伐纣具体时间,援引郭沫若的《中国史稿》中的记载:武王灭殷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也。即从周幽王最后一年(前771年),上溯257年,由此得知大略是公元前1027年。
  利用星象,最初是从夏代产生。随之根据星象,先民们创造出历法,这就是通常所称并沿用至今的夏历。而后又出现了殷历、周历。按照历法又将一年划分为四季、二十四节气,迄今为止夏历,既今称的农历,依然在安排农事活动中发挥着无可估量的作用。
  后来古人通过想象,认为天上的某个星区是以地面上某个行政区划相对应的,因此出现“天有十二次,地有十二分”的理论。古代往往以观察到的天象,来猜测地面上某一地区发生的祯祥、灾异,这就是所谓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之说由来。战国后期,也有用二十八宿来划分的。西汉之后,逐渐将这两者协调起来,辅以十二辰(地支),所以越来越错综复杂。这里还有一点就是:地面上的行政区划与星空中的十二次的位置基本统一对立的,然而,十二辰排列顺序与十二次恰恰相反,十二次是由西向东排列,而十二辰的方向则相反。星空十二次所对应的地面十二州分别是:星纪对应扬州;元枵对应青州;娵訾对应并州;降娄对应徐州;大梁对应冀州;实沈对应益州;鹑首对应雍州;鹑火对应三河;鹑尾对应荆州;寿星对应兖州;大火对应豫州;析木对应幽州。十二辰每年都要变化一次。
  《晋书·天文志》由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学家李淳风所著,李淳风尤精黄老之学,对《周易》研究颇深。他根据所谓星象,能够客观判断出某一地区发生的灾变祸福,为后世所推崇,是后人研究天星、历法、阴阳、风水等方面知识首选必备资料。
  星空的变化被称之为分星;地面的变化被称之为分野,合称星野。属于旧地方志中建置卷中一个门类。北宋时期的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卷之六十九·河北道十八》记载:“幽州,范阳郡。今理蓟、幽都二县,禹贡冀州之域,星分尾、箕”。
  清康熙版《天津卫志·卷之一》;清光绪版《重修天津府志·卷十九·舆地(一)》皆用简单形式记述今天津市所谓分野之说。而清乾隆版《天津府志·卷之三》更是设有“星土志”,与地舆志、形胜疆域志完全脱离,成为独立的门类。其中援引《汉书·地理志》记述燕、赵、齐三地星野位置。今天津市、西青区当时为赵地而无疑,其曰:“赵地,昂、毕之分野。”其范围是:北至今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东至今河北省河间市、大城县,天津市静海县;西至今山西省西部;南至今河南省内黄县,河北省成安县这样的范围内。
  而今河北省保定市的容城,“勃海之安次(今河北廊坊市),”以及今北京市(良乡),天津市蓟县(渔阳),今山西省北部;辽宁省东部“皆为燕分野”。这里应强调的是今保定市高阳县与容城县毗邻,但分星、分野却有严格的区别。
  “齐地为虚、危之分野”。泛指今山东省境内,以及河南省东北部。历代史册对于星象之说,也并非是统一的,存在一定歧异。关于杨柳青有文字记载以来一说属古幽燕之地,其分野应为幽燕之地所分,按《晋书·天文志》记载,“尾、箕,燕幽州”,其分野应是尾箕之分,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星次为析木,于辰在寅,燕之分野,属幽州。《明史·天文二》载述:“(沧州)皆须女虚危分,危十三度至奎一度。”尾箕为二十八宿东方苍龙之象,尾宿象征苍龙之尾。箕宿形状象簸箕,意味着苍龙最尾部弯曲之状。《诗经·小雅·大东》载述:“淮南有箕,不可以簸扬。淮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旧史志中已明确记载,杨柳青明代隶属北直隶布政司河间府静海县,十二辰在寅,星次为娵訾。
  清代末叶,洋务运动兴起。尤其是民国之后,各地皆设局纂修地方志书,考虑到自“五四”运动之后,新思想潮流、新学术观点逐步深入人心,星野之说在地方志编纂理论中已丧失实用价值,而且晦涩艰深,让人费解,纂修者在设计编目时将此门类摒除。之后,不再出现“星土”、“分野”、“星野”等门类。
  本人学术水平有限,只能是大致勾勒,权当继承与尝试吧,仅供为参考。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十四册

《西青文史第十四册》

本书分地方文化、名胜古迹、风物掌故、寻根成果、风物掌故、历史研究、人物春秋等栏目,收录了杨柳青年画起源管窥、杨柳青年画起源·年代·鼎盛时期的研究、杨柳青年画里的款题、杨柳青年画的构图造型和色彩、杨柳青年画与年俗漫谈、解放后年画的传承与创新、杨柳青年画作为年画之首原因何在、民俗谐趣寓意长、年画的教化功能、年画制作工艺绝活多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