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碌碡老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 第十三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416
颗粒名称: 杨柳青碌碡老会
分类号: K892.421
页数: 3
页码: 59-61
摘要: 本文介绍杨柳青碌碡老会是一种民间花会,起源于清咸丰年间,由卖肉艺人传授给当地常住户的儿童,后经改良成为杨柳青著名的一道文花会。解放前后,小梁庄的小莲花落花会并入其中。表演形式为边唱边舞碌碡模型,唱词分为六个段落,包括引子、一唱一更天、二唱二更天、三唱三更天、四唱四更天、五哭五更天。主要演员十余人,包括婆婆、儿媳、公公、儿子、小姑子、小丑等。乐器有笙、管、笛、鼓、钹、锣,乐曲有跌断桥、八板儿、彩八板儿、走园场等。
关键词: 杨柳青镇 碌碡老会 民间花会

内容

杨柳青碌碡老会,系旧称为杨柳青西街、现为杨柳青一街的一道民间花会。它产生于清咸丰年间,始于沧县卖肉艺人。清咸丰中期,他们转辗至杨柳青一街,常住西街天安水局的库房内,白天卖肉,晚上排练节目。初到时,他们自己组织碌碡会参加杨柳青民间社火活动(花会展演),但效果不佳,转而传授给当地常住户的7至14岁的儿童,大约10余人,由于传授的唱词没有固定的格式及内容,孩子们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杨柳青一街人找了当地一些有“学问”的和会唱杨柳青小曲儿的人,协助他们改良唱词和曲调。至此,杨柳青碌碡老会的形式及内容基本固定下来。解放前后,小梁庄的小莲花落花会并入其中。它又吸收了许多莲花落唱词唱曲,逐渐成为杨柳青著名的一道文花会。每至年节或庙会它们踏街先后表演,深受杨柳青及四邻八方的村民欢迎。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抗美援朝,保家为国”,战争爆发,碌碡老会编排新词曲,支援前线,其中改编的《女子当兵》一折,颇受各方欢迎。
  八十年代,碌碡老会多次参加市、区两级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活动。九十年代中期,碌碡老会因无活动经费而解散。
  碌碡老会的历届会头是由在社会上有一定声望的人担任。创会之初会头是谁已无证可考,民国后期由郝国义担任,解放前后,由刘玉魁担任,八十年代,由赵德利担任。
  碌碡老会的中心道具为碌碡模型(尺寸为1:1)。因似农村轨场的碾子,俗称碌碡而得名。最初碌碡为木制框架,上糊粉连纸,再罩灰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碌碡模型改木制框架为铅丝绑扎,然后罩灰布。碌碡老会表演的形式为彩装,边唱边舞碌碡模型(模仿用碌碡压碾苇子的各种姿态、动作)。行会时,由执事们把它扛在肩上。碌碡老会演唱的内容,之前,唱词一直沿用旧词。它讲述的故事梗概是,一年轻女子嫁至静海县独流村大户曹家,婆婆是个非常霸道且狠毒的女人,把儿媳当奴隶使唤,逼迫儿媳没白没夜拉碾子、轧苇子、织席(把苇子轧成能够织席用的米子。这种米子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碾压)。在劳动中,动作稍有怠慢,就会遭婆婆侮辱,甚至恶骂、抽打。在演唱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又把唱词分为六个段落,包括引子、一唱一更天、二唱二更天、三唱三更天、四唱四更天、五哭五更天。演员们在演唱六个段落中间,又有饰演小丑的演员适时插浑打科,用现挂的方法抓词演唱,让观众发笑,以便空出时间,好让主角(饰演儿媳的人)休息片刻,再接着唱。(这种当场抓词演唱的方法,有时会惹恼某方“神仙”,此时无论演员,还是观众都出来打圆盘,息事宁人)演员们如泣如述的演唱,惟妙惟肖舞蹈,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举例子)引子:
  饰演儿媳唱词:小奴家今年整十七岁……
  饰演婆婆说词(插浑打科):呦,小倷千刀的,你去年十七,今年还十七,你是罐里养王八越养越抽儿抽儿……
  碌碡老会主要演员十余人,他们包括婆婆、儿媳、公公、儿子、小姑子、小丑等。民国时期,曾经饰演角色的老艺人有路玉凤、秦文林、刘玉祥、张荣堂、赵德利。具体饰演角色为路玉凤饰演儿媳,秦文林饰儿媳,刘玉祥饰公公,张荣堂饰婆婆,赵德利饰婆婆。
  伴奏的乐器有笙、管、笛、鼓、钹、锣。乐曲有跌断桥、八板儿,彩八板儿、走园场等。民国时期,曾参加过音乐伴奏的有王兆鼎。
  碌碡老会除了踏街演出外,还深得杨柳青的大户们青睐,常常请他们到自己的大院或宽阔的走廊内表演,那些阔太太、小姐、丫环、婆子们非常喜欢这些文戏,演员的真挚表演及剧情常常使她们哭得像泪人一般,越是这样她们越爱看,每次给演员的赏钱就越多。碌碡老会的演员们多数是男扮女装,表演时插诙打科,妙趣横生,男女老少无不喜爱,下得场来,人们依然和他们打岔取笑。有一次,演员们在场下休息,小媳妇、老太太们围住他们,有的上前摸他们的脸,演员们装出一幅羞涩的样子,会头马上过来解围说,他们都是十七、八的大闺妞,没见过世面,别逗他们。后来发现,这些演员都去男茅房,人们恍然大悟,敢着他们不是大闺妞呀。这些事儿在民间传得有滋有味,越传越荤。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人们对这道老会喜爱的程度。
  碌碡老会解散了,对于八十六岁的老艺人路玉凤来说是非常难受的一件事,毕竟他十来岁就在会上玩,对老会非常有感情。他说,现在还有几个上岁数的人能演,再过几年不拾腾起来,真的就完了。他还说,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过去强一万倍,人们更需要这种自娱自乐的活动。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再唱起来,唱一唱现代的好生活。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十三册

《西青文史 第十三册》

本书分寻根成果、风物掌故、传说故事、当城砦考栏目,收录了《津西民间文化调查》、《田连元习武杨柳青》、《杨柳青老平房结构中的“天沟”》、《杨柳青插柳驱联军》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徐文路
责任者
郝国义
相关人物
刘玉魁
相关人物
赵德利
相关人物
刘玉祥
相关人物
张荣堂
相关人物
路玉凤
相关人物
王兆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