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莲花淀农田改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八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156
颗粒名称:
莲花淀农田改造
分类号:
K292.1
页数:
3
页码:
165-1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莲花淀是西青区西南部边缘的锅底状低洼地,通过水利工程改造和水源利用,实现了中产田或高产田,成为市区重要的新鲜蔬菜供应地。
关键词:
津西大洼
莲花淀
农田改造
内容
莲花淀,位于西青区西南部边缘,地处津浦铁路以西、子牙河以东、独流减河以北,南宽北窄呈三角形洼淀,占地面积30752.8亩,其中包括静海县岳家园子1060亩。该淀呈锅底状,淀内地面高程一般为大沽水平3.6米至3.7米。
历史积水原因:该淀过去为退海地,排水无渠道,用水无河流,形成自然封闭注淀,属于本区十洼三淀之一。
百年以前.由于淀内水源丰沛、野生精物丛牛.盛产萍花、藕、菱角、浦早、苇草等,多数农民以种植水稻为主,少数农民则以打鱼为生,使该淀亦享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莲花淀”也由此而得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洼淀的治理和改造,挖渠引水、兴建泵站。
1951年,开挖独流减河并由国家投资兴建了小口子闸,同时开挖下改道河4.2公里,横贯莲花淀东西,使该淀可直接引子牙河水进行灌溉。但由于淀内低洼,每到雨季,沥水仍无排泄出路,造成洼内常年积水,周边高地土质变坏,粮食产量很低,政府每年拿出相当数量的款粮进行救济。
1955年,天津专区提出对洼淀进行改造,引南运河水入洼灌溉。转年,广大社员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由初级社到高级社,开始走合作化道路,依靠集体力量,挖河治水,巩固堤防,大搞平整土地,深挖沟渠,改土治碱,兴修水利,开展了“向注淀进军、向盐碱地要粮”的群众运动。莲花淀引水入洼工程3月20曰正式开工,工期30天,于4月20日竣工,用工56820人,完成土方170461立方米。
1957年7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莲花淀北端建临时泵点一座,流量1.68米3/秒,仅能解决杨柳青附近下亩地用水,莲花淀内3万多亩农田灌、排水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当年冬季开始,木厂公社组织广大社员群众,自力更生,开挖大型中排干工程,该工程贯穿莲花淀南北,长5000余米、宽20米、深2.5米。中排干的开挖,对该淀排涝起到关键作用,至今担负着辛口镇11个村的农田排水,仍是辛口镇农田排水的总动脉。
翌年,又开挖了两条东西用水干渠,除当年受益外,逐渐淤平。
1958年,对莲花淀的改造再次掀起高潮,木厂公社在下改道和乔三道修建了两座临时排水泵点,又在大沙沃村东、南运河边修建了大沙沃扬水站。本年10月份,由静海县杨柳青红色人民公社水利组正式修建了改道北扬水站,该站安装900毫米口径的卧式泵三台,流量6米3/秒。同年,由木厂公社还兴建了郑庄子排水站,同时废除了下改道和乔三道两座临时泵点。
1964年,由西郊区水利局与天津市自来水厂合建黄家房子扬水场,于1965年建成,安装900毫米卧式离心泵五台,计10个流量,灌排两用。黄家房子及改道北两座国营排灌站的建成,加上木厂公社兴建了改道南、郭村、木厂、冯高庄等四处社办扬水站、大大改善了莲花淀灌区的状况,使该区农田基本上实现了旱、涝保丰收。
从1964年开始,木厂公社逐步在南运河两岸的大沙沃、小沙沃、宣家院、下辛口、木厂、水高庄等村修建了6座公路桥,还在中排干上修建了6座拱桥。1977年、1987年和1989年,分别由国家、乡各筹资50%,兴建了横跨子牙河的当城、第六埠、水高庄三座大桥,勾通了莲花淀与东淀的交通要道,便利了城乡经济往来。
从1982年开始,利用三年的时间,由国家投资,完成了子牙河浆砌片石护坡工程11.0403公里,提高了该地区的防洪标准。
到1990年止,莲花淀灌区的水利工程基本配套,共兴建了国营排灌站2座,乡管排灌站4座,公路桥12座、节制闸16座、过水涵500处;打深井72眼,中井2眼、浅井68眼;挖干渠17条;修防渗渠道70公里;架设临时泵点98个。
水源利用:干旱季节从南运河调水,丰水年由小口子闸从子牙河自流调水。作物布局是旱、田兼作、园田为主,3万余亩农田达到旱能浇、涝能排,排灌自如,基本实现了中产田或高产田。
昔日莲花淀的莲花虽已不见,今是新鲜的大棚蔬菜一望无边,不仅供应市区,而且走出国门。服务于城市、富裕了农民。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从根本上改变了昔日缺粮断炊的落后面貌。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八册》
本书设史海钩沉、红旗招展、峥嵘岁月、武林轶事、乡土百说、人物述林、故里采风、以史为鉴、文物古迹等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房学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