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铁路,截粮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七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086
颗粒名称: 扒铁路,截粮车
分类号: K265
页数: 3
页码: 86-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进攻。中共中央发布抗日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坚决抵抗日军。王兰庄党支部组织农民支援二十九军抗战,群众募集物资救助伤员。在阻止日军南进的行动中,王兰庄支部发起了扒铁路斗争,阻截敌人运兵。支部还成功截夺了日军的武器。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在王兰庄开展抗日宣传,并面对敌人特务网进行斗争。王兰庄党支部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抵抗,继续为抗战奋斗。
关键词: 赤龙河畔 抗日斗争

内容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向中国人民的全面进攻。日军集中十余万兵力,大举进攻平津一带。7月8日,中共中央发表了“抗日宣言”,号召全国人民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抵抗,要求国民党的华北当局与国土共存亡,要求宋哲元“立刻动员全部第二十九军开赴前线应战”①。要求全国人民切实援助第二十九军。在全国人民的一致要求下,二十九军部分爱国将士不顾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奋起抗击日军。二十九军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党组织指示王兰庄支部立即组织群众切实支援二十九军抗战。在党支部和党员的组织与带动下,梨元头的农民,冒着枪林弹雨,跑到八里台等地抢救伤员,为他们烧水做饭,募集了大量鸡蛋和食品。当时国民党政府根本不管伤员死活,许多伤员只是由于群众的护理和治疗才免死亡。他们感动地说:“你们救了我们的命,我们一辈子也忘不了。”但是,他们又伤心地说:“我们不能报答你们的恩情了,蒋介石来了命令,不许我们抗日,我们就要撤走了。”群众要求二十九军兵士把枪留下,回答则是:“不行啊,蒋介石的命令,我们没有办法!”
  7月29日,国民党的军队纷纷南撤,30日,天津完全沦陷。国民党留下的军政人员,原来就是隐蔽的亲日派,至此公开叛国,组织伪政权,与日军结成一体,残害中国人民。
  梨元头的人民再次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本质,他们义愤填膺、磨拳擦掌要求党组织领导他们抗击日军,保卫国土,保卫家乡。
  党组织指示:立即组织群众,彻底破坏敌人的交通线,阻止日军南进,相机消灭零散的日军。王兰庄党支部根据这一指示,召集了支部会议,会议根据群众的反映,认为当时津浦路陈塘庄至西站支线,敌人尚未来得及布置岗哨,这条铁路目前正是敌人运兵南进的交通线。
  “扒铁路!”支部作了正确的决定。“用铁镐也要截断敌人的筋骨!”群众斩钉截铁的回答。
  9月初的一个夜晚,郊野一片漆黑,当时王兰庄党支部负责人路平同志带领了王兰庄、于台子等村大批群众,扛着铁镐、“冰镩”(凿冰用的工具),来到“四号房”,四面布下了岗哨,立即动手扒路,群众一边扒路,一边说:“蒋介石有几百万军队,跟鬼子还没照面就跑了。他还不如我们老百姓哩!”有的说:“提蒋介石干什么,明天咱再去扒。”“扒路”斗争进行了3次,从“四号房”(梨元头西北7里)直扒到牛坨子(梨元头西20余里),路轨全被推到河沟里,阻滞了敌人运兵。
  要抗日,但没有枪,支部决定截夺日军的武器。一天午后,刚下过雨,道路还很泥泞,七八个日军押着几大车粮食弹药从小站来到梨元头村东,在津盐公路上休息吃饭。群众给支部送了信,支部就组织了三四个党员装作行路人,大家决定:如果日军警戒严,就假装过路;如果不严,就狠狠敲他一下。由于路不好走,日军又困又累,撇下大车,睡得像死猪。领队的路平同志见此情况,将手一挥,大家立即行动,把车上稻米推下河沟,背走了几百发子弹。还缴获了日军军官留在大车上的佩刀,把预先写好的字条:“中国人民不是好惹的”放在日军身边,随即钻进了高粱地。
  在艰苦的岁月里,王兰庄的党支部一直和群众在一起。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刘振奎、何文彬等经常以各种身份作掩护,在八里台、西营门等地散传单,有一次竟把传单散发到日本兵营里。敌人在王兰庄加强了特务活动,由于汉奸告密,路平同志被敌人发觉了。在群众掩护下,路平同志迅速转移到市内隐蔽,刚从平西根据地学习回来的刘振奎同志接替了路平同志的工作。王兰庄党支部依然屹立在密布如麻的特务网中,通过各种线索,取得党组织的指示,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七册

《西青文史第七册》

本书收入抗日战争相关史料40余篇,包括活跃在西青地区的一支抗日武装、津城地下手枪队、巧截敌车、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津西地区的开辟与发展、通过上层统战开辟津郊水高庄村、十间房惨案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俊祥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