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广电·旅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年鉴2013》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5344
颗粒名称: 文化·广电·旅游
分类号: G127.21;G229.272.1;F592.721
页数: 6
页码: 197-2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2年西青的文化事业、广播电视、旅游行业的情况。
关键词: 西青区 文化事业 广电 旅游

内容

文化
  机构人员概况2012年,西青区文化广播电视局(以下简称区文广局),加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牌子。区文广播电视局内设:办公室、社会文化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文化市场管理科(社会管理科)、文化产业科。下设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文化馆、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杨柳青博物馆、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文物保护所、新华书店、杨柳青群众影院、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有工作人员109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员15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5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党组书记孙国春(2012.02免)
  赵文月(2012.02任)
  局长高艳(2012.02免)
  赵文月(2012.02任)
  副局长刘金义(2012.10任调研员)
  王明清
  史大利(2012.10任)
  社会文化活动2012年,西青区开展了包括迎新春联欢会、元宵节秧歌花会展演、元宵节大型灯展、民俗堂会等在内的多项活动,传承了特色民俗文化,展示了西青广大人民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放映各类电影1788场,组织文艺大舞台固定演出30场,流动演出10场。策划开展文化大繁荣交流展示(大比武)活动,通过街镇间的文化大比武活动,专场演出、书画摄影、文化设施、花会汇演大比武共五项内容。兴办戏曲曲艺艺术节,组织15场赛事,来自各街镇、委局、学校的选手1280人,参与演出赛事。在文艺大舞台欢乐西青行中安排9个街镇的专场演出。书画摄影大比武有来自9个街镇的150幅书画、摄影作品参展,邀请专家以街镇为单位进行了评奖。花会汇演大比武,有来自9个街镇的18支队伍,包括9支150人以上的基础队伍和9支30人至50人的特色队伍共2000余人,进行了表演展示。文化设施大比武,以查看材料、听取汇报和实地考察的形式对街镇文体中心、农家书屋等利用情况和文化队伍的活动情况等进行了评比。
  文化阵地建设 2012年,区文广局全力发挥区文化中心文化服务功能,免费开放了区文化馆、图书馆。完成了全区农家书屋补充出版物的配送工作,149个农家书屋分别获赠包括600余册图书、40张音像光盘、5种报刊在内的价值1万元的补充出版物。因此西青区成为天津市率先完成农家书屋补充出版物配送任务、单家书屋配送书目最多、投入金额最高的区县。评选出2012年西青区十佳农家书屋和十佳村文化室,为“双十佳”单位分别增配投影设备一套。
  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2012年,西青区投入100万元,扶持新建80支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群文社团队伍。聘请专业老师通过一对一的大力度、高质量、个性化的辅导和培训,提升了20支优秀群文社团。以全区各项文化活动和惠民工程为依托,组织公益系列讲座4场及专家讲座40余场。区文化馆、图书馆深入基层开展了书法、美术、声乐、器乐、秧歌、舞蹈、戏曲、农家书屋管理员业务技能等培训活动,累计培训8万余人次。公益系列讲座邀请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白派第四代传人进行了评剧白派艺术讲座;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了健康保健讲座。
  文艺创作 2012年,《杨柳青》杂志服务西青区经济发展、宣传西青区大好形势,成为宣传、展示西青的重要平台,全年出刊4期。《杨柳青》编辑部选送的文章《归根》、《母亲和猫》在全国第21届“文化杯”评选中获奖。舞蹈作品《年画情思》获得天津市第五届群众舞蹈比赛青年组二等奖,在第六届华北五省区市舞蹈大赛中荣获业余青年组表演二等奖。选手田安琪在“宝坻杯”环渤海评剧电视大赛票友赛中,获小票友银奖。小品《排练》在天津市第七节农民艺术节小品小戏比赛中获优秀奖。油画《杨柳青平津战役指挥部旧址》入选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天津美术展。
  图书工作2012年,区图书馆充分发挥服务窗口功能,外借图书20.3万册次。加强基层图书馆(室)管理,举办了2012年西青区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培训班。对149家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实施了集中培训,并结合区、镇、村三级联动审核培训效果,全年共举办专业培训64期,参与人500人次。联合天津市杨柳青监狱在大墙内建立了杨柳青监狱西青区图书馆分馆,为其配备书刊1000余册。流动图书车经常送书到农村、社区、开发区企业、部队,共办理书证300余个,共下基层104次。组织读者参加了天津图书馆首届“天图杯”读书知识竞赛活动。举办了以“我与农家书屋”为主题的系列读书活动,包括“我与农家书屋”读书征文、农家书屋管理技能百科知识竞赛、农家书屋建设成果展示演讲比赛,其中征集作品169篇,技能百科知识竞赛答卷1126份,30余名群众参加演讲。
  文化遗产保护2012年,区文广局对张家窝镇小甸子菩萨庙等新发现文物进行了测绘,绘制了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纸及相关节点详图和复原三维效果图。“寻根大运河”文化发掘工作取得明显成绩,收集《霍氏家谱》等一批文史资料。积极做好大运河申遗准备工作,制定了《西青区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实施方案》。完成西青区传统村落调查工作。在全区范围内深入普查,走访普查了草编、柳编技艺、永乐高跷、西马高跷、曹庄法鼓会、香塔老会等多个项目,并且公布了《西青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包括6个类别13个项目。组织推荐杨柳青风筝等4个项目申报了第三批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杨柳青镇(民间花会)、中北镇(合唱)、大寺镇(舞蹈)、西营门街(曲艺)、李七庄街(书法、绘画)5个项目单位被命名为“天津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文化产业2012年,中北镇运河商业文化中心、李七庄天津当代艺术产业基地等5个项目被确定为市级重点项目。建成亚洲最大的儿童职业体验馆“希乐城”。以“传承精武文化、弘扬精武精神”为主题举办了第十二届世界精武武术文化交流大会,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精武会运动员代表参加了大会,进一步扩大了特色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有效推动了全区文化产业的壮大和发展。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咨询专家库,聘请国家级专家20人、天津市知名专家30人作为专家库成员。搭建交流平台,为企业推荐、介绍政策咨询和策划方案。举办杨柳青年画中高级彩绘研习班和金画笔(新年画创作)大赛。开展年画衍生品优秀创意方案征集活动,征集杨柳青三宝包装盒、特色年画手提袋、画轴包装盒等一批优秀作品,丰富了年画产品市场内涵。年画市场日趋活跃。杨柳青年画直接营业额突破3000万元人民币,创历史最好成绩。
  文化市场依法行政 2012年,区文广局受理文化市场行政许可事项32项(其中网吧变更2家,出版物经营单位变更6家、新建7家,印刷企业变更6家、新建3家,复印打字经营单位新建5家,歌舞娱乐场所新建2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1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规定办事,所审核、审批的行政许可事项未收到不同意见。做好网吧、歌舞娱乐场所、印刷企业、出版物经营单位的年度核验工作,对场所面积、设备、资金等情况,逐项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条件的,责令期限进行整改。所监管的325家文化生产经营单位都符合行业资质条件的相关规定。
  文化市场管理 2012年,区文广局坚持日常巡查,加强宣传教育。保持每周不少于四天的稽查工作,力争做到全方位监管。在保证日常检查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春节、五一、十一、党的十八大等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的稽查力度,对有出版物印刷能力的印刷厂、学校周边、集市等重点区域的网吧、娱乐场所等重点场所进行彻底清查,有效打击各类违法文化经营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939人次,检查印刷企业、报刊亭、书店、音像店等经营场所418家次,网吧320余家次,KTV场所17家次,清理集市游商地摊18个,实施行政处罚24家,协助公安进行刑事处理3起。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2万多件。网络文化监管平台系统24小时全程监控,禁止非法类游戏300余次,净化了文化市场环境。
  (张广文)
  广播电视
  机构人员概况 2012年10月,经西青区委编委批复,为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区新闻中心内设机构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内设机构为:办公室、财务科、总编室、新闻部、专题部、广播部、制作部、新闻网编辑部、播出部、技术服务部、文艺部和编辑部,有工作人员55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主任 孙国春(2012.11免)
  副主任 杨鸣起(2012.11主持工作)
  王向阳
  电视宣传 2012年,西青新闻中心电视台以“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简称调惠上)“、“走基层”、“亮点频闪看西青”等为主要挂栏栏目。在“调惠上”专栏中开设“街镇书记访谈”系列节目,邀请各街镇党委书记和西青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走进直播间,就如何贯彻落实好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区两会精神,接受专访。推出“人才强区”版块,展现近年西青区在发现人才、凝聚人才、造就人才、用好人才上显著成绩。开设《时代先锋》专栏,对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典型进行报道。策划“喜迎十八大——走基层、看变化”系列报道,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全方位报道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新变化、新面貌。在全市区县大比武活动中,连续一个月的昼夜奋战和多次反复修改,最终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区经济工作会议互学互看(全区大比武)阶段,积极做好无线电台现场直播设备的采购调试、工作部署、街镇协调、组织实施、踩道彩排等相关事宜,深入全区各个街镇和开发区实战演练,确保了全区大比武沿途讲解工作圆满完成。
  为弘扬精武精神,选派骨干记者组成“精武百年”采访团,先后深入到上海、浙江余姚和广东佛山,对各地精武会发展情况进行实地采访。及时播放八集系列报道节目。对第十二届世界精武文化交流大会进行全程切换录制和宣传报道。组织人员深入西藏昌都地区对西青区援藏干部予以采访。共播出《西青新闻》366期,制作播出大型访谈节目《印迹》、综艺类节目《才艺展示台》及《为党旗增辉》、《百姓故事》、《走进西青》、《水利风采》、《创卫视角》、《计生之窗》、《西青城建》等15个自办栏目。
  广播宣传 2012年,西青人民广播电台将“调惠上”活动、新年高起步新思路新举措等做为重点的宣传报道。对全区各街镇、单位、重点项目单位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中采取的新方法,新措施等进行了报道,并对西青区加快龙头带动、产业集群的举措和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及时宣传。新闻中心采写了《西青区西营门街定期回访企业解决急需问题促企业发展》、《张家窝镇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群众十分钟休闲文化圈》等新闻专题,对各基层单位在加快发展中的新思路新举措进行深入报道。在《最美乡村人》栏目中,配合天津电台区县联盟采写了《李树光和他的沙窝萝卜》、《从癌症患者到灵芝老人》等新闻专题,利用文艺大舞台活动契机,与天津电台合作举办《乡村大舞台走近西青》文艺演出。电台播出新闻366期。还播出《小说时间》、《老韩说故事》、《生活小百科》、《文海拾贝》、《笑口常开》、《音乐伴你行》等自办专题广播节目。
  新闻报道 2012年,西青报社注重新闻报道的重点和热点,及时报道新一届区委的大政方针、战略部署。区委确定新10项民心工程后,报社不仅对常委会内容进行动态报道,还在报纸的同一版面刊登了一篇题为《新作风新形象新作为——记2012年西青区第一个区委常委会议》的文章,对区委提出的“等不得、慢不得、歇不得”及常委会确定的内容进行深刻解读。组织采写《勇立潮头鼓长帆——西青区重大项目建设述评》的新闻报道。对全区开展的“城乡手牵手干群心连心”主体实践活动,不局限于动态报道,还深入基层、部门进行采访、调查,采写《创先争优架“金桥”——西青区深入开展城乡手牵手干群心连心主体实践活动纪实》。
  结合中央宣部倡导的新闻媒体“下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组织全体记者深入街镇、村厂、委局、重点项目现场,及时了解动态,快速作出鲜活报道,开设专栏“基层行·记者见闻”。根据各村级组织典型,组织采访了4个典型村在创新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中的经验做法。认真组织加快全区文化改革发展的新闻报道,在“文化沐西青记者百村行”专栏中刊登了大量由记者深入基层采写的有关提升文化建设工程进展情况的报道。结合党的十八大宣传活动,围绕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工作思路,加大对全区60岁以上老人的调查、采访、座谈力度,以及对西青城镇历史、村庄变迁、古院落大宅门、古遗迹、节令习俗等开展抢救新闻报道。
  寻根运河文化2012年,西青报社为配合大运河全面“申遗”活动,发起“寻根大运河”西青大型历史文化挖掘活动,在对西青境内开展大规模乡土文史调查的同时,组织西青文史专家学者和西青报社、电视台以及天津日报、天津电视台记者,成立了“寻根大运河”天津·西青记者团,沿京杭大运河,开展寻根发掘工作。记者团已经完成对京杭大运河北京、天津段,河北省沧州市段、山东鲁运河、江北运河段等地区的发掘工作,还将继续对江南运河段的发掘。这项活动发掘出大量有价值的、与西青关联密切的历史文化资料,并以多种报道形式进行宣传,社会反响强烈,对于提升西青形象、挖掘历史文化遗存、扩大西青区知名度做出了突出贡献。
  西青信息港网站2012年,西青信息港网站整合电视、报纸、电台等区内优势媒体资源,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开办好西青新闻、图片新闻、天津新闻、媒体精粹以及文化、旅游等多个栏目。同时,为提高时效性,充分发挥网络传媒迅速、及时的特点,做到当天新闻当天上,周六、日网站也做到视频新闻、文字新闻同时更新,提高了宣传效果,让广大网民能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资讯。网站全年共编辑制作图片新闻1000余条,播发各类新闻4000余条,视频音频节目940余期,其他资讯2800余条。
  对外宣传2012年,新闻中心制定了《关于提高时政新闻画面质量的规定》及《头条选题负责制度》,对拍摄过程中的各种注意事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加大了选题完成情况和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新闻完成情况的考核力度。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记者完成新闻采访近200条。成功完成“平凡的力量”、“区县新开局”、“贯彻十次党代会”“走基层、看变化、品发展”等一批重点新闻选题报道任务。仅元宵节花卉展演活动就成功邀请到四家市级媒体以及天津电视台央视协作组在内的共11路记者来西青采访,及时了解西青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吸引央视记者到水高庄园进行直播报道,有力宣传了设施农业建设成果。西青区选出新闻报道200余条由天津电视台卫视频道播出。广播电台共向市电台报送选题1200条,市台采用录音报道560篇。
  综艺节目 2012年,区新闻中心引进法制类现场辩论式节目《魅力12.4》、泛财经类节目《财经郎眼》、法制案例类节目《安全与法》、社会法制类节目《警世通言》、人文类纪录片《讲述》高端管理类节目《前沿讲座》等多档优秀栏目,以及《养生一点通》、《生活魔法师》《娱乐现场》、《影世纪》、《音乐风云榜》、《最佳现场》、《开心艺苑》、《超级大乐透》等高水准的生活类、娱乐、综艺类节目。在影视剧宣传上,引进播出了《狭路兄弟》、《那些年那些事》、《川东游击队》、《有爱就有家》、《婚巢》等红色、励志、生活类的多部电视剧,全面提升了频道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价值。审查、播出引进专栏4800余期,电影365部,电视剧(首播)120余部,3300集(首播),制作两台节目播出单730期,向报社提供预告52期。
  其他工作 2012年,西青新闻中心为全区群众提供了稳定、高速、最佳互联网接入服务,与中国电信签订合作协议,对科汇宽带实施全面提速战略。顺利完成了全区各街镇共计6000户个人用户提速任务。新开通宽带小区19个,改造、提升网络老旧小区24个,新增入网户数9226户,总用户数达到2.61万户。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中继续严格执行节目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和流程,切换节目稳、准、快,把好节目播出最后的关口,保证传输优质画面。电视播出故障率在万分之四以下。电台播出故障率在万分之一以下。广播电台安全播出730小时,转播区县联盟广播电台节目6570小时,电视安全播出6570小时。做好媒资的存储、审核、编目等工作,为广播电视宣传提供了大量的视频资料;媒资存贮各类文件2100条、亮点资料1900条。
  (于滢)
  新闻出版
  机构人员概况 区新闻出版(版权)局业务工作由区文广局文化市场管理科和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具体负责。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局长 高艳(兼)(2012.02免)
  赵文月(兼)(2012.02任)
  副局长 刘金义(兼)
  版权局
  局长 赵文月(兼)
  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
  队长 刘金义(2012.10免)
  史大利(2012.10任)
  “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 刘金义(兼)(2012.10免)
  史大利(兼)(2012.10任)
  行政执法 2011年,区新闻出版局认真落实政务公开等各项工作,将业务科室的职能、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时限、举报电话等,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对外公开。加强过程监督,坚持在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能力、简化办事程序、保持清正廉洁方面强化考核,全年受理行政许可事项35项,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规定办事,所审核、审批的行政许可事项未收到不同意见。成立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落实行政执法年度目标责任制和信息报送责任人制度。共检查各类场所800余家次。
  扫黄打非 2011年,区新闻出版局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治理行动,电子游艺娱乐场所专项治理行动,非法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治理行动,暑期网吧专项治理行动,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治理行动,娱乐场所安全大检查等。查缴盗版光盘1.2万余张,盗版图书3000余册,拆除非法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852个,行政罚款违规经营的网吧6家、图书经营店1家,发现并排除场所安全隐患16处,配合工商、公安部门取缔无证电子游艺娱乐场所12个、黑网吧12家。
  (张广文)
  旅游
  机构人员概况 2012年,西青区旅游局内设:办公室、规划科、管理科;下设1个事业单位,即西青区旅游服务中心。有工作人员12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局长 武永贵
  副局长 种德凤
  主要指标 2012年,西青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43.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1%和28.4%。其中购票人次341.8万人次,门票经营收入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0%和113.2%。实现了总接待游客量超千万、门票经营收入超亿元的“两个突破”。
  资源开发 2012年,西青区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其中希乐城少儿职业探索乐园建成开放并在全市率先启动智慧景区建设;杨柳青庄园完成娱乐设施和基础设施改造且启动了星级酒店工程;水高庄园完成会议中心和原有设施配套并启动了温泉度假区工程;精武门·中华武林园二期武术馆即将建成投入使用;社会山温泉文化创意区开工建设;曹庄花卉、热带植物观光园完成外部立面改造和内部设备设施更新维修;张家窝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杏鲍菇文化展示中心;峰山药王古寺建成庙前广场放生池并启动了药王湖工程;梨园头都市型农业示范园启动了奇石厅建设。全区19个旅游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39.5亿元。
  宣传营销 2012年,西青区成功举办第三届京津冀旅行社媒体看西青活动,组织天津市知名旅行社到景点踩线,联合平面及电视媒体制作发布旅游专题,组织区内9家A级旅游景区加盟“畅游天津”旅游年票,密切和京津冀旅游主管部门、旅行社、新闻媒体的联系合作。完成西青旅游宣传口号和形象标识征集活动。增加西青旅游网英文和韩文频道,优化了西青旅游微博,重点推出5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宣传一日游及两日游市场。赴韩国、澳大利亚和港澳地区进行主题推广,组团参加了国内、国际、旅游博览会,扩大了西青旅游品牌知名度。
  旅游活动 2012年,区旅游局相继策划并且举办第九届杨柳青民俗文化旅游节、第八届大柳滩桃花节、第四届西青金秋旅游节暨百万市民游津城——走进西青启动仪式,配合举办第十二届世界精武武术文化交流大会,指导基层举办第四届曹庄花卉旅游节、峰山药王庙会、沙窝萝卜节、张家窝冬枣节等,结合小长假和黄金周,协助策划了“荷塘月色”水高庄园荷花节、水高庄园葡萄采摘节、杨柳青庄园戏水消夏节等特色活动。基本形成“月月有活动、周周有亮点”的良好态势,在节事活动的数量、内容、形式、质量上都实现了新提升。
  品牌创建 2012年,区旅游局积极引导景区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希乐城少儿职业探索乐园、张家窝食用菌休闲园、天津凌奥创意产业园达到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准,并获得五星级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天津市热带植物观光园获得四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称号。天津博康甜蜜养生文化乐园、天津凌奥创意产业园被评选为区级文明旅游景点。由于西青区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方面的突出成绩,被有关部门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称号。
  日常监管 2012年,区旅游局在小长假、黄金周期间,会同工商、消防、安监、质监等部门,开展节前、节中旅游市场专项检查及安全生产大检查,指导街镇和景区完善大型节庆活动预案和应急演练,监督旅行社购买旅游保险,开展“诚信经商·品质旅游”宣传活动,使全区旅游实现了安全、质量、秩序、效益的统一。利用年度会议对统计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和专项部署,通过日常交流保障旅游质监工作统计、旅行社行业管理统计和基层单位月报、季报、年报统计及黄金周、小长假日报统计规范有序,“十一”黄金周首次启动了西青假日旅游抽样调查工作,全区旅游统计汇总、分析及行业信息发布逐步进入正轨,做到了上报数字及时准确、核实无误。
  人员培训 2012年,区旅游局不仅更新了旅游从业人员信息库,并且举办了导游人员培训班、旅游管理人员培训班、A级景区管理人员“互学互看”活动和“全国旅游团队服务管理系统”专题培训会,组织了全区首期全国导游资格证培训考试,举行西青区优秀导游员评选和优秀导游词征集活动。经过有组织的业务培训全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持有全国导游证51人,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稳步提升。
  (蒋金柱)

知识出处

西青年鉴2013

《西青年鉴2013》

本书重点记述了2012年天津市西青区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最新变化,内容包括区情概览、特载、西青区人民政府、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政法·军事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