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年鉴2013》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5031
颗粒名称: 经济管理
分类号: F123
页数: 9
页码: 152-160
摘要: 本章记述了2012年西青区的发改委工作、审计、统计、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关键词: 西青区 经济管理 国民经济

内容

发改委工作
  机构人员概况 2012年,西青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区发改委)内设:办公室、综合计划科、投资科、体制改革科、宏观经济运行科(服务业发展科)、价格管理科、市场监测科、能源管理科;下设物价检查所一所、物价检查所二所、农产品成本调查队、价格认证中心四个单位;兼管西青区人民政府粮食办公室(简称粮办),粮办内设两个科室,即综合管理科和市场仓储管理科。有工作人员40人,工勤人员3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主任 孙静
  副主任 韩树忠(2012.11免)
  王洪峰(2012.11任)(正处级)
  扈树桐
  尹树武(2012.11免)
  梁彬
  物价局
  局长 王洪峰(兼)
  副局长 扈树桐
  西青区人民政府粮食办公室
  主任 尹树武(2012.12免)
  杜向东(2012.11任,试用期一年)
  主要指标 2012年,西青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2.2亿元,同比增长22.3%;区级财政收入迈上百亿元台阶,达到102.4亿元,同比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739.8亿元,同比增长16.3%;外资到位额突破10亿美元大关,达到10.5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内资到位额389.36亿元,同比增长35.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万余元,同比增长14.9%;节能减排指标高标准完成任务。
  计划指标制定 2012年,区发改委研究制定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内外资到位以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各项重要经济发展目标,并且科学、合理地将其分解到各相关部门、街镇和开发区。在各重要时间节点注重对各街镇及开发区进行督导和推动,确保各项指标顺利完成。加强对经济现状的跟踪、调查和研究,按照季度节点高水平完成了全区经济运行监测报告的组织编发,并撰写了多篇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分析材料,为全区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目标责任考核 2012年,区发改委制定了《2012年度经济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责任书》,确定全年经济发展和重点项目的目标要求,并组织各街镇、西青经济开发区的主要负责人开展责任书签订工作。按照区有关部门要求,重新制定经济发展目标部分的实施细则(该部分分值占比60%),并由委牵头区商务委、工业经委等10部门按照细则要求,在年底圆满完成了对重大项目的考核工作。
  资金支持 2012年,区发改委不断加强对区内项目的包装力度,积极与市发改委等各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国家、天津市专项资金支持,支持的项目涵盖设施农业、服务业、民计民生、高新技术等重点领域,全年为10个项目争取到3645万元资金扶持,为促进全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项目审批 2012年,区发改委通过搭建高效绿色审批通道、简化项目审批手续、缩短办事时限等方式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积极为企业做好服务。共核准备案项目175个,总投资238.1亿元,审批项目74个,总投资51.6亿元;并且做好项目的前期手续办理咨询工作,接待项目核准、备案相关审批咨询1000余次。
  重点项目 2012年,区发改委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于2月和10月分别上报推出了第八批和新一批区县重大项目共19个,计划总投资153.7亿元。其中八批区县重大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75.1亿元,新一批区县重大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78.6亿元;与各街镇、西青开发区及相关委局沟通,筛选了191个项目(包括市级大项目),作为新一批重点项目备选,上报区政府,项目计划总投资1014.2亿元,定期汇总整理全区在谈、签约、新开工、新竣工项目情况,对全区项目库进行动态更新,并做好全区重点储备项目库和前期重大项目储备库的更新工作。
  城镇建设 2012年,西青区有6个镇已全部启动示范小城镇建设,新开工面积40万平方米,竣工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主体封顶面积14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54亿元。累计开工面积628.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47万平方米,已有17个村、4.88万人还迁入住,6个镇累计完成投资170.5亿元。研究制定《西青区申报新一批示范镇试点实施方案》,充分论证拟申报项目的可行性,并提出破解土地、资金不平衡问题的招法措施,使更多项目达到申报条件,纳入试点范围,享受天津市示范镇建设的优惠政策。组织、指导王稳庄、精武、杨柳青、辛口镇申报了第三批全国城镇发展改革试点。中北镇成功纳入全市第二批“三改一化”试点,先行在中北斜、西姜井、汪庄子3个村开展试点工作。
  “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 2012年,区发改委积极承担区“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简称“调惠上”)活动领导小组经济服务办公室职能,保证“调惠上”活动的深入有序开展。研究编制活动实施方案,确定22个服务工作组,明确了重点帮扶对象,建立了信息报送、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定期例会、不定期督查等一系列制度,保证了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帮扶效果显著。梳理解决资金、土地等经济类问题251个,征地拆迁、涉农利益等维稳类问题47个,受理企业群众诉求1.39万余个,发挥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预期目的。还组织开展了台资企业专项帮扶和外资企业靠前服务两个专项活动,协助60家外资企业解决生产生活难题40件,确保了区“调惠上”活动的全面覆盖和扎实有效。
  国民经济动员工作 2012年,区发改委按照天津市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涉及西青区的首批国民经济动员重点单位和首批给养应急保障动员企业信息调查和责任书签订工作。经过精心组织,确保了西青区国民经济动员重点单位和给养应急保障动员企业责任书签订工作按时按质完成,为国防动员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按照市国动办部署,组织完成了西青区列入全市给养应急保障动员的企业授牌工作,天津康美林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授予“给养应急保障重点企业”。
  价格管理与服务 2012年,区发改委在强化日常价费管理、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变化走势的同时,重点开展了教育收费、居民生活必须品市场价格、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节日市场等专项检查,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1件,退还用户1.82万余元。组织开展了全区2011年的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年审和换证工作。为公检法司、行政执法机关、企业及当事人出具各类价格鉴定结论书496份,鉴定金额共计1068.9万元;为交通队鉴定事故车1712余辆,鉴定金额2176万元。
  粮食管理 2012年,区发改委在认真做好日常粮食安全储存检查工作基础上,开展了粮食流通市场监督检查、“粮食收购资格”年审和2011年社会粮油供需平衡调查和粮食清仓查库等重点工作。完成了1万吨市级储备和5778吨区级储备粮轮换工作,并向区政府提交了增加区级储备规模的建议报告。
  (吴佳月)
  审计
  机构人员概况 2012年,西青区审计局内设:办公室、法制科、行政事业审计科、财政金融审计科、经济责任审计科、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科、内部审计指导科7个职能科室。有行政编制工作人员27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局长 管兴桥(2012.03免)
  王凤清(2012.03任)
  副局长 张建(2012.12免)
  魏奎成
  魏津元(2012.12任,试用期一年)
  审计成果 2012年,区审计局完成审计项目34个,出具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审计专报等47篇,区领导批示审计报告3篇,审计资金总量156.71亿元,促进完善规范管理资金1.26亿元,节约财政资金116.31万元,提出审计意见建议113条。撰写审计业务论文9篇、审计法制论文2篇。上报审计信息、审计宣传稿件118篇,被上级有关部门及新闻媒体采用154篇次,为各级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财政预算 2012年,区审计局在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中,紧密围绕有关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抓好审计座谈、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等审前调查,重点关注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转移支付资金的合规性、政府采购政策落实的有效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范性和大宗资金使用的效益性等,把握资金的总体流向,维护财政资金安全,防范财政资金风险。从财政管理方面提出管理建议2条。区财政局积极进行了整改,规范了管理。同时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作了审计工作报告,得到区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
  任期责任 2012年,区审计局对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文化广播电视局、区商务委员会、区招商局及王稳庄镇等13个单位的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出具审计结果报告24份,被区领导批示2份。在审计中,把国有资产、非税收入、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监督作为审计的重点,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情况,从制度层面、管理层面深刻分析,查找原因,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意见建议,从源头整改,解决部分单位存在的屡查屡犯问题,为各部门规范管理发挥了应有作用。
  项目建设 2012年,区审计局完成对区杨柳青二中改建工程和赛达大道工程审计,出具审计报告2份、管理建议书1份、审计决定1份,核减区财政拨款116.31万元。杨柳青二中改建工程跟踪审计项目从项目建设备案就开始介入,重点把握项目审批、招投标程序、施工过程管理和竣工验收等环节,并根据项目进度出具阶段性审计报告,力求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赛达大道工程是首个采用“BT”融资模式建设的项目,审计中重点关注概算的正确性、融资资金成本以及筹资费用的真实性、工程造价结算等方面内容,保证财政资金合理有效使用。
  调查项目 2012年,区审计局完成区环境保护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和区水务局八大水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调查,出具审计报告2份。审计调查项目着重从资金管理和使用、项目实施进度和产生的效益情况等方面进行审计,对发现的问题,深入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审计意见建议,为区经济发展服务。
  内部审计 2012年,召开了全区内部审计工作和通联工作会议。完成对两个村委会及所属企业资产、负债及净资产审计,提出规范核算管理的意见建议。完成对全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调研摸底工作。完成市内审协会组织的全区内审人员取证培训报名工作。完成对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区民政局等单位辅导审计5项,根据辅导单位的要求,出具审计情况汇报5份。
  其他审计 2012年,完成区领导交办和其他部门委托审计项目9项,出具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等11份。摸清了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情况,财政财务收支及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状况,帮助完善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等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翔实可靠的依据。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完成对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及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资金的跟踪审计,出具了相应的审计材料。
  (王洪梅)
  统计
  机构人员概况 2012年,西青区统计局内设:办公室、综合管理科、工建科、能源投资科、普查中心(服务业科)。有行政人员12人,其中工勤人员1人。普查中心有事业编制人员7人。合同制职工15人(其中12人在街镇、开发区工作)。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局长 高志
  副局长 高恩强 孙学坤
  企业一套表改革 2012年,区统计局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将“四大工程”作为统计发展改革的第一号工程。为此成立了领导小组,落实各阶段工作要求,多次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各街镇、开发区高度重视,在组织、经费、设备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保障。制定24小时值班、质量控制等多项工作制度。对全区1139家“三上”企业开展了全员培训。开展了“万人进万企”调研服务活动。经过的共同努力,建成不重不漏、准确可靠的调查单位名录库,成功实现了全部“三上”企业通过全国联网直报系统直接向国家统计局报送统计数据。实现了统计报表无纸化,数据采集电子化,传输处理网络化,业务流程规范化。至4月份各专业顺利并轨,全区一套表改革取得圆满成功。
  各项统计 2012年,区统计局结合区域发展,积极推进统计改革。GDP核算工作更加完善,重新修订了街镇增加值核算办法,使核算数据更加贴近街镇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全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与区有关部门联合对全区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摸排,先后制定《关于建立街镇及开发区第二、三产业限额以上单位统计数据汇总上报签审制度的通知》、《大个体台账规范》等文件制度。新增限上商业企业66家、大个体166家、交通运输业企业4家、其他服务业企业41家。全区各类服务业限上单位达到了1004家。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建立健全数据质量责任制,加大工作协调力度,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经过共同努力圆满完成2011年的年报工作。针对2012年的各项定报工作,全系统及时核定名录,确定范围,做到了不重不漏,严格执行国家、市、区统计制度标准,做到了及时准确上报。还开展了全国第六次投入产出调查工作,圆满完成了人口变动情况、劳动力调查、劳动用工快速调查、城乡划分调查、重点外资和出口企业经营情况调查、限额以下抽样调查、烟草零售商满意度调查、统计代理机构调查等。
  各项建设 2012年,区统计局为充实统计力量为每个街镇统计办配备专职统计员。指导全区全部“三上”企业和样本单位建立统一规范的台账。牢牢抓住街镇、开发区统计工作达标升级的契机,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各街镇及开发区统计办全部升级为优秀。调查队开展了统计基础工作大检查。加大全区统计“六五”普法宣传力度,建立普法联络员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活动。配合一套表工作把《统计法律事务告知书》发放到全部三上企业,积极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在做好日常执法的基础上,开展重点服务业企业书面执法检查。全年共检查80家单位,立案10起,警告10起。全年培训各级统计人员2000余人次,继续开展统计从业资格和统计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共有249人参加统计从业资格考试,478人参加统计继续教育培训。
  (赵艳平)
  工商行政管理
  机构人员概况 2012年,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西青分局(以下简称工商西青分局)内设:办公室、宣传教育科(党组办公室)、人事科、行财科、法制科、企业注册管理科(个体私营经济管理科、并联审批办公室)、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管理科、企业监督管理科、市场监督管理科(合同监督管理科)、公平交易科、消费者权益保护科、商标广告监督管理科、食品流通监督管理科、监察科(纪检组)。下设基层管理所9个:即杨柳青工商所、津西工商所、张家窝工商所、李七庄工商所、南河工商所、大寺工商所、专业市场所、王稳庄工商所、专业工商二所。
  工商西青分局还设有检查支队,为直属执法机构,负责全区重大经济案件查处工作。
  挂靠在分局的事业单位有区消费者协会、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天津市工商局西青分局信息中心、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有工作人员144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员128人,工勤人员2人,事业编制人员14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党组书记 杨凤彩
  局长 陈伯河
  副局长 宋益强 何凤辉 张万力
  局长助理 李军
  法规宣传与实施 2012年,工商西青分局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在法制宣传工作中,开展大型宣传活动20次,举办普法讲座50次,受教育群众达3万余人。在法律实施上有《食品安全法》、《公司法》、《商标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
  企业登记 2012年底,西青区有各类企业1.02万余户,注册资金671.21亿元。工商西青分局对来办事或电话咨询的群众做到:表格一次给清,要办的手续一次讲清,需提交的要件一次说清。实行24小时开门服务,提高服务时效。确定专门人员24小时服务,公开专线服务电话、传真和办公地点,接待企业和群众咨询,听取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全面推进行政审批提速,减少环节、提高效率。认真落实联合审批机制,切实做到“一窗统一接件,一表统一登记”,部门并行办理,依次审批办结,分别发放证照,提高工作效率。还自主研发并开通了网上注册登记服务系统,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申请材料的报送。
  经济管理工作 2012年底,西青区有个体工商户1.57万余户。为了进一步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工商西青分局充分发挥无证无照治理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能作用,深入开展无照经营专项整治,继续坚持管扶同步、督促引导“前置户”,宣传为先、教育转化“观望户”,政策扶持、热情帮助“困难户”,罚教并举、坚决取缔“钉子户”工作方针,结合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工作,加大对无照经营治理力度。计引导办照837户,立案查处无照经营76户,既净化了市场环境,又确保了市场主体增量。
  商标管理 2012年,工商西青分局坚持实施“商标战略”,主要领导带队组成宣讲团,深入6个街镇进行政策宣讲,积极培育和指导企业创立驰名著名商标。西青区新增乐仁堂、太阳、新宇、COP、宝岛等中国驰名商标5件,新增天津市著名商标24件,提前完成《西青区商标发展三年(2010-2012)规划》任务目标。截止年底,全区有注册商标4663件,其中著名商标80件,驰名商标11件,集体商标2件,证明商标1件。
  市场管理 2012年,工商西青分局加强市场监管“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整治重点区域30处,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0处,查办各类案件257件,金额为189.10万元,查获的假冒伪劣商品有30余种。在食品市场整顿活动中,工商西青分局结合《食品安全法》的实施,认真开展各类专项整治。组织专项行动14次,出动检查人员1635人次,检查有关经营户1.02万余户次,查处销售过期食品案件11起,保证了全区内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以及市场秩序的稳定。
  其他工作 2012年,西青区新增加外资企业74户。截至止年底,有外资企业1032户,注册资本总数44.1亿美元。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网络作用,通过12315投诉专线和消费者协会,受理消费者申(投)诉和举报1166件。已办结率达到百分之百,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2.05万余元。为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开展了家用电器、手机等市场专项整治等工作。
  (张文静)
  质量技术监督
  机构人员概况 2012年,西青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区质监局)内设:办公室、编码办公室、食品安全监管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计量科、标准化科、质量管理科、质量监督科、政策法规科、人事监察科,以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计量检定所。有工作人员52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员30人,事业编制人员22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局长 张立强
  副局长 张宁 高东
  王世路(2012.06任)
  实施名牌产品 2012年,区质监局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新兴产业、科技型企业参与争创名牌活动,在33个名牌产品的基础上,又组织15家企业申报天津市名牌产品。对名牌企业重点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和质量指标进行分析,完成565.47万个统计单位产品质量数据统计工作,产品质量稳定合格率达到99.4%,发挥了名牌产品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验,共监督检验企业148家,监督检查产品180批次,合格率为97.78%。
  标准化服务 2012年,区质监局开展外资企业执行标准调查,鼓励外资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供依据。先后走访了21家企业,对60个产品标准进行了登记。引导企业以标准为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全区已有5家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指导能耗较大的5家企业制定并完善了《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检查重点耗能企业33家。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工作,贯彻执行《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和《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落实锅炉使用单位主体责任。
  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2012年,区质监局周密部署专项行动,加强对农资、建材等群众反应问题强烈产品的监督检查,扎实开展一次性卫生用品、消防用品等专项执法活动,“双打”工作中涉及44家企业全部开展执法检查。针对节假日电器产品、玩具产品消费量较大的现状,重点加强对商场、卖场、家电商场的认证情况检查力度,保证市场流通领域产品的安全性。
  保障食品安全 2012年,区质监局严查企业质量安全违法行为,推进放心奶工程建设。出动执法人员1614人次,检查企业807家次,下达责令整改54家次,累计注销食品生产许可证19张。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抽查,抽检产品223批次,合格率99.1%。妥善处理食品及其相关产品投诉举报21件,取缔黑窝点4个。配合有关部门妥善处置中北镇亚硝酸盐食物中毒事件。为促进产品质量安全开展工业产品风险排查,排查103家企业,排查风险点8个;以及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检查企业181家次,排查风险点5个;三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排查165个单位,排查风险点3类。
  特种设备安全 2012年,区质监局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1659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发证3966人,更换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标志6338台,为1828台特种设备施工办理了施工告知。对13家气瓶充装站和5家电梯维保单位开展了年度审核工作。将日常检查与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和“打非治违”等专项整治工作相结合,加强对重点监控单位的安全监察,出动260人次,检查单位199家,发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27份,确保生产安全。组织人员对游客较集中的购物中心、医院、游乐场所等人群密集场所的锅炉、电梯、游乐设施等进行安全检查,圆满完成津洽会、达沃斯论坛的安全保障工作任务,保障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稳定。
  法治培训 2012年,区质监局根据法治教育工作的安排,组织开展以《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明确法律主体责任,增强企业自律意识,促使改进提高产品质量。面向社会开展质监法律法规宣传,开展法治培训4次,培训人员191人次;企业普法8次,培训人员670人次;社区普法8次,培训人员1115人次,编印材料2785套。
  检测能力 2012年,区质监局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围绕打假治劣、食品安全重点工作,配合做好现场监督抽样和实验室检验检测,促进检验工作的全面开展,较好地发挥了技术保障作用。截至9月底,检定计量器具1.08万余件。出具市、区级定期监督检验报告共497份,接受委托检验达1100余批次,出具报告1100余份。实验室顺利通过了食品、油品实验室及避雷设施检测的认证。
  (方芳)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机构人员概况 2012年,西青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区安监局)与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为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内设:办公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科、政策法规教育培训科、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服务中心、安全生产监察所。有工作人员28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员14人,事业编制人员14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局长 吴如芳(2012.11免)
  韩树忠(2012.11任)
  副局长 丁玉臻(2012.10任调研员)
  徐胜军
  监管网络 2012年,区安监局结合全区安全生产工作要点,调整区安委会成员单位,将燃气公司、西青自来水分公司、城西供电、西青石油分公司等单位充实到安委会。并颁布《西青区关于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的意见》,区政府与各街镇、各部门,各街镇、各部门与辖区内重点企业、站、所、村、企签订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1万余份,责任目标得到了层层分解和落实。全区9个街镇和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管力量不断加强,各街镇共配备专职管理人员53人、安全生产各方面专家50人、村居安监管理员420人,形成了“专家查隐患,政府抓监管,企业搞整改”的良好格局。加强部门联动,进一步发挥区安委会办公室综合指导、综合协调的作用,形成了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格局。
  安全生产整治 2012年,区安监局在连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将重点行业领域“打非治违”、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与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有机结合。印发《西青区安委会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西青区安委办关于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和报送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各部门的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和职责。首次申请设立西青区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举报奖励专项资金。共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44万余次,查出隐患1.82万余条,隐患整改率95.4%,临时查封43家,共责令“三停”32家,取缔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单位46家,投入整改资金6000万余元。
  生产大排查 2012年,区安监局组织开展了全区危险化学品安全大排查工作,共监督检查危化品从业单位达2轮以上,打击取缔非法经营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13个;做好对防范硫化氢中毒的排查治理工作。对全区涉及产生硫化氢的249处场所的日常管理,签订预防硫化氢中毒承诺书10万余份;蓟县莱德商厦火灾事故之后,及时组织召开3次全区性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重点对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应急救援等行业领域进行安全大检查。组织3个督查组开展对区安委会成员单位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工作等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全区共组织安监干部开展安全大检查2900余人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200余家,其中包括宾馆17家、网吧27家、综合市(商)场20家、幼儿园44家、建筑工地37家、泵站9个、农业大棚110个、发现隐患1164处,已整改553处,落实整改资金271.3万元。对6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依法进行了取缔。
  重点时期安全生产 2012年,区安监局为全面有力保障重要节日、重大活动,重点工程的有序工作。共对全区342家危化企业和900余家企业实行分类监管、分级督查。组织王稳庄4家次氯钙企业、开发区东洋油墨、杨柳青名众商业广场等化工企业、人员密集场所重点时期突发事件应急逃生救援演练。组建了20支危化企业专职消防队伍,确保了全区的安全稳定。
  标准化与三同时 2012年,区安监局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组织对全区491家规模以上工贸企业进行标准化培训14期,完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评审61家,督促175家工贸企业进行标准化达标审报。以安全社区和安全生产文化示范企业建设等为载体,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全区9个街镇及开发区全部进行安全社区的申报。宝洁公司被评为全国唯一1家外资企业国家级安全生产文化示范企业;严格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三同时”审查备案,对天津新内田制药有限公司、天津富奥电装空调有限公司、天津宝洁工业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的13个项目进行了备案批复。
  安全生产应急 2012年,区安监局按照新的标准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普查登记,全区重大危险源44处,涉及危化品品种110余种;接受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报备申请11家。加强应急管理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对全区155家危化企业和900余家企业实行分类监管、分级督查。督促一般企业上报应急预案60家,并进行审查备案。共有947家企业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组织金汇药业危险化学品泄漏、烟花爆竹火灾和名众假日广场突发事故等130余次应急实战演练,直接参与人数达7000余人。
  职业健康 2012年.区安监局开展职业危害企业申报工作。共完成网上申报备案79家,对130家企业开展了作业场所职业健康专项检查。开展职业健康现状调查工作,调查企业1938家,督促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企业进行职业健康体检5000人。及时对各街镇、开发区管委会职业健康调查工作进行了指导。
  宣传教育 2012年,区安监局将《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纳入普法计划,在《天津日报》、《今晚报》西青版上开辟了“安全生产”专栏、在西青电视台开播了安全生产公益宣传片,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进学校、进工地”、“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万份。安全生产月期间各街镇、各有关单位有500人(含专职安监人员78人)参加了宣传活动,悬挂横幅55条、展示安全图版200块、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万份。共组织培训特种作业人员70期,培训各类人员5270人。
  (周建舟)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机构人员概况 2012年,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西青分局(以下简称西青分局)内设:办公室(法制科)、食品监管科、药品监管科(医疗器械科)、稽查执法科、人事监察科。有工作人员19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员17人、工勤人员2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局长 李志成
  副局长 郝凤喜 王洪杰
  纪检组长 郝凤喜
  药品与医疗器械安全监管 2012年,西青分局对24家药品生产企业(含医疗机构制剂室)、47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行2次日常监督检查,年监督覆盖率达100%。深化对4家批发企业经营疫苗、血液制品等四大类高风险药品的电子监管,实施监督检查2次。依托信用等级体系实现对335个零售企业的有效监管,年监督覆盖率达100%。进一步推动药品零售企业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工作,80家企业顺利通过认证。完成38家企业的GSP认证跟踪检查。加强对7家基本药物在产企业和5家基本药物配送企业的监督检查,加强了对一、二级医疗机构537种基本药物购进和验收的监督检查。完成基本药物、案件专项、胶囊专项、原料药等各类抽验260批次。开展进一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药品专项行动、无菌和植入物医疗器械专项检查等14次专项治理。尤其是在“铬超标药用胶囊”专项整治工作中,查处924瓶“问题空心胶囊”、1308盒“问题胶囊剂”,保证辖区药品市场的稳定。西青区没有发生任何药品安全质量事故。
  食品安全监管 2012年,西青分局组织开展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重点开展食品添加剂、地沟油等专项整顿和“春节”等重要节日市场巡查工作,强化对学校、工地食堂等重点部位的日常监管,监督覆盖率100%。开展放心餐馆工程建设,量化分级管理率100%,公示率100%,精心打造了4条“放心餐馆”示范街。圆满完成达沃斯、大运会等20余次重大活动、16万余人次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受理投诉举报66件,查处违法行为87件。
  保化品安全监管 2012年,西青分局以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为重点,加强对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管,并健全完善企业档案。开展了“帝泽牌健怡胶囊”等17次假劣保健食品化妆品稽查工作和保健食品违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化妆品违法使用禁限用物质等6次专项整治行动。完成保健食品专项抽验3批次、安全风险监测采样2批次,化妆品专项抽验2批次、安全风险监测采样7批次。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违法广告监测 2012年,西青分局开展为期6个月的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召开广告专题培训会4次,培训相对人380人次,督促相关企业按要求建立了广告审查员和互联网信息审查员制度。对西青电视台等主要媒体累计监测200余小时,对8家企业网站实施每月2次网上监测,未发现违法行为。
  其他工作 2012年,西青分局健全完善与公安、卫生等司法和行政部门的协作机制,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扰乱生产经营秩序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与外省市药监部门的协调配合,办理外省市协查函16件,请求外省市协查8件。查办各类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案件15件,查处保健食品违法案件5件。加强举报投诉接待受理和查处工作,受理查处药品、医疗器械举报15件,受理查处保健食品、化妆品举报7件。对行政审批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完成保健食品卫生许可101户次、药品经营许可87户次、医疗器械经营许可91户次、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登记备案4个。
  (王芬)

知识出处

西青年鉴2013

《西青年鉴2013》

本书重点记述了2012年天津市西青区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最新变化,内容包括区情概览、特载、西青区人民政府、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政法·军事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