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测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4291
颗粒名称: 气象测报
分类号: P45
页数: 2
页码: 243-2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西青区气象局2011年有11名工作人员,其中11人是工程技术人员。该局通过多渠道、多手段的服务方式,为全区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气象保障,包括中长期天气预报、短期预报、短时预报、超短时预报以及天气预警等,同时提供土壤墒情、雨情公报、气象情报、气象证明等内容的咨询服务。全区已建成9个自动气象站,完成自动检测、自动传输气象要素的功能。此外,区气象局还负责全区防雷安全管理的主体工作,组织防雷安全检查和知识普及,为全区的安全重点单位和企业提供防雷技术服务。2011年,西青区的平均气温与历年平均持平,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偏少。
关键词: 西青区 气象 概况

内容

【机构人员概况】
  2011年,西青区气象局内设:办公室、气象测报业务科,防雷中心。有工作人员1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1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局长 张建国
  副局长 韩玉臻
  【气候业务】
  2011年,区气象局作为国家基本观测站观测的气象数据,定时向中央气象台编报发送,参加全球气象数据的交换,为制作天气预报提供天气实况依据。观测时次为每小时一次,并在02、08、14、20时进行四次基本定时报的发送,在05、11、17、23时四个时次进行四次补充报的发送。每天的观测项目包括气温(包括最高、最低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日照、蒸发、能见度、云量、云状、地面温度、5-20cm(厘米)浅层地温、40-320cm(厘米)深层地温以及天气现象和大气成分等多种要素。全区已建成9个自动气象站,完成了自动检测、自动传输气象要素的功能,为天气预报的精细化提供更详尽的气象数据。
  【气象服务】
  2011年,区气象局以多渠道、多手段的服务方式,为全区的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气象保障。服务渠道包括传真、信函、区自动办公网络、电话咨询、现场答疑、手机短信以及通过各种报刊媒体等。服务内容包括气候预测、中长期天气预报(周预报、旬预报、月预报)、短期预报(24小时至5天)、短时预报、超短时预报以及天气预警等,并提供土壤墒情、雨情公报、气象情报、气象证明等内容的咨询服务。
  【防雷安全】
  2011年,区气象局作为全区防雷安全管理的主体部门,认真组织防雷安全检查工作,加强雷电防御的安全管理。组织防雷安全知识普及,为全区的安全重点单位和企业提供防雷技术服务。
  【气候概况】
  2011年,西青区平均气温12.9摄氏度,与历年平均值持平,年极端最高气温36.2摄氏度,出现在6月7日;年极端最低气温-12.7摄氏度,出现在1月30日;年总降水量485.8毫米,比历年平均值511.4毫米少25.6毫米,年日照时数2245.2小时,较历年平均少130.6小时。年度平均气温与历年平均气温持平,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偏少。

知识出处

西青年鉴2012

《西青年鉴2012》

本年鉴包括区情要览、特载、西青区人民政府、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政法·军事等类目,重点记述了2011年天津市西青区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最新变化。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