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金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4053
颗粒名称: 财税·金融
分类号: F812.7;F812.42;F832.7
页数: 10
页码: 201-2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西青区的财税·金融的财政 国有资产管理、国家税务、地方税务、天津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青支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西青支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西青支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津西支行等内容介绍。
关键词: 西青区 财税 金融

内容

财政 国有资产管理
  【机构人员概况】
  2011年,西青区财政局、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内设:办公室、预算科、国库科、监督科、农财科、国资科、企业科、教科文科、基建科、会计科、行政政法社保科11个科室。下辖事业单位财政集中支付中心、政府采购中心、政府采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预算编审中心、会计服务中心、资金管理所。有工作人员52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员36人,事业编制人员13人,工勤人员3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局长 姜连生
  副局长 李云海 张明华
  国资委
  主任 姜连生(兼)
  副主任 张明华(兼)
  【财政收支】
  2011年,是“实现三年倍增,造福西青人民”的收关之年,也是西青区“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全区实现财政收入150.84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区级财政收入82.49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54.51亿元,同比增长45%,政府性基金收入为27.98亿元,同比增长47%。全区财政支出为78.51亿元,同比增长24%。
  【社会事业】
  2011年,为实施街镇小学及幼儿园建设项目和杨柳青二中改扩建工程,全区教育支出9.35亿元。改善了教学环境;落实教师队伍的培训经费,提升了教学水平。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69亿元。进一步加强文化中心各项载体功能建设;实施农家书屋、村文化室工程的长效管理机制,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为建党九十周年文艺演出及文艺大舞台欢乐西青行等活动提供了经费保障;支持相关部门组织参加了全国、市、区级多项体育比赛,推动了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为新闻中心、报社等媒体单位更新配备了专业设备,保障各项传媒事业的发展需求。医疗卫生支出3.3亿元。大力支持西青医院主体工程建设及医疗器械采购;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保障制度;启动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中心建设项目,加快社区服务站、卫生所标准化建设;继续为卫生部门更新配备了医疗器械、体检车等专用设备。科学技术支出1.12亿元。大力支持发展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资金、政策等多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继续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政策和资助企业技术中心政策,推动工业企业的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加大了对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普工作的支持力度。
  【“三农”投入】
  2011年,西青区农林水事务支出3.93亿元(含用于农业方面的基金支出1.99亿元)。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较大规模农产品产销基地项目建设,有效保障农产品供应;支持南运河河道治理工程、宽河泵站维修和鸭淀水库水闸新建工程,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快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继续实施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和生态文明村建设工程,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
  【社会保障】
  2011年,西青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1亿元(含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的基金支出0.1亿元)。继续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升全区社会保障的总体水平;开展劳动保障服务工作,对失业人员进行就业创业帮扶;加大拥军优属工作力度,开展了对驻区部队和优抚对象的节日慰问活动;为百岁老人发放了营养补贴,为孤儿和困难学生发放了专项救助款,为残疾人发放了用电补贴和取暖补贴。
  【城乡社区投入】
  2011年,西青区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1.23亿元(含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基金支出27.63亿元)。重点支持开发区和街镇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保障征地和拆迁补偿、道路建设、园区绿化等大额建设项目资金需要;继续支持“奋战30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切实提升城乡居民生活环境;继续实施街镇工业园建设贷款贴息政策,发挥了财政政策的激励带动作用;实施一系列提升改造工程;提升了城区交通、排水的整体水平;为编制城乡发展规划提供了资金保障,开展了多项公共设施维护工程。
  【公共安全】
  2011年,全区公共安全支出3.08亿元。全面保障公共安全部门正常经费需求;新建区“两级指挥中心”工程,不断提升全区公共安全建设的现代化水平;为预备役、消防支队和武警中队配备了应急器材、专业设备和监督检查车辆等,提高了公共安全部门的装备水平;保障了综治经费、禁毒经费等专项支出,努力维护全区的和谐稳定。
  【财政改革】
  2011年,区财政局成功实现E财预算执行管理系统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数据实时对接,实现了资金运转的全程网络化管理,对单位支出情况进行实时监督。继续委托市财政局投资评审中心对政府投资的基建项目进行评审。委托专业的中介公司对全区基建投资预算及竣工决算等35份报告进行审核,核减财政资金2182.6万元。加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已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累计支付资金15.4亿元,同比增长18%。利用天津市构建的协议竞价平台,为各街镇开通了协议供货窗口,让街镇利用此平台完成本级街镇的部分采购项目。同时,政府采购向农村中小学基本建设拓展,通过公开招标对全区十几所中小学校现代化达标及改造实行了招标。完成采购项目477批次,完成预算金额1.25亿元,合同金额1.18亿元,节约资金700万元,节约率为5.6%。
  【财政监督】
  2011年,区财政局不断加大财政监督工作,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细化了资金支出管理程序,规范了事前审核、事中监管、事后检查各个环节,严把支出各个关口。同时开展各类专项支出检查,重点督察中央、市级资金项目和大额资金项目,以保证各项资金安全、合理使用。开展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推进街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建立了相应的制度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会计规范化】
  2011年,区财政局积极推动全区会计电算化进程,对部分街镇进行实地调研,并进行会计电算化实施工作。开展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组织报名4次,累计人数3504人,发放合格成绩单733份。开展会计电算化考试,组织报名4次,累计人数1581人,发放合格成绩单880份。举办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24期,培训会计人员4800余人次。
  【服务外资企业】
  2011年,区财政局圆满完成区属外商企业2010年度财政登记年度审查工作,办理年检企业506户。同时,积极为外商投资企业办理财政登记工作,为外商投资企业办理财政登记及变更业务195户。
  【国有资产管理】
  2011年,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开展了西青区国有企业普查工作,对西青区区属国有企业的数量、人员情况、经营情况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国有企业的监管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区属一、二级行政事业单位154户办理产权登记证年检。在资产处置方面,按照“先调拨、再利用、后处置”的原则,采用“两先两后”的办法即“先集中、后处置,先评估、后出售”的管理模式。全年区直属行政事业单位共批准报废资产账面金额1657.22万元,其中集中处置残值出售收入44.45万元。共调拨国有资产3632台、件,涉及原值220.6万元。贯彻各种惠农惠民政策,落实财政补贴工作,西青区发放汽车下乡补贴4115辆,补贴资金1497万元;家电下乡补贴9420台/件,补贴资金235.92万元;家电以旧换新补贴25196台/件,补贴资金712.54万元。
  (张钰)
  国家税务
  【机构人员概况】
  2011年,西青区国家税务局(以下简称区国税局)设置机构26个,其中内设机构10个,直属机构4个,派出机构9个,以及事业单位2个和管理社会团体1个。派出机构中有征收所2个、管理所7个。有工作人员212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员201人,工勤人员11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局长 张健
  副局长 张建 蒋金城
  牛福禄
  纪检组长 李富书
  总经济师 任刚
  【收入情况】
  2011年,区国税局面对持续增高的收入任务压力,以及石油石化和汽车及配套行业减产等不利因素,按照抓早、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的工作思路,及时进行任务分解,强化责任意识,狠抓组织收入工作落实,先后高水平实现了首月、首季开门红和时间与收入任务双过半,完成税收收入58.9亿元,比2010年增收10.86亿元,增长22.6%,其中调库7.6亿元,比2010年增长80.44%。
  【依法治税】
  2011年,区国税局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对8403条执法行为进行了考核,仅有3个月发生执法过错行为,共3类13户次,有9个月为执法零过错,执法正确率达99.85%。认真执行各项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加快退免税审核审批进度,保证企业及时享受国家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着重对房地产、食品、供热、运输等行业的重点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和整治,全年检查215户,查补税款、罚款、加收滞纳金合计1.1亿元。
  【税源管理】
  2011年,区国税局推行“一体化”管理和重点税源管理办法,各税种管理得到加强。认真做好2010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严格落实辅导面、审核率和申报率三个100%的工作要求,对重点税源企业实行了一对一纳税辅导和重点审核,调增应纳所得税额2094万元;加强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管理,对3户企业补缴税款3918万元;对1080户减免税企业和一般纳税人进行了纳税核查,补缴税款、滞纳金6023万元,调增应纳所得税额126万元。纳税评估以评促管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重点对仪器仪表、房地产、汽车等税负明显偏低行业的227户企业进行了评估,补缴税款5188万元,调增应纳所得税额2251万元;对18户进出口企业进行了退税评估,补缴税款180万元。
  【纳税服务】
  2011年,区国税局积极做好日常税收宣传,以办税服务厅、税务网站、短信群发系统、电子邮箱、腾讯QQ群等为载体,以全国税收宣传月、社会综合治理宣传月等为契机,通过开展局长接待日、送税法进企业、召开税企座谈会、举办书画摄影展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把税收宣传推向深入。开展两级领导下企业活动,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为35户企业协调解决了有关涉税问题,认真落实进出口企业培训制度,支持企业健康发展。利用市局网站,对纳税人遗失税务登记证、遗失普通发票、非正常户认定等六项工作进行公告,简化了办税程序、减轻了纳税人负担。
  (邓永涛)
  地方税务
  【机构人员概况】
  2011年,西青区地方税务局(以下简称区地税局)共有17个内设机构,其中局机关职能科室8个,综合税务所4个,税务稽查所2个,管理所2个,征收所1个。有工作人员167人,其中干部164人,工勤人员3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局长 刘玉文
  副局长 王振龙 肖长虹
  纪检组长 王治国
  【税收收入】
  2011年,区地税局把握住“十二五”全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精神,深入推进税收“征管一体化”建设,紧紧抓住组织收入不放松,实现了税收与经济同步增长,圆满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累计实现税收53.78亿元,同比增收14.69亿元,增长37.6%,完成区委区政府计划任务的102%,实现了三年倍增目标。
  【组织收入】
  2011年,区地税局实现营业税20亿元,同比增长17.2%;企业所得税6.87亿元,同比增长89.1%;契税7.31亿元,同比增长78%。受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影响,个人所得税收入4.55亿元,同比下降3%。二、三产业税收稳定增长,第三产业累计实现税收35.71亿元,同比增收9.85亿元,增长38%,占全部税收的66.4%。其中房地产业累计入库27.84亿元,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实现税收18.01亿元,同比增长36.6%,占全部税收的比重为33.5%。深化重大项目监控,监控重点项目422个,比2010年增加110个,总投资额为2824亿元,全年实现税收7.29亿元,同比增收1.35亿元,增长22.6%,使重大项目税收贡献率提高到13.6%。
  【税收征管】
  2011年,区地税局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纳税评估、风险管理为保障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以大企业管理为抓手落实分级管理,形成“任务推送型”的局所关系,以“风险特征库”为纽带,解决好科室之间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问题,深化建立征管“一体化”工作格局。重新修订《西青区地方税务局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规范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联合国税、公安经侦等部门,继续做好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工作,促进稽查工作形成征管查联动新格局,全年共稽查95户,查补税款82.92万元,罚款81.8万元,加收滞纳金14万元,结案率100%,入库率100%。主动加强与国税、工商、房管、土地等部门合作,构建信息共享工作格局;加强与各街镇党委政府合作,构建协税护税工作格局;主动加强与市局各处室合作,构建上下联动工作格局;主动加强与纳税人合作,构建公平征纳工作格局。
  【纳税服务】
  2011年,区地税局实施办税服务厅标准化改造,推行“一机双屏”,努力构建服务标准统一、办税程序规范的服务体系。按照“统一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全程服务”的服务要求,不断扩展涉税事项在服务大厅当场办结的范围。制定《天津市西青区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工作规范实施办法》、《办税服务厅操作手册》,进一步规范纳税服务工作。继续做好企业帮扶工作,重新编印涉税事项一次性告知书,逐步避免纳税人重复提供纸质资料,降低企业纳税成本。高度重视税法宣传,宣传实效不断增强。深入到重点建设项目、重点保护企业和重点税源户召开税企恳谈会,了解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和各项纳税服务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税收政策咨询,帮助解决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利用媒体协助税收宣传,在《天津日报·西青专版》上刊登西青区地方税务局税收宣传专版,加大税收宣传的受众面,与纳税人充分互动,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的遵从度。
  (李晨阳)
  天津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青支行
  【机构人员概况】
  2011年,天津农商银行西青支行下辖41家营业网点,其中二级支行、营业部9家,分理处32家,有员工480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行长 李金堂
  副行长 田捷泉 胡海燕
  张玲
  【经营效益】
  2011年,天津农商银行西青支行以“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以及“抓小不放大”的经营理念,面向农户、城区个体工商户及中小企业,依靠特色品牌,调整资产结构,为西青区经济发展服务。实现账面利润额2.64亿元。
  【信贷情况】
  2011年,各项存款余额120.1亿元,比年初增加12.1亿元,增长11.2%,区域增量占比18.85%。其中对公存款时点余额48.8亿元,储蓄存款时点余额71.2亿元,对公存款与储蓄存款比例为4:6,占比合理。各项存款日均余额为106.1亿元,比年初增加11.6亿元,增长12.3%。其中对公日均39.8亿元,储蓄日均66.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52.5亿元,区域规模占比12.29%。其中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小城镇建设项目14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2.81亿元。
  【中间业务】
  2011年,天津农商银行西青支行本着“服务三农”宗旨大力响应西青区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推进代发、代缴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代发粮食补贴等代理发放业务,为西青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推广电子机具和中间业务品种,为全区人民服务。全年新增信用卡帐户数共计40户,自助设备交易笔数共计111.8万笔。
  (隋鹏 杜欣)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西青支行
  【机构人员概况】
  2011年,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西青支行(以下简称农行西青支行)内设:综合管理部、财会运营部、监察保卫/内控合规部、信贷管理部、公司业务部、个人金融部、客户一部、客户二部、客户三部。下设8个二级支行、1个营业部、5个分理处、1个储蓄所。有员工320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行长 李建勇
  副行长 张东升 周向东
  高玉清
  【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2011年,农行西青支行实现拨备前利润2.7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24.45亿元,增长9.65亿元,其中对公存款余额52.81亿元(包含对公理财余额为3.88亿元),与年初基本持平;储蓄存款余额71.64亿元(包含结构性理财产品1.51亿元、销售理财产品3.1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63.18亿元,其中法人贷款余额52.82亿元,个人贷款余额9.83亿元。累计法人贷款投放38.22亿元,其中新增投放20.89亿元,实现不良贷款清收1.94亿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5734万元,拨备后利润3.25亿元,经济增加值16156万元,经济资本回报率59.36%。
  【网点转型】
  2011年,农行西青支行强化网点对公营销维护职能,各基层网点充分结合分支行对公客户分层管理要求,真正做到对公业务下沉。通过宣传、营销,提高理财产品、电子银行、白金贷记卡的渗透率,提高了客户对农行西青支行的忠诚度。针对西青区2011年政府重点投资项目进行整理和筛选,确定了拟投放的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强与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及各街镇招商部门的沟通和联系,获取新的客户和业务信息,对确定的目标客户盯紧抓牢,采取多种策略和办法,将目标客户转化为新增有效客户,为业务发展积累了后劲。
  【提高服务质量】
  2011年,农行西青支行在节俭的原则下对部分网点进行装修改造。同时在人员上全力向一线倾斜,将新分配大学生充实到业务一线;逐步克服自身困难,调整岗位配置,增设服务窗口,进一步减少客户的等候时间。进一步强化服务观念,加强教育、督导,举办“微笑点亮服务”活动。制定了《网点文明标准服务管理奖惩办法》,以此激励员工提升自身服务品质。组织内训师参加分行SOP导入培训,并对阳光支行、咸阳路支行等多家网点进行了导入的固化,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品质。
  【内控制度建设】
  2011年,农行西青支行在内控制度建设上,认真落实“基础管理年活动”及案件防控工作,开展以中介机构清理规范和员工与他人非正常资金往来重点治理为主要内容的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组织全员签订《自查承诺书》307份,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排查。组织开展内部管理现状梳理、部门尽职监督检查、营业机构内控合规规范检查、安全保卫风险排查、内控合规制度执行突击检查及内控合规管理信息系统推广应用自查等工作,发现并及时整改风险隐患问题,有效防范了各类案件和事故的发生。
  (李如玲)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西青支行
  【机构人员概况】
  2011年,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西青支行内设:市场营销一部、市场营销二部、信贷风险管理部、运行管理部、综合管理部。下设二级支行7个。有员工168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行长 戴江
  副行长 罗军 张健
  【指标情况】
  2011年,工商西青支行按照总体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走转型创新之路,不断提升事业凝聚力,秉承干实事,谋发展,上水平的工作作风,开拓进取,比较好的完成了经营任务,实现了经营绩效、内部管理等工作的健康、发展。各项本外币存款增加5.92亿元,各项贷款增加10.46亿元,中间业务收入实现了0.92亿元,全年实现经营利润2.48亿元。
  【资产业务】
  2011年,工商西青支行面对新的经济金融形势,本着开拓新思路、创新发展,以攻坚克难、全力以赴的工作精神和作风,紧紧依靠区委、区政府开拓市场,加快经营发展,继续加大了对新能源企业、新技术产业园区及区域内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类贷款投放、中小企业投放等,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负债业务】
  2011年,工商西青支行有计划的走访重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利用与公司业务合作营销的时机,对企事业单位中的高管、私营企业主等个人优质客户步步跟进,做好理财服务,争取最大的存款份额。组建了商友俱乐部西青支部。积极拓展新市场,为新市场客户办理商友卡和中小商户消费转账终端。同时,继续实施以资产业务带动个人金融业务、结算与现金管理业务、机构业务的全面发展,不断促进了存款的稳定增长。
  【中间业务】
  2011年,工商西青支行高度重视中间业务及各类新兴业务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对中间业务的组织推动,找准切入点,充分依靠上下联动网络及资产、负债业务的带动作用,发动全体员工积极提供信息,积极参与其中,全力推进了中间业务的发展步伐。已开办了客户理财、网上银行、代理基金、代理保险、代理国债、代理保管箱业务,以及现金管理、投行业务及企业年金业务等等。
  (张光春)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市津西支行
  【机构人员概况】
  2011年,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津西支行(以下简称津西支行)内设:综合管理部、运行管理部、市场营销一部、市场营销二部、信贷风险管理部。下设:西青开发区支行、友谊路支行、宾西路支行、体院东支行、时代奥城支行、梅江支行、紫金山支行、赛达支行。有员工180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行长 李云峰
  副行长 崔鹏
  赵大牮
  【经营指标】
  2011年末,津西支行实现拨备后利润2.08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4419万元,人均实现利润116万元。本外币存款余额为64.24亿元,比年初增长5.08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为50.86亿元,比年初增加2.30亿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6689万元,较2010年同期增长2773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49%。新增外币账户9户。完成国际贸易融资累计量3.05亿美元,完成国际业务结算量16.34亿美元,结售汇4.03亿美元。
  【资产业务】
  2011年,津西支行结合信贷结构特点,全年发放中长期项目贷款10.8亿元;发放房地产贷款2亿元;发放小企业及贸易融资贷款4.59亿元;发放个人贷款1.88亿元。特别是在创新产品上,投放西青燃气总公司特定资产收费权支持贷款3亿元。
  【网点建设】
  2011年,津西支行本着立足西青开发区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拓展客户资源,实现津西支行的可持续发展,在西青开发区西区成立了赛达支行,与西青开发区支行形成了互为依托之势。
  (赵清华)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西青支行
  【机构人员概况】
  2011年,中国建设银行天津西青支行(以下简称建行西青支行)内设:办公室、财务会计部、风险管理部、公司业务部、个人金融部、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部、国际业务部、营业部,下设2个网点型支行及7个储蓄所。有员工174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行长 顾永明
  副行长 吴乃斌 徐颖
  【主要指标】
  2011年,建行西青支行全口径存款余额达到58.47亿元,新增9.06亿元,各类贷款余额由年初的38.31亿元,上升至49.57亿元,增长11.26亿元。政策性个人住房贷款也得到快速发展,发放公积金贷款4.34亿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5270万元,全年实现拨备前考核利润1.6亿元。
  【业务经营】
  2011年,建行西青支行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全面提升营销水平,持续强化基础管理”,加大营销力度,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强化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了各项业务工作安全稳健运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等主要业务指标再上新台阶。积极做好客户拓展和维系,推动基金、信托、理财、保险、黄金等产品销售和银行卡、EP-OS、代发工资业务的发展,开展代理保险和信用卡营销竞赛活动,实现“发展客户、吸收存款、拓展中收”的工作目标。
  (杨瑄)
  天津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青支行
  【机构人员概况】
  2011年,天津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青支行(以下简称天津银行西青支行),内设:公司业务部、个人金融业务部、会计科、营业部、卫津南路支行、水上公园北道支行、华苑东路支行。有员工76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行长 王刚
  副行长 王金环
  行长助理 王海涛
  【主要工作】
  2011年,天津银行西青支行认真执行上级党委工作部署,在西青区政府大力支持以及支行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以发展为主线,以防范金融风险为前提,以深化改革大胆创新为动力下,稳健经营,规范管理,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达20.5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28亿元,实现利润4037万元。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质、方便、高效的服务。
  (管治萍)
  财产保险
  【机构人员概况】
  2011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西青支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位于杨柳青新华道79号,有六个业务部门,即综合部、车险直销团队、财产险团队、责任险团队、新车团队、营销团队,有工作人员28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总经理 张运红
  副总经理 王颖 王忠军
  【各项指标】
  2011年,公司承保全区企事业单位、家庭和个人的各险种保险保费收入604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90.4%,同比增加437万元,增长率为7.7%。实现利润759万元。
  【业务发展】
  2011年,积极发展非车险业务,承保标志性项目,北京集美家居的一揽子保险和车险业务,收取保费65万元。独家承保了区财政的车辆招标业务,取得西青区行政事业单位车辆独家承保权,投保车辆1000辆,保费270万元。同时,大力发展国家政策性农险业务,收取大棚保险62.8万元,同比增加19万元;收取农房、农财、农意外保费52万元。打破了社保和市教委要求独家承保城乡居民社保附加意外伤害保险的规定,保费略有增加,实现保费收入65万元。恢复开办车商业务,与区内4家4S店建立合作关系。
  【业务培训】
  2011年,为不断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职工业务技能,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分公司的共享课堂,鼓励职工积极参与内网中的人保E学院,通过各种技能的学习,提高了职工的业务技能和个人素养,公司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为迎接建党90周年,邀请区委党校的老师来讲党史和西青发展史,从而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高月)
  人寿保险
  【机构人员概况】
  2011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西青支公司(以下简称西青支公司)设五部一中心,即团险销售部、个险销售部、银行保险部、收展部(隶属个险销售部)、综合部和客户服务中心(隶属分公司业务管理部)。并且设6个营销服务部,分别是王稳庄、李七庄、中北、精武、张家窝、辛口营销服务部。有在编员工31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总经理 马立安
  副总经理 张洁 刘跃刚
  【主要指标】
  2011年,西青支公司保持业务健康稳定发展。实现总保费规模2亿元。其中寿险首年保费1.77亿元,同比增长16%;短期险保费2300万元,同比增长48%;支付保险赔款722万元,缓解了出险家庭的困难。
  【业务情况】
  2011年,西青支公司继续发挥商业保险的保障功能,为全区13万个家庭和36万人口提供包括养老、医疗、意外、大病等保险保障。在区老龄办、区妇联、区残联、区计生协、区教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作下,在全市18家单位中率先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指标。做好银邮客户销售服务,为银邮市场提供多款分红型两全保险产品,拓宽百姓的理财渠道,满足不同层面客户的保险需求。个险渠道从基础管理入手,开展诚信我为先活动,加强风险管控。以形式多样的感恩活动回馈客户,受到了客户的拥护。后援保障部门本着服务优客户、服务好销售人员的宗旨,尽职尽责,为促进公司各项业务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高天妹)

知识出处

西青年鉴2012

《西青年鉴2012》

本年鉴包括区情要览、特载、西青区人民政府、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政法·军事等类目,重点记述了2011年天津市西青区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最新变化。

阅读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