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3335
颗粒名称: 体育 卫生
分类号: G812.721;R199
页数: 8
页码: 244-251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与体育和卫生相关的机构和医院,包括体育局、卫生局、医疗院所、西青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所、卫生防病站、结核病防治所、永红医院和宾水医院。
关键词: 西青区 体育 卫生

内容

体育局
  【机构人员概况】
  体育局机关设办公室和业务科,下辖体育中心和重点业余体校两个科级事业单位。全局70人,其中行政编6人,事业编干部46人,工人18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局长 张希华
  副局长 李金柱
  宋怀明(2005.1免)
  【群众体育活动】
  一、正月文体活动月
  开展了由40多支队伍参加的健身秧歌大展演活动。完成全国和市级群体先进单位、个人的评选推荐工作;配合有关单位组织了康地万达趣味运动会、西青区“信合杯”乒乓球比赛以及西青区第四届“移动杯”乒乓球比赛。完成了全区“五个一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了全区游泳场所备案和年检工作。在杨柳青四中新建了一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结合全市举办的“肯德基杯”青少年篮球比赛,体育局组织人员投入到西青赛区的比赛工作中,利用双休日在本区体育馆比赛,体育局派出工作人员和裁判员义务为赛会服务。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从6月份陆续在全市铺开,西青区承担了国民体质监测农村人群的监测任务,对全区九个街镇3~6岁幼儿、20~59岁成年、60~69岁老年三个年龄段的32个组别的1060人样本量进行监测,体育局投入27000元购买了专用监测器材,并组成了由24名体育干部和医护人员参加的监测队伍,深入基层为全区群众进行义务监测。
  二、参加比赛
  2005年,体育局相继承办了天津市“霍元甲杯”青少年武术冠军赛、“霍元甲杯”青少年柔道比赛、“农行杯”青少年跆拳道冠军赛,承办了天津市“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全国先进乡镇经验交流会,协助区建委备战天津市建委系统运动会。在组队参加的市级比赛中,获得天津市农民手扑球冠军、天津市农民连珠五子棋团体第二名;在“晨光起舞”天津市百万市民晨练展示大赛总决赛中,杨柳青女子舞龙队获得第三名。
  在全国比赛中,田径项目获得1个全国分龄赛标枪第一名;在天津市青少年比赛中,各运动项目共获得金牌13枚,银牌9枚,铜牌5枚。
  【业余训练】
  改善硬件设备,更新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重新改造了学生宿舍和学生食堂,为棒球、垒球、田径等项目添置了击球网笼等训练器材,检查维修了大部分水电设施等。深化制度建设,对学校卫生制度进行了细化和充实,通过人事调整、监督检查等措施将卫生管理工作落实到人。在抓教学质量过程中,实行教练、班主任负责制。严格招生工作。加强训练,为备战2007年天津市第十一届运动会,体育局对运动员加大训练管理力度,在训练质量、强度、技术等方面加强管理,为2007年比赛做好充分准备。
  【体育产业及设施建设】
  调整了三产部门人员,充实了力量,年初调整了指标,与各部门签订了承包协议。全局各创收部门工作进展顺利,创收指标完成情况良好。
  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全年新增李七庄街程村路径工程,现全区九个街镇共建路径工程24处;组织业务骨干对全区九个街镇路径工程的体育设施进行了彻底检查,查处坏损的健身器材20余件,已报请市体育局组织维修。继续改造体育场院内及周边环境,努力为群众提供更方便、高档次的健身场所:对体育场院内近6000平方米的路面进行了彻底翻修,体育场南门铺设了柏油路面,利用区里替换下来的便道砖把院内需要更新、铺设的路面进行了改造。对体校学生食堂进行了装修改造。体育局还用筹集到的30000元资金为南河镇吴庄子村购置了一批小篮板,支持他们深入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将一台闲置饮水锅炉无偿捐赠给霍元甲文武学校,为基层解决了实际困难。
  卫生局
  【机构人员概况】
  西青区卫生局机构设置有:党委办公室(纪检监察科)、行政办公室、人事科、医政科、预防保健科、财务基建科、红十字会办公室(献血办公室)。全局有干部职工28人,其中干部23人,工人5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书记 彭文年
  副书记 王俭(2005.8任)
  局长 彭文年
  副局长 杨立忠 王国忱
  纪委书记 王俭(2005.8任)
  【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实施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区委、区政府构筑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西青的重要举措。卫生局按照区办区管的模式,实现了合作医疗管理起步高、规范化程度高,半年来运行状况良好,完成了天津市合作医疗管理软件在西青区的试点运行。
  2005年,全区160个村全部施行了合作医疗制度,户参合率达92.94%,人参合率达91.45%。共筹资2162.1万元。截至2005年12月,已累计报销1748人次,支付费用426.7万元,人均报销额达2441元,减轻了农民的医药费负担。
  【创建市级卫生区】
  一是严密组织管理;二是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的;三是注意督导、总结,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创卫各项工作按标准、按进度完成,最终圆满完成了创建任务。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卫生局党员个人学习笔记平均达18000字以上,开展谈心986人次,提出意见593条,党员自我查找问题1040条,制定整改措施653条。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党性实践活动,组织大型义诊3次,受益群众400余人,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02户,慰问金额36000元,结成帮扶对子2个,为困难学生捐款2000元。
  【公共卫生】
  一、启动新一轮卫生资源布局调整
  2005年,西青区卫生医疗中心设计方案已获通过,开工在即;妇幼保健所新址装修完成;滨湖医院迁建已列入天津市卫生局规划。在街镇医院“三项基本建设”工作中,组织75人参加“五一两全”培训,投资14万元为四所街镇医院添置了设备。
  二、公共卫生建设
  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出台《西青区关于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意见》,强化对艾滋病、结核、乙肝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建立了三个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完成了7823名高危人群艾滋病抗体检测。做好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各项工作,并在天津市卫生局组织的应急演练中获得好评。应急接种5124人,及时控制了外来人口中出现的麻疹疫情。各单位的污水和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进一步得到规范。
  计划免疫工作认真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从6月1日起实施I类苗免费接种;严格执行疫苗主渠道购入;落实一人一针一苗,保证接种安全。
  妇幼保健继续坚持“三结合”的工作模式,以加强孕产妇及儿童系统管理、提高产科质量、提高出生缺陷筛查为重点,妇儿管理覆盖率分别达98.5%、83.4%。新生儿代谢病筛查率达98.9%,均居全市前列。完成了2650名儿童生长发育调查,该项工作获市一等奖。结核病防治工作调整模式,在西青电视台举办“结核病控制与健康”专题节目,将13万份宣传材料发放到全区每村每户;在全市率先实施初诊病人和初治菌阴病人免费检查、治疗;开展结防三级网络业务培训。通过了天津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中期评估。
  【医院管理年活动】
  制定活动方案,明确院长管理职责,邀请天津市医院管理专家对各院长及管理人员进行实践知识培训,持续开展工作进度和效果督查。围绕管理年活动的六大目标、33项要求,依据《天津市医疗机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实施细则》,各医疗单位广泛开展医疗服务质量检查,努力改进工作,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医院管理做到四个加强:一是加强临床检验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二是加强药事管理,全面落实《处方管理办法(试行)》;三是加强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四是加强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成果,填补区内空白,全年引进新技术项目20余项。2005年门诊总量为458128人次,住院病人数5305人次,出入院诊断符合率100%;无菌手术806台,未发生手术感染。
  【卫生执法】
  一、打击非法行医
  加强行业监管,做好系统内部自查、自纠;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活动,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清整,出动人员168人次,查处非法行医84户次,收缴器械467件,没收药品百余箱,罚款3000元。
  二、食品卫生检查
  开展专项检查,突出节日市场、生产企业及餐饮业等的重点监管;加强日常监督,严厉查处制售违法食品的行为,共监督检查5217户,取缔食品黑窝点24户,销毁违法食品5100公斤,收缴制作工具7020件,行政处罚15户,罚款28900元,对102名职业禁忌人员及时调离,调离率100%。
  三、贯彻《职业病防治法》
  对131个有毒有害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和工作指导。抽检样品5998份,合格率为89.05%;职业健康查体3800人,12名职业禁忌症人员被调离现岗。
  【行风建设】
  加强行风建设,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一是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全区二级医院把应用量大、价格高的药品(除中药饮片和特殊药品外),都纳入集中招标采购;二是继续推进医用耗材、检验试剂、特别是高值医用耗材的集中采购工作,降低药品、大型诊疗设备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三是严格医疗机构内部管理,规范医疗服务项目和诊疗行为;四是继续推行医疗费用清单制,并对部分病种实行单病种收费管理;五是严格医务人员职业纪律,严肃查处违背职业道德、违反法律法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六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开展创建诚信医院、诚信科室、诚信个人活动,努力形成良好的诚信服务氛围。全年共收到表扬信40余封,锦旗23面,镜匾5块,医务人员拒收红包44000余元。药品收入3223万元,占医院总收入的35.36%,较同期明显下降。
  【经济收入】
  全系统收入1124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
  医疗院所
  西青医院
  【机构人员概况】
  西青医院设医疗科室28个、职能科室12个,在职职工395人,其中,医疗技术人员193人,护理人员132人,行政管理人员47人,后勤人员35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书记 王国忱
  副书记 张秀俊
  院长 王国忱
  副院长 张庆梅 王德华
  王振红
  【指标完成情况】
  2005年,西青医院总门诊量为194728次。编制床位300张,实际占用日为35158日,实际病床使用率为32.1%。住院人数3298人,出院诊断符合率100%。全年手术1315人。
  【重点工作】
  2005年,完成了新住院门诊大楼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购置了目前国内性能最为先进的大型高压氧舱,为神经外科的组建做好前期人员筹备工作。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推广20余项。人才培养工作继续聘任多名三甲医院主任专家来西青医院应诊,极大的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认真落实《天津市医疗机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实施细则》,改进服务模式,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进一步活跃。
  【医德医风】
  西青医院坚持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医院行风建设得到有效推进,全年共拒吃请受礼300余次,拒收现金30000元,收表扬信14封,锦旗7面。有16个科室及171人分别申报诚信科室、诚信个人获得天津市卫生局批准。2005年获区行风建设先进单位、西青区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基层单位称号。
  【医政管理】
  按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和《天津市医疗机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上实行目标责任制,建立院、科、质控员三级质量控制网络,成立了以一把手总负责的医疗质量控制领导小组。同时,抓环节质量,建立四项制度,逐步实现对医疗质量监督的科学化、经常化和制度化。坚持首诊负责制,坚持三级查房,规范病历书写,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增强了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医疗差错,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人才培养】
  2005年,选派16人到天津、北京等地的全国一流水平三甲医院进修;参加天津市卫生局护理学会讲座50人次。
  (张勤勇)
  中医医院
  【机构人员概况】
  西青中医医院共有人员143人,其中行政人员13人,技术人员医生81人,护士39人,后勤10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院长 孙志刚
  【业务完成情况】
  2005年,西青中医医院总门诊量42024人次,床位数150张,住院病人611人,病床使用率17%,出院诊断合格率100%,全年手术312例。
  【医德医风管理】
  全年收表扬信16封,锦旗10面,镜框4个,拒收现金6000余元。
  【医政管理】
  医院医政工作重点抓了医疗质量管理,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关于医疗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强病案管理,重点抓病例书写和处方书写。
  【人才培养】
  2005年,中医医院先后请进来8名专家进院指导,派出去进修人员2名。培训25人次。
  妇幼保健所
  【机构人员概况】
  2005年,西青妇幼保健所设医疗保健科室9个,职能科室4个。在职职工54人,其中医疗技术人员45人(护理人员13人),行政管理人员4人,后勤人员5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所长 王健
  【业务完成情况】
  2005年,妇幼保健所总门诊量为19667人次,床位18张,实际占用日2320日,住院病人464人,出院诊断合格率100%,全年手术1278人次。
  【医德医风及人才管理】
  坚持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开展医患对话,广泛征集社会反馈。在抓好全所职工继续教育的同时,还选派多名同志到市内进修学习。
  【妇女保健】
  2005年度,全区孕产妇管理覆盖率98.5%,孕产妇管理合格率77.5%,全区全年共分娩4912人,孕产妇死亡0例,围产儿死亡13例,全区共计划生育手术9136人。
  【儿童保健】
  2005年,共做儿童查体16061人,对2650名儿童进行了生长发育调查,获“天津市儿童生长发育调研一等奖”。新生儿访视率83.14%。3岁以下儿童佝偻病发病率1.36%,缺铁性贫血发病率13.55%,新生儿死亡率3.32‰,婴儿死亡率4.9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64‰。
  【婚前检查】
  2005年,共为69人进行婚前检查,其中男性34人,女性35人;2名女性患有疾病。
  卫生防病站
  【机构人员概况】
  西青区卫生防病站设12个科室,职工7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9人,行政人员10人,工勤人员7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书记 刘树森
  副书记 张志华
  站长 姜广起
  【创建市级卫生区】
  成立站创卫工作领导小组及创卫办公室,制定站创卫工作实施方案和进度表,将创卫工作任务逐层分解,责任落实到科室及人员。制定全区健康教育、单位食堂申请卫生许可、控制吸烟实施方案,指导工作;强化“五小单位”的清理、整顿,使全区的食品和公共场所单位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观。举办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传染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创卫专题培训10次,共有516名负责人参加,对卫生监督人员进行2次创卫工作标准及专业知识培训考核;参加天津市爱卫办对西青区的4次调研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圆满完成创卫各项工作任务。
  【传染病防治】
  继续实行网上疫情报告,提高疫情报告率;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对1860名在押人员和区内5963名娱乐场所人员、长卡司机等重点人群进行HIV(艾滋病)初筛检查;加强霍乱疫情监测,采水、食品样本515份检测,未检出霍乱弧菌;四所区级医院开设肠道门诊,诊治腹泻病人2078人,未发现霍乱病人。2005年共发生乙、丙两类传染病18种2783例。
  【计划免疫】
  全区开展7种常规免疫生物制品接种103050人次,其中基础免疫66060人次,加强免疫36990人次,总接种率为96.74%;另外组织接种了水痘、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甲肝、流感等疫苗5464人次。全区开展两轮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活动,补服1200人次;全区报告麻疹病例99例。为控制疫情,对外地人口相对集中的一些企业和地区进行了5000余人预防应急接种。
  【四病死因工作】
  全区四病发病2710例,其中高血压846人,脑卒中1168人,肿瘤470人,冠心病226人;四病死亡889例。居民死因前三位的是脑血管病、心脏病、肿瘤。启动肝硬化、精神疾病、糖尿病、伤害新四病报告工作;对4所区级医院四病工作开展3次3189人次漏报调查,漏报率为0.2%。
  【消毒监测】
  对全区医疗单位278只紫外线灯管强度、16台高压锅灭菌效果、医疗单位使用中的89份消毒剂染菌情况进行监测,合格率分别为89.57%、100%和95.5%;对医疗单位手术室、产房的空气消毒效果及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进行监督检测。监测成蚊密度27次,平均蚊密度指数1.03只/人工小时;监测成蝇密度27次,平均密度为1.11只/笼;鼠密度调查9次,平均鼠密度为0.44%。
  【食品卫生】
  发放卫生许可证2752个;体检从业人员9288人。其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102人全部调离食品工作岗位。组织卫生监督人员269人次、出动车辆76车次,对区内旅游景点及重点地区的超市、餐饮行业和公共场所单位开展节日期间食品卫生检查;对283户次学校食堂、154户次校内外食品店和49户次学校周边餐饮店、35个施工单位的63个建筑工地食堂和机关单位食堂进行检查,印发了预防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有关知识宣传材料2200份,实行了学校食堂台帐管理制度;为保障学生高考期间食品卫生安全,制定饮食卫生安全保障方案,组织5名监督人员在高考期间对西青宾馆等7个单位进行卫生巡查;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卫生许可专项治理;对亨氏美味源有限公司生产的辣椒制品等保健食品进行检查;取缔无证制售食品黑窝点24户,销毁违法食品5100公斤,收缴制作工具7020余件;受理群众投诉案件51起,及时地组织卫生监督人员进行调查处理,对严重违法的15个单位实施行政罚款28900元。
  【公共场所卫生】
  发放卫生许可证198个;体检从业人员996人。生活饮用水监督160户次、监测水质239份样品;对化妆品生产经营单位检查169户次,及时对汞含量严重超标的“梦的妮养颜祛斑霜”等违法产品进行销售追查。
  【职业卫生】
  对西青区内131个有毒有害企业1091个检测点毒物、粉尘和物理因素监督检查,抽检样品5998份,合格率为89.05%。完成16个企业3800人健康查体,对乙肝双阳性的12人,按有关规定调离岗位。对33台射线装置的安全防护性能检测,检测率100%;对从事放射卫生工作的43名人员进行个人剂量检测和射线专业知识的复训。
  结核病防治所
  【机构人员概况】
  西青区结核病防治所坐落在杨柳青新华道东头(原司法局)。结核病防治所共设8个科室,职工25人,其中专业人员19人,工勤人员6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所长 徐文林
  副所长 李金平
  【业务及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2005年,全年初诊登记病人467人,指标为465例,达标率100%。发现新涂阳病人32例,指标为31例,达标率为103%。全年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20例,指标为91例,达标率为132%。涂阳病人41例,督导达标率100%。2004年的24例涂阳病人治愈21例,指标为85%,达标率87.5%。全年出生新生儿4817人,接种4759人,指标要求95%,接种率为98.8%。
  【人才培养】
  继续搞好继续教育工作,职工中有7人在医科大学大专班学习;2人大本毕业。
  永红医院
  【机构人员概况】
  永红医院设医疗科室14个,职能科室7个。有工作人员81人,其中医疗技术人员43人,护理人员24人,后勤11人,行政3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书记 孙志刚
  副书记 魏元善
  院长 孙志刚
  副院长 孙寿喜
  【业务情况】
  2005年,永红医院总门诊30899人次,床位100张,住院人数578人,出院诊断合格率100%,全年手术395例,完成各种疫苗接种8400人次,全年业务及其它收入566万元。
  【医德医风】
  认真履行医德医风工作目标责任制,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全年拒吃请合人民币8000余元,收患者表扬信16封,锦旗6面,镜框1块,减免困难患者医疗费用35000余元。
  【医政管理】
  落实医院管理年工作,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范,加强院内防控感染工作,积极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按照上级要求全方位的防治人禽流感的应急准备工作,建立建全各种疫情报告制度,做好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等工作。
  【人才培养】
  请进5名专家来院进行指导;派出进修人员2名;参加全科医学知识培训4人;参加大专学习13人,大专毕业6人;2名初级人员聘为中级;组织参加天津市局医学、护理学会讲座350人次。
  宾水医院
  【机构人员概况】
  宾水医院设医疗科室14个,职能科室7个,在职职工128人。副高以上人员3人,中级以上人员30人,护理人员40人。行政管理人员12人。后勤财会人员19人。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
  副院长 陈文有
  【业务情况】
  2005年,宾水医院门诊量15000人次。开床150张。住院病人466人次。受快速路修建立交桥影响,业务总量下降,年收入为403万元。
  【医政管理】
  全院重点推行质量控制,抗生素管理使用,打击非法行医,整顿社区,规范药品流通,加强三级查房,重大手术会诊制、术前讨论制,强化门诊病历书写,禽流感防控培训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人才培养】
  全院中级以上人员100%完成综述撰写,完成继续教育学时;2人完成副高级职称晋升;2人完成中级职称晋升;3人完成初级职称晋升;1人完成专接本学习。全院各科护士长完成护理学会全年继续教育学时。全院在市级以上(专业二级以上)杂志发表文章8篇。

知识出处

西青年鉴2006

《西青年鉴2006》

出版者:天津市西青区年鉴编辑委员会

本书类目包括:区情要览、文献、特载、政党、党派·团体、政权·政协、政法、军事、农林牧渔业、工业、商贸、综合经济管理、财税·金融、城建与管理、社会生活、大事记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