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港工业区)年鉴2013》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8686
颗粒名称: 高等教育
分类号: G62
页数: 5
页码: 254-258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南开大学泰达学院下设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拥有教授、副教授等一批高层次人才,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政府机构开展合作,加强国际化交流,完善素质教育实施纲要和青年成长导师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节约型校园,购置图书资料和网络系统等资源,加强学生事务和党建工作,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泰达校区占地90.16万平方米,天津科技大学拥有多个学院、本科专业和重点学科实验室,提供各种学位和后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支持。
关键词: 地方教育 高等教育 天津市

内容

〔南开大学泰达学院〕 简况 南开大学泰达学院(简称泰达学院)下设物流管理、工业工程、会展管理、国际商务4个本科专业,下属泰达应用物理学院、泰达生物技术学院2个专业学院,以及微电子研究所、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2012年,泰达学院有教授16人,副教授31人。其中,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
  在校学生1682人。其中本科生369人,研究生4人,泰达生物技术学院研究生52人,泰达应用物理学院研究生92人,南开本部各院系驻泰达学院本科生568人,经济学院、联合研究院研究生552人,远程教育生45人。
  教学科研 1.本科专业相关教学科研工作。2012年,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两个专业分别成功申报教育部试点学院“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物流管理专业被列为天津市品牌专业和第三批重点学科,与全球物流巨头DHL公司全面合作并成功开设冠名课程。会展管理系教师获国家社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2项。国际商务专业招收第一届本科生40名并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本年度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编写教材4部。2.专业学院相关科研工作。泰达应用物理学院聘请欧洲斯特藩研究所Iren教授为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学院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包括“973”课题4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在SCI检索二区及以上杂志发表论文近20篇。泰达生物技术学院承担科研课题31项,包括新增课题12项、延续课题13项、完成课题6项,总经费1581.815万元,已到位经费885.91万元。申请获得2013年执行课题7项,总经费1580万元。成功完成“十一五”重大专项5项。申请到“十二五”重大专项课题3项,总经费1322万元。共发表论文1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6篇,总影响因子66.496,平均影响因子4.156,单篇最高影响因子9.036。获授权国内发明专利1项、申请国内发明专利3项。3.其他科研工作。2012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完成“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11个项目在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中获得资助。微电子所在研项目1项,经费10万元,发表论文9篇,有各类专利10项。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科委和国家科委的专题项目各1项。
  试点学院建设 年内,泰达学院促进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创新,加大行政管理团队对教学、科研的管理和服务力度,为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成长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继续从海内外引进学术带头人,定期派遣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全方位学习培训,借鉴国外高校先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拓展新型国际化交流,加强与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著名企业和政府机构交流与合作。继续深化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在多学科及领域中开展合作办学。制定并实行《南开大学泰达学院素质教育实施纲要(草案)》和素质教育具体实施计划,继续完善“本科生青年成长导师”制度,对学生实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院务工作 泰达学院继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开源节流。建设节约型校园供热费诉讼,依法减少损失300余万元。开通学生班车,完成供暖供热板、地下管网、冷却塔更新等一系列改造工程。图书资料中心购置中文图书(含外文影印书)2057种、2078册,保证专业教师科研需求。网络中心完成邮箱升级迁移工作,教职工邮箱全部迁移至南开邮箱;完成泰达学院网络监控系统招标及改造工作。
  学生工作 2012年,泰达学院成立学生事务委员会,下辖伙食、物业、交通3个委员会。成立学生党总支,召开中共南开大学泰达学院第一届学生党员代表大会。举办南开大学第十二届青年文化节暨青年大学生泰达论坛。年内,泰达学院举办各类活动100余场,参与人数7000人次。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共有本科毕业生60人,33人签约,17人升学,出国继续深造学生10人,就业率100%;研究生毕业生25人,签约23人,升学1人,就业率96%。
  (刘培明)
  〔天津科技大学(泰达校区)〕 简况 天津科技大学泰达校区占地90.16万平方米。天津科技大学有16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51个本科专业,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4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12年,天津科技大学有教职员工2070人,其中专任教师1391人,行政、教辅人员54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809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30人,双聘院士5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9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天津市“千人计划”6人,天津市授衔专家4人,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16人。在校生28989人,其中本科生20513人,硕士生2507人,博士生217人,留学生164人,继续教育学生5597人。
  2012年,学校推进顶层设计战略,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继续实施“行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成功获批国家级科研平台“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新增国家“973”、“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等重大项目7项,2名教授成为项目首席科学家,1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项,召开全校人才工作会议,出台《天津科技大学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王硕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圆满完成承办第九届全国大运会男排赛区和竞赛争金夺牌任务,获得大运会4金2银1铜,并在大运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中获得一等奖2篇、二等奖1篇,学校首次获全国“校长杯”;成功举办建校54周年暨更名10周年庆祝活动,李瑞环为学校题词“培育创新人才,攀登科技高峰”;生源质量位居天津市属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学校被评为天津市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工作示范校。
  教学工作 申报完成《包装材料学》和《包装机构设计》,被评为“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6本教材被评为“天津市十二五规划教材”。《食品技术与文化》课程列入2012年度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第二批建设选题名单。完成天津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及开题工作,其中重点类A类课题4项,重点类B类课题11项,一般类课题45项,共计60项。组织获批36项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的开题工作。天津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38项。针对2011级实验班,出台《天津科技大学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学生分流与增补实施办法(暂行)》,2012年新选拔212名新生进入“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并制定《关于加强我校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工作的若干措施》。按照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完成新旧专业对照整理工作并通过教育部审核备案。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启动“天津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现成功获得国家级立项35项,并批准校级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37项。首次在文科、管理等类学生中启动“工程认知实践”,2000余名学生受益;2012届毕业生单独考试的记分方法由百分制改为采用“及格”和“不及格”二级制。出台《天津科技大学教室使用管理办法》,明确自习教室开放、使用方法。2012年学校被评选为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制定新增学位授权点和新增加目录内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研究生教育管理系列文件。完善研究生导师负责制,全面实施英语免修、经费划拨机制改革,启用研究生管理系统,制定《天津科技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办法》并完成第一次评选。完善研究生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开展首届“渤海风”研究生学术文化季活动,举办学风建设大家谈、研究生导师访谈、硕博学术论坛、十佳“学术之星”评选等系列活动。
  科学研究 天津科技大学2012年科研项目立项390项,其中牵头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3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3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项,教育部博上点基金5项,教育部留学回国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5项,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24项,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2项,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8项,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18项,市农委科研项目1项,市教委科研项目23项。全年到校科研经费共计20412.5万元。科研成果丰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天津市科学技术奖4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5项,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10篇;以该校为第一单位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09篇,被SCI收录文章154篇,EI收录100篇。申请专利397项。天津市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纸浆造纸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海洋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天津市重点实验室评估。市级工程中心“天津市海洋化工技术工程中心”获批准组建。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天津)获得批复建设。“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建立。“食品安全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承办天津市功能食品及食品安全战略发展研讨会;主办第19届国际工业结晶研讨会、2012年应用生物技术国际会议;组织学校青年专家参加由市政府与市科委主办的2012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青年科学家活动、以色列新能源技术洽谈会。学校与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中粮天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天津滨海新区粮油健康食品技术工程中心”。轻工清洁技术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获得天津市批准;学校与天津临港经济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创新创业基地。
  学科建设 2012年,天津科技大学对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7个博士点、3个硕士点进行重新论证、备案,其中新增2个博士点、2个硕士点。加强国家、天津市、学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特色学科优势得到巩固和提高。全面实施校级重点支持学科建设工作,投入70万元,加强5个校级重点支持一级学科建设。推荐6个一级学科参加教育部学位中心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有3个一级学科位列全国前十名,传统优势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跻身全国前三名。完善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和评估机制,完善学科建设负责人制度。2012年对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卓越人才培养3个重大项目投入3280万元。2011年和2012年“十二五”综合投资绩效经费总额度3118万元,位于市属高校前列。
  师资队伍建设 2012年,天津科技大学曹小红教授、王硕教授入选国家“863”计划、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王硕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资金资助并入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特支计划”人选,刘安军教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孙军教授、褚立强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褚立强教授入选天津市“青年千人计划”,王正祥教授、杨巨成教授入选第十批天津市特聘教授。选拔推荐“131”人才第二层次人选6人,第三层次人选20人。引进各类人才94人,其中留学归国11人,应届博士生20人。聘请客座教授17人.22人晋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9人晋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组建天津科技大学职称工作专家库。选派20人赴境外研修,40人参加精品课师资培训.65人参加教育理论培训,103人参加新教工培训。博士后进出站11人次,3人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开展青年教师和管理干部基本功竞赛,2名教师获天津市第十一届青年教师(管理干部)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另有17名教师分别获得二、三等奖。召开天津科技大学人才工作会议,出台《天津科技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天津科技大学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等12个文件,明确人才工作的目标、思路和举措,修订职称评审办法,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评价机制。
  和谐校园建设 20★12年,学校继续开展“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天津市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全员聘用制改革、后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民主管理,召开五届二次教代会。举办党外代表人士暨民主党派青年骨干培训班。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服务师生,136名副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与136个基层党支部、145个学生宿舍建立联系,100个教工党支部与100名困难学生结成对子,干群关系、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落实为师生员工办好十件实事、实施幸福工程,教职工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不断提高。设立“天津科技大学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平抑基金”,保证价格稳定,师生受益。
  为师生举办32场形势政策教育讲座。设立天津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项基金,利用网络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每位辅导员建立自己的微博,班级建立博客294个,“常春藤”入选第五届全国高校百佳网站。全年累计开展1.3万余人次、总计10万余小时的志愿服务活动。
  制定《天津科技大学“十二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纲要》,举办周恩来青年时代展、雷锋精神展、葡萄酒文化展、黑白魅力摄影作品展、“天津科大杯”全国高校楹联大赛获奖作品展等“文化之韵”系列展览。“弘扬延安精神,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获教育部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研究成果二等奖。成功举办“天津科大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格言联征集大赛,共收到来自39个省市、521所高校学生和社会各界的格言联作品近万副,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启动首届大学生微电影节。2012年,各级各类媒体共刊播涉及该校的新闻稿件近6000篇,其中《人民日报》10篇,《人民日报内参》1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条,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条,中央电视台3条,《光明日报》5篇,《中国教育报》4篇,《中国青年报》4篇,《天津日报》65篇,其刊于头版10篇。
  开展纪念建校54周年暨更名10周年活动2012年,学校隆重召开建校54周年暨更名10周年活动庆祝大会,总结建校54周年特别是更名10年来办学治校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明确下一步发展目标。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为天津科技大学题词。市政协主席邢元敏,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朱丽萍致信祝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苟利军、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钱桂敬出席并致辞。市政协副主席田惠光出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环境与轻纺学部副主任、校友陈克复出席并作专题学术报告,中央有关部门和市有关委办局、区县领导,部分兄弟院校、行业协会和企业负责人出席大会。举办更名10周年成就展、校友论坛、校友座谈会、学术报告会、校友捐资助学等丰富多彩的校庆活动。编辑出版《科大故事(第一辑)》、《奋飞十年——科大更名十周年成就巡礼》、《77、78级毕业校友纪念册》,制作更名10周年成就宣传片,组织77、78级毕业30周年征文活动。
  校办产业 2012年,天津科技大学校办产业发展中心各企业累计完成产值约1079万元。工程训练中心完成7个学院、20个专业、57个班、1878名学生金工实习任务。校办塑料厂参股兴办的天津鑫科达科技有限公司节能环保房项目建设工程正式竣工,民革中央副主席田惠光及民革市委会调研组一行专门就该项目进行调研,给予充分肯定,天津市多家媒体对节能环保房项目进行报道。海洋学院邓天龙教授研发的相变保温材料项目和海洋学院王昶教授研发的污水处理项目与鑫科达科技有限公司节能环保房项目实现对接。天津鑫科达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与天津交通设计院和满洲里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响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号召,为校企合作搭建双赢平台。年内,食品加工工程中心与天津港集团公司参股成立天津金港滨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并正式投产,成为本市首家集科研、生产、配送、销售于一体的大型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加工工程中心与天津市多力食品有限公司参股成立天科远大(天津)食品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和方润公司获得首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性补贴资金支持。
  (焦静 范爱春 巩莹莹 李鹏 刘璐璐 王莹 肖兰)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港工业区)年鉴2013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港工业区)年鉴2013》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介绍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港工业区)的情况,其中包括区域简介、大事记、文献、开发区管委会党组、开发区管委会、社会团体、司法与司法行政、区域规划与建设、南港工业区、西区、产业园区、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金融、教育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