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港工业区)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7030
颗粒名称: 气象
分类号: P42
页数: 2
页码: 129-1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1年滨海新区气象中心进行了机构调整,设办公室、业务科、党办3个内设机构和气象台、观象台、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执法监察科、后勤服务中心、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地方编制)6个直属事业单位。该年滨海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多,但气象灾害频发,包括暴雨、雷暴、大风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此外,气象中心利用新技术提高预报准确率,加强了重大灾害性、转折性、关键性天气过程的预报服务,全年发布气象信息23期、雨情公报91期、重要天气报告6期。此外,该年还完成了陆地、海上气象观测、发报、报表制作等日常工作,并开展了气象行政执法。
关键词: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气象 概况

内容

〔机构调整〕 2011年,滨海新区气象预警中心(简称气象中心)根据天津市气象局要求,调整机构,设办公室、业务科、党办3个内设机构;设气象台、观象台、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执法监察科、后勤服务中心、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地方编制)6个直属事业单位;滨海新区防雷中心划归天津市防雷中心管理。气象中心内设机构及事业单位科级干部重新竞争上岗。
  (肖振学)
  〔气候概况〕 2011年1月〜12月,滨海新区较往年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年平均气温13.4°C,比历年平均偏高0.8°C,其中1月、9月气温比常年偏低;2月〜8月、10月〜11月气温比常年偏高;12月气温正常。年极端最高气温35.5°C,出现在7月4日;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15日。年降水总量669.7毫米(历年平均值566.0毫米),比历年平均偏多103.7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98.6毫米,出现在7月30日。各月降水量分布不均,其中2月、4月〜5月、7月、9月〜11月明显偏多,1月、3月、6月、8月、12月明显偏少。年平均风速2.4米每秒,年最多风向为西南,频率13%,仅9月1日出现1次大风(极大风速18.2米每秒),比历年平均显著偏少。年日照时数2210.0小时,比历年平均偏少521.9小时,年日照百分率50%。无霜期237天。
  (肖振学)
  〔气象灾害〕 2011年滨海新区主要天气过程有:2月27日大雪;5月31日冰雹,最大冰雹直径7毫米,无灾;3次暴雨分别出现在7月30日、8月16日、9月1日。年内出现雷暴30天、扬沙1天、浮尘5天、霾4天、大雾9天,9月1日出现1次大风,比历年平均显著偏少。因持续低温天气,渤海湾塘沽沿海2010年12月16日出现海冰,海冰范围在2011年1月下旬达到最大,至2011年2月19日消融,对海上运输、港口作业、渔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7月29日〜30日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雨量121.1毫米,部分企业厂房漏水、货场积水,设备及货物被浸泡;多处路段积水严重,多辆汽车被淹,交通受阻,造成经济损失数百万元。2010年10月25日至2011年2月9日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108天,为1951年以来同期降水量最少、连续无降水日数最长的一年。降水异常偏少,造成严重气象干旱。
  (肖振学)
  〔气象预报〕2011年,滨海新区气象中心利用VIPS、SWAN等短时临近预报系统提高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坚持每周一次例会制度,集中学习预报新技术、新方法及基础理论知识,及时分析、总结天气过程,预报质量较上年有较大提高。预报基础评分(温度、大风、降水3项平均得分)74.9%,其中降水、气温、大风分别为74.5%、64.5%、85.7%。加强重大灾害性、转折性、关键性天气过程的预报服务,以《重要气象报告》、《气象信息》等形式向开发区有关单位和部门报送。全年发布气象信息23期、雨情公报91期、重要天气报告6期。在7月24日下午到25日强降水天气过程;7月29日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8月15日,大部分地区大雨到暴雨过程;8月31日夜间大到暴雨过程;2月27日、9月1日的风暴潮等重大天气过程中,及时、准确为相关单位做好服务。
  (肖振学)
  〔气象观测〕2011年,滨海新区气象中心完成陆地、海上气象观测、发报、报表制作等日常工作,完成花粉、酸雨专项测报和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区域自动站运行监控上报等。全年工作总基数27317.0个,错情率保持0.0‰。自动站正点资料传输及时率99%。上报待审“百班无错情”14个、“250班无错情”7个。
  (肖振学)
  〔气象科研〕2011年,滨海新区气象中心新申请批复的科研项目有:塘沽气象灾害(暴雨、大雾、风暴潮)、污染物扩散预报方法研究及服务平台建设(塘沽科委项目),滨海新区十大战役气象保障系统平台研究及建设(新区科委项目)。在研项目有:滨海新区台风、气旋风暴潮预报方法研究(新区科委项目);渤海湾海雾的生消预报系统微波辐射计资料质量控制方法及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渤海湾海风锋触发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技术研究,激光雷达探测边界层内大气气溶胶光学性质研究(天津市气象局项目)。
  参加国家863项目《临港工业区气象监测与预警系统(二期)》建设。年内发表科技论文4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篇(刊登在《大气科学》、《中国沙漠》),省级期刊论文1篇(刊登在《天津科技》),《天津航海》收录1篇。
  (肖振学)
  〔气象执法〕2011年,滨海新区气象中心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开展气象行政执法。发放《天津市气象条例》、《关于做好2011年度我市防雷安全工作的通知》200余份。与滨海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雷减灾安全工作的通知》500份。全年开展行政执法266次,下达执法检查通知书7份,对未进行防雷装置设施年度检测的7家单位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完成行政审核201件,查处1份假防雷产品备案事件。
  (肖振学)
  〔人工影响天气〕2011年,滨海新区气象中心依托气象系统高科技优势,抓住有利天气条件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组织人工增雨作业日7个,增雨雪作业8站次,共发射火箭弹7枚、人雨弹102发,有利于增加水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组织人工防雹作业日3个,高炮人工防雹作业5站次,共发射人雨弹238发,有效抑制冰雹灾害发生。
  (肖振学)
  〔科普活动〕利用气象科普资源做好“3·23”世界气象日、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普日、科技周及日常科普宣传。加大气象科普投入,年内建成滨海新区气象科普馆。该馆利用现有雷达塔的闲置空间进行巧妙改造,分为气象知识展示厅、气象灾害模拟厅和气象仪器展示厅三个区域,浓缩展示气象探测技术、天气预报技术、气象灾害防御和气象科技服务,使参观者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基本气象科普知识。气象科普馆吸引了大批气象工作者和爱好者,发挥其宣传、教育功能。参观人员包括中小学生,滨海新区人大代表、区教育局领导,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职工等,年内接待1000余人次。2011年,气象中心被评为天津市第二十五届科技周先进集体,2人被评为天津市第二十五届科技周活动优秀组织者。
  (肖振学)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港工业区)年鉴2012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港工业区)年鉴2012》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叙了2012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貌,内容有:特载、大事记、文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人民团体、政法、城区规划与建设、综合经济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