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10》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5821
颗粒名称: 医疗机构
分类号: R197.2
页数: 6
页码: 217-2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9年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疗机构的情况。其中包括泰达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社区医疗等。
关键词: 天津市 卫生 医疗机构

内容

〔泰达医院〕 2009年,泰达医院凝聚力量,提升功能,在创新中打造优势,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以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为契机,提升质量管理,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全面提升质量管理 根据卫生部《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要求,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开展“以查促建、以查促管、查改结合、重在提高”的迎检工作。通过宣传、发动、推进、整改、提高,将重点科室、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从制度、监测、控制三个层面进行动态管理,医院统一领导、职能科室组织协调、科主任各负其责、全员支持参与,全面提升医疗护理质量。
  在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检查活动中,泰达医院获第三名。专家评价:在药事管理方面,手术室麻醉药品使用管理科学严谨,以库存基数和使用过程控制为节点,将复杂的管理过程简化,可以方便、准确完成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控制,同时可以清晰追踪患者使用该类药品的具体情况。护理管理文档的完善程度可为典范。内分泌科医生护士交班水平较高,专业用语使用准确规范,交班内容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充分体现科室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急诊科医生护士应急反应速度快,应急处理能力强,急救技术全面、娴熟。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流程设计和管理科学严谨,合理有效,做到质量有保证、安全有保障。医院管理、后勤保障、感染控制等方面,制度健全,执行力强,落实效果好。
  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 以贯彻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为重点,建立健全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着力提高医疗技术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促进学科发展,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制定《泰达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和准入制度》,建立医疗技术档案21册,梳理已开展医疗技术项目手术类200余项,检验检查技术350余项,形成对医疗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情况评估机制。
  建立《泰达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对具有不同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进行不同级别手术限定,普外科、骨科两个专业参加市卫生局关于二级医院手术论证审批工作,获得批准。根据《泰达医院手术医师个人手术范围备案制度》,将手术权限范围细化至个人,并实施动态管理。
  将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会诊、死亡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术前讨论等体现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最敏感的核心制度印制成册,发放给员工,强化执行并督促落实。严格医疗技术操作规程,通过职能科室业务检查、抽查,对制度执行不规范现象通报整改。
  贯彻《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加强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突出抓好抗生素合理使用、推进临床合理用药。从药品采购、储存、调剂、处方、医嘱、使用、观察等各个环节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医院辟专用区域,安排专职人员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方法和用药不良反应咨询服务。
  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 医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确立“突出重点、强化特色、树立品牌、注重创新”的学科发展方针,重点建设一批特色突出优势学科,带动医院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急诊急救、ICU、血液净化、神经科、骨科成为领先学科,用医疗技术巩固在医疗行业中独特地位。
  各科室积极引进新项目,运用新技术,全年63项新技术应用临床,填补院内空白。
  电生理科、检验科、病理科等医技科室开展动态血压监测、液基薄层细胞学、甲状腺功能TSI、TRAB等检查项目12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骨科、普外科、普内科、耳鼻喉科、麻醉科、神经科、妇产科、口腔科、急诊科、眼科、儿科等临床科室开展新技术项目,拓展业务范围,提升专科服务能力,肩关节置换、巨大腹主动脉瘤切除、面神经减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LEEP刀宫颈锥形切除术、种植牙、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注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哮喘病人进行PEFR监测等51项新技术在院内首次开展,临床效果良好。
  泰达医院坚持科技创新、积极掌握新技术,部分专科治疗水平与国际接轨,专项技术填补市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耳鼻喉科逐步形成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特色优势,已经跨入同行业国内先进、市内领先水平。在国内率先开展全麻经喉罩电子喉镜切除声带息肉、等离子在喉微创手术中应用等2项技术,被评定为2009年度天津市卫生系统引进应用技术填补空白项目。耳鼻喉科新开展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项目使内耳疾患诊断水平显著提高,达国内领先水平。《人类乳头状瘤病毒与声带息肉的关系》一文通过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成果认定。
  骨科继续以运动医学、脊柱外科、关节外科为优势占据行业内领军地位。2009年又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开展经后路行环枢椎复位VERLEX系统内固定术、胸椎管狭窄漂浮减压术2项新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在市内率先开展颈椎后路系统——CENTENPIECE颈后路椎板成形内固定术,具有非融合、保留运动、保留椎板结构及颈伸肌附着点,防止瘢痕侵入,减少相邻节段退变的优势和特点,填补市内空白。
  神经科《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与MRI分析》获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成果奖。
  培育优势医疗项目及重点技术,使部分医疗项目和技术步入国内先进行列。超声介入、妇科微创、关节置换、血管外科、糖尿病诊治、鼻功能性手术、康复理疗均领先滨海新区。
  学术交流 成功举办“困难气道WORK-SHOP”高级研讨会。来自津京鲁冀沪麻醉界百余名专家,共同研讨特殊人群手术麻醉时建立人工气道处理程序。麻醉科对困难气道处理技术属国内领先,尤其盲探技术,探索出独到的心得与方法,取得显著效果。通过会议交流,有效提升专科地位,扩大医院影响。
  成功举办“2009国际华夏医药学术会议”。医院副院长刘兰生《基于期酬的医院战略控制方法研究》、急救中心任新生《脓毒症再认识》、骨科主任韩慧《慢性颈肩腰背痛》等三篇论文分别就现代医院管理方法、危重病急救、骨关节疾病进行交流,得到与会专家高度肯定,强化了医院强势学科的领军地位。
  承办“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康复科主任王连成《8周Tergumed训练对慢性腰背痛的影响》,首次提出从定量的角度进行评定与训练,改变以往定性评定的不准确性,对判断临床疗效和学科研究提供可靠依据。康复科以国际一流康复设备和功能评定、语音治疗、心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全面独特的治疗手段,形成自身优势与特色。
  耳鼻喉科继续教育项目“耳鼻喉科新技术学习班”成功举办。代表耳鼻喉专业尖端水平的新技术、新疗法在大会交流,郭家亮《经喉罩电子喉镜下切除声带良性病变》、孙蔷《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均为天津市首创新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行业内引起广泛关注。
  护理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加强护理质量监控,完善质控程序,细化质控内容。成立7个护理质控组和7个护理质量专业技术小组,在临床护理管理中起到监督、指导、控制的重要作用,有效杜绝差错事故发生。通过三级培训,强化基础护理、重症护理、专科护理培训,有效提升护理队伍综合素质和专科护理水平。
  加强医保诚信管理 以方便参保病人就医为前提,积极争取各项医保政策支持,获得城镇职工门急诊联网结算、城市居民医保住院、门特病联网结算、大额救助定点医院等全部资质。在医保管理方面加大力度,创新管理方法:一是开展全员培训,掌握医保政策;二是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医疗行为,制定临床医技科室在检查、治疗、用药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并在诊疗过程中狠抓质量管理;三是加强门诊、住院医保诚信管理,把好准入关,确保医保资金不流失。2009年住院医保拒付金额与申报金额之比仅为6.7%。
  甲型H1N1流感防控 自甲型H1N1流感在我国出现伊始,作为滨海新区发热门诊指定单位,医院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共识,迅速反应,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展开隔离防护和感染控制工作。
  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初期,医院迅速成立甲型H1N1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甲型流感防控工作办公室。按照“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力度,提升防控能力。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防控办公室密切跟踪全球疫情变化和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防控方案,制定《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理预案》、《甲型H1N1流感三级响应方案》,完善《应急响应流程》、《请示报告程序》;急救中心主任、天津市危重病首席专家任新生担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组成强势专家救治力量。紧急采购抗病毒治疗以及对症治疗药品,做到足量储备、专人管理、专病使用;保证防护物资、消毒隔离用品的储备和供应,建立专用账户、实施专项供应、落实专人管理,确保物资规范使用和高效利用。
  9月3日,建筑面积为755平方米,按照行业建筑要求设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发热门诊部正式启用。至年末,共接诊发热患者8000余人次。
  依托各社区卫生服务站、企业医务室深入社区、企业,加强健康宣传。按照天津市卫生局统一部署,在开发区文化教育卫生局指导下,与区内兄弟单位合作完成开发区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安全接种3500余人。
  履行公益责任3月3日,耳鼻喉科开展“关注听力健康,正确使用助听器”全国第十届爱耳日义诊咨询活动。免费为65岁以上有意佩戴助听器的老人及耳聋儿童进行纯音测听检查,免费为助听器佩戴患者进行调试维护和正确使用助听器以及耳疾患者早期干预的宣传。
  3月4日,举办大型义诊咨询和女职工优惠服务等活动。活动涉及妇产科、乳腺外科、配镜中心多科合作,开展妇科常见病健康咨询、腹腔镜治疗技术咨询、乳腺健康知识咨询和免费物理检查,向参加义诊咨询的女职工发放《女性健康手册》。
  3月20日,耳鼻喉科开展世界睡眠日“科学管理睡眠”义诊咨询活动。向广大患者宣传和普及睡眠知识,教育患者正确地对待失眠,并针对失眠原因,帮助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6月1日,举办第二届儿童健康节义诊活动。此次活动正值甲型H1N1流感在世界流行、国内全面控制的重要阶段,针对口足病和甲型流感的防控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方面与儿童家长进行沟通,并为参加咨询的儿童和住院患儿准备了精美礼物。
  6月6日,在第十届全国爱眼日活动中,开展“关爱世界之窗,消除可避免盲”义诊咨询活动。
  糖尿病健康俱乐部开展活动11次,“科学膳食享受美好生活”等与糖尿病知识相关的系列活动,为患者搭建健康教育、预防指导、经验交流、心理辅导的互动平台,提供医学信息,给患者有效帮助和指导。该俱乐部会员已增至300余人。
  应三星电子、摩托罗拉公司邀请,妇产科主任邹心忠带领医护人员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深入企业,开设女职工流动课堂,就妇科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法进行专题讲座。
  内分泌科主任刘春艳到摩托罗拉公司举办《踏上健康之路,奏响和谐乐章》讲座,讲解有关糖尿病预防、治疗、护理知识以及饮食、运动对糖尿病的影响。健康讲座在通用公司、劲量电池、大陆、三星等企业开展多次,受到企业职工欢迎。
  各社区卫生服务站针对甲型H1N1流感发展趋势和阶段性防控工作重点的调整,开展健康教育,进行家庭随访、消毒隔离和防控知识宣传。
  医院预防保健科根据开发区文教卫生局统一部署,完成适龄儿童计划内预防接种1.65万余人次,二类苗接种1201人次,计免建簿率和单苗接种率、五苗覆盖率100%;完成全市儿童麻疹强化免疫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接种3.15万余人次。
  完成“全球绿色经济峰会”、“首届国际航空航天展洽会”、“生物经济大会”、“开发区建区25周年庆祝活动”及“2009女子佩剑世界杯大奖赛”、“男子篮球亚锦赛”等重要赛事现场医疗保障任务。
  (刘海波 刘淳)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2009年,医院开展中国医院协会组织的“全国百姓放心医院”评比活动和卫生部组织的“医疗质量万里行自查自检活动”。2009年6月,医院通过JCI评审。
  完成任务情况 门急诊完成10.1万余人次,比上年增长18.9%,其中院内门诊7.9万余人次、比上年增长21.9%,市内门诊1.06万余人次、比上年增长8.7%,急诊1.14万余人次、比上年增长9.7%;健康体检完成2.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6%;住院病人7637人,比上年增长6.3%;心外科手术完成1280例,比上年减少4.8%;介入诊断与治疗4720例,比上年增长10.5%。医技科室完成任务情况与门诊、住院任务同步增长,其中放射科完成4.64万余人次,比上年增长7.9%;超声科完成14.43万余人次,比上年增长47.7%;电生理科完成4.05万余人次,比上年增长14.7%;核医学科完成1853人次,比上年增长36.5%;检验科完成246.93万余项,比上年增长19%。日均占床189.03张,比上年增加21.4张,增长12.8%,病床使用率为85.9%;出院者平均住院日9.1天,比上年增长0.6天。
  通过美国JCI评审 2008年,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提出JCI评审申请,随即开始准备工作。《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JCI)是目前国际医院管理最高标准,在此之前,我国只有4家医院通过评审。2009年医院依据其标准逐条进行对照,医院各项工作制度,最终形成包括医院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危重疾病诊疗要点、心血管常见疾病诊断疗效评估及出院标准、临床诊疗操作技术规范、介入检查治疗操作技术规范、设备操作保养常规等26个分册的受控管理文件,全面规范医院工作。
  根据JCI管理要求,围绕医疗质量这一核心问题,着重落实请示报告制度、病情上报制度,围绕手术期管理和手术分级管理,组织医务人员签署《关于确保医疗文件真实性和及时性的承诺书》,重新优化院内突发事件应急抢救流程,重点对冠脉CT、电生理直立倾斜实验、核医学运动实验、超声等医技科室高危检查项目进行督导,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加强对高危药品和危险品管理,药剂科按JCI要求,完善并补充医院药事和药品管理制度30余项,有关表格目录10余种,尤其将核医学的放射性药品、全院化学危险品及化学试剂等采购管理工作纳入科内,并着重加强临床科室所备药品、化学危险品的监督管理。
  护理部要求高危药品在储存上要单独存放,且病区不得存放高浓缩电解质制剂,加强镇静药物使用管理和用后观察,制定《水合氯醛镇静观察记录单》,并在JCI认证后进行再次修订。设置水银清理箱,存放药库,制定相关管理规定。
  2009年6月19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通过美国JCI评审标准,跻身国际医院管理先进行列,成为美国之外全球第213家、中国内地第5家获此殊荣医院。10月16日,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为医院颁发JCI金章证书。
  创建百姓放心医院 2009年,通过“百姓放心医院”评审。医院更新门诊就医流程,安装门诊叫号系统,患者取号后坐等叫号,方便了患者。实行门诊预约挂号,保证患者就诊及时、方便。
  除每天与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外,还安装CCU、ICU视频探视系统,使患者与家属可以通过视频直接对话,便于重症患者家属及时了解患者情况。
  完善探视管理,病区实行无陪伴管理,保证临床诊疗和病人的适宜环境。通过电梯控制,在诊疗时间内家属回避,保证诊疗工作正常进行,避免交叉感染,保证患者康复。
  医保管理得到加强 根据2009年天津市医保管理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新管理举措,医院及时完成开发区、塘沽区医保与全市并轨的医保结算,市卫生局组织各定点医院进行社保基金专项治理的自查,门诊联网结算定点医院实行医疗费总额预算管理等各项调整工作。
  9月初,院长刘晓程作为唯一定点医院院长代表及医院管理专家,应邀出席社保中心组织的医保管理业务培训讲座,为主管部门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做《医改与医院管理》的学术讲演,受到与会者一致赞誉。
  年初,向社保中心递交《关于调整我院2009年度城镇职工医保相关指标的申请》报告,保证全年城镇医保病人住院医疗费能据实结算。
  及时将医院开展的几项新技术项目向医保管理部门申报,使其尽早纳入医保项目。完成门特病糖尿病联网登记定点医院的审批。配合对外联络宣传部开拓医保市场,12月23日,与河北省廊坊市签约,医院成为廊坊市不转诊医保定点医院。
  为不同国籍的患者提供医保服务。2009年7月,院长刘晓程为一名外籍心脏瓣膜病患者成功实施手术。
  对内部员工开展形式多样的医保培训。配合JCI评审工作,对门诊、住院窗口人员进行医保岗位培训;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前医保培训,并根据门诊窗口工作人员经常遇到的医保疑难问题,编写医保门诊窗口问答题集,作为窗口工作手册使用。
  加强费用审核管理,建立健全医保住院医疗费初审、复审、审核资料留存建档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医保出院患者及住院医疗费审核流程。通过严格管理住院医疗费审核,使其发挥规范医疗行为、合理收费、提高工作效率、监控医疗费用的重要作用。
  2009年1—11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申报的医保出院病人医疗费,医保结算中心均按期拨付。3个单病种病例平均申报金额均低于控制指标。
  新技术准入和科研教学 开展4项核医学新技术:全身骨显像,完成89例锶骨痛治疗;13碳—尿素呼气试验检测胃幽门螺旋杆菌,完成84例检查;99mTC—DTPA胃排空功能测定;利尿肾功能显像,开搏通介入肾功能显像。
  市卫生局审批通过“内窥镜下心外膜射频治疗孤立性房颤术”、“血管内超声诊疗项目”、“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桥血管流量测定应用”、“内窥镜下取大隐静脉(桡动脉)术”4项新技术准入资质。完成SFDA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及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心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认证现场检查。组织开展3项Ⅳ期药物临床试验项目。
  天津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动压液浮轴流式心室辅助装置的应用研究》立项并通过年度中期检查。陈元禄主任《T波电交替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成功申报局级课题;何国伟教授《重大心脏病有关生物标记物的产品研发及临床应用》成为国家科技部科技计划国际合作项目;何国伟教授《心脏间隔缺损发生中遗传机制研究》成为国家科技部973项目;超声科任书堂副主任《经食管超声评价房颤时左心耳功能及力学特征》成功申报引进应用新技术填补市空白项目。
  申报2项专利。刘晓程院长《大动脉旁反搏心脏辅助装置》(实用新型)已获通过。
  学术交流活动 2009年3月24—25日举办2009年度中美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研讨会,美国Vanderbilt大学医学中心3名心内科专家到院进行学术交流。
  2009年3月28—29日,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联合举办心力衰竭及重症心脏病治疗策略高级研讨会,全国14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
  组织中日心血管内外科交流7次。组织护士长分期分批到日本相泽病院短期学习,组织4名护士长赴日本研修。2009年6月31日至9月31日,组织6名医师、2名护士赴德国Kaslsberg医院和Oeynhausen医院进修。
  开通“医患通”网上医疗平台 网络医疗服务部与中国移动公司联合推出“医患通”项目,搭建全国首个医患沟通平台,通过自主研发创建医患交流网络、呼叫中心、短信三位一体的综合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开发出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手机远程会诊系统及多平台移动医学信息互动和管理系统,将医院优质服务延伸到病人家里。
  医患信息服务平台,为百姓提供大众健康宣传、疾病预防和就医指导,为医生提供完善的医生助理服务和便捷的医患互动通道,受到天津市及中国移动领导重视。“医患通”将建成中国移动服务全国的医疗行业应用产品基地,被评为医疗行业应用创新团队。
  通过推广手机医生工作站和G3网本移动医生工作站,开展远程医疗培训和远程会诊,延伸医院优质服务,拓宽各医院之间联系,便于开展双向转诊及技术培训。利用中国移动短信、彩信、小区播报、IVR、WAP、3G等技术与医疗流程进行无缝对接,为移动通信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开拓广阔空间。
  “博爱·济世”精神得到发扬 至2009年12月25日,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总计18.77万余人,阳性患儿6415人,阳性率3.42%。为给筛查儿童家长提供便利,加大筛查覆盖面,2009年与天津妇儿中心双方斥资,合作添置第三台筛查车。和唐山市路南医院签订合作,对唐山市儿童先心病患者开展筛查。
  至2009年12月8日,通过各种慈善救助项目救助孤贫先心病儿童488人。其中国家民政部“明天计划”53人,爱佑华夏慈善基金会“爱佑童心”项目294人,中国社工协会“爱心希望”项目23人,儿童希望基金“爱心助医行动”69人,天津市爱心救助工程4人,其他项目救助45人。
  组织志愿者服务时间累计65000小时。组织“慈善晚宴”等各类筹款活动,通过各种渠道筹集救助款600余万元。
  医院文化建设 坚持按期出版院刊,完成医院文化走廊设计与制作。将医院发展历史及重要成果、对外交流、医院举办的大型活动等进行展示,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开展出院病人问卷调查并做出分析,及时反馈给有关科室。医院网络医疗部坚持对每个出院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全年各项随访11671人次。
  参加开发区举办的各类文体活动,取得开发区歌咏比赛一等奖;在开发区建区25周年全民健身运动会上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刘海波 刘淳)
  〔社区医疗〕 因地制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职能,扩大服务范围。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8家。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5000余份,入户对1530余居民进行健康调查,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近4000人份。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坚持依法行医,实行上门服务和亲情式服务,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经过几年摸索,基本完成服务功能定位、服务模式确立等基本建设,以医院为依托、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逐步实现双向配合和双向转诊,使群众享受到优质、便捷、低价、热情的服务。
  (刘海波 刘淳)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10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10》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叙了2009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貌。内容有:特载、大事记、文献、综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人民团体、政法、城区规划与建设、综合经济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