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10》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5684
颗粒名称: 海关
分类号: F752.55
页数: 2
页码: 178-1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9年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关的情况。其中包括提高通关效率、加大服务力度、税收实现历史性突破、强化实货监管和提升加工贸易监管效能、有效防范“两个风险”、加强队伍建设等。
关键词: 天津市 开发区 海关

内容

〔简述〕 2009年,开发区海关贯彻落实全国海关关长会议精神,围绕天津市政府“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及天津关党组提出的“促增长、保税收、优机制、强基础”的总体工作要求,以加强综合治税为核心,以提升通关效率为主线,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形成“团结、求实、创新、高效、廉洁”的工作氛围,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在服务经济发展、综合治税、通关效率、业务管理、廉政建设等方面取得成绩,税收历史性突破百亿元,增幅居天津关区第一、通关效率主要业务现场排名第一,其中出口7小时放行率全年保持100%、各项主要业务指标居关区前三名、全年无查实廉政举报。
  2009年,实征税款125.44亿元,同比增长69.41%;进出口货运量1317.48万吨,货值105.4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7.95%和11.05%;接受申报并放行报关单151734票;审批减免税940份;减免税额1.7亿元。
  (刘蕊)
  〔提高通关效率〕 注重基础工作,完善内部管理,实施“日查日报、每月盘点”制度,对未放行(未审结)报关单进行监控,查找影响通关效率的问题,从内部优化入手,完善内部流转机制,设定单证流转时限,以降低因环节流转和手续性操作对通关效率造成的影响。加大通关预审核力度,企业规范申报水平大幅提高。设立企业专管员,在电子数据申报前先行解答企业疑问,规范企业申报行为,减少报关单删改;强化预审价、预归类、预派验等工作,对需化验货物做到“货物随验即报即送、结果随出即转即放”,最大程度压缩通关时间。创新查验模式,拓展查验中心集中验放功能,推动集中查验工作展开,剔除堆场摆箱等待时间,减少进港查验耗时,提高查验效率。
  2009年,出口7小时放行率全年保持100%,进口7小时放行率年平均值93.28%,其中8—10月连续三个月列天津关区各业务现场第一。
  (刘蕊)
  〔加大服务力度〕 一是创新“两会一日”制度,加大政策服务力度:每季度召开一次海关与管委会联席会,就企业管理、区内特殊监管区域建设等问题交换意见,通过该制度协调解决问题30余项,为开发区企业办实事10余件;每季度举办一次政策宣讲会,宣讲海关最新政策法规,解答企业疑问;每月举办一次处科长接待日,由分关长带队、主要业务科室科长参加,解决企业需要跨科室协调的问题及业务咨询。2009年全年共召开政策宣讲会4次,处科长接待日10次,解决企业问题百余个。
  二是探索通关模式改革,打造开发区海关至秦皇岛、威海和青岛大港海关的出口“海运转关”新通道,帮助企业节省物流成本40%左右;完善与首都机场海关的沟通协调机制,推进“地面卡车航班”业务拓展,帮助企业解决空运转关业务中不能正常结关等疑难问题。
  三是扩大“量身定做”保税监管模式适用范围,年内共与17家加工贸易企业签署量身定做备忘录,共为22家企业制定量身定做保税监管模式,占天津关区53.3%,量身定做企业家数关区第一。
  四是推进特殊监管区域发展,天津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通过国家验收。该关制定《保税物流中心监管方案》《保税物流中心政策汇编》等规章制度,做好业务运作准备;推动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保税物流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共接受报关单、备案清单1.18万份,监管进出区货物24.91万吨、价值9亿美元,征收税款3.01亿元、同比增长527%,其中保税物流税收2.81亿元。
  (刘蕊)
  〔税收实现历史性突破〕 贯彻落实总理批示精神和总署党组、关党组加强综合治税工作的决策部署,以风险管理为中心,从通关、加贸、稽查、缉私4个方面深挖潜能,推进综合治税工作取得实效。加强数据监控,专人专岗监控通关效率相关硬指标并对应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以快捷高效的通关环境和高质量的服务吸引5家从未在天津关区申报的异地税源企业及大批大宗商品进口企业转至该关申报。全年实征税款125.44亿元,同比增长69.41%,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全年税收任务,税收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依托风险管理在税收总量科学增长的基础上实现质的提高。
  (刘蕊)
  〔强化实货监管和提升加工贸易监管效能〕 将常规核查与盘库核查相结合,加大实货监管力度。创新数据分析、账货核实和征税调账3个阶段的盘库核查操作模式,得到总署加贸司认可,并在全国海关系统推广。全年共完成70家次企业盘点核查,共补税款2.46亿元。探索引入中介机构核查模式,年内共完成7家加工贸易企业引入中介核查工作。
  (刘蕊)
  〔有效防范“两个风险”〕 以“四项制度”加强内部制约:建立廉政风险分析会制度,分关领导每季度听取科室业务工作讲评和岗位、人员廉政风险分析制度化;建立纪检特派员下基层,与高风险岗位人员谈心制度,及时把握廉政思想状况;建立业务解疑答难研判机制,针对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以及敏感问题,变原来的“单人决断”为“集体论断”,控制经办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建立HL2008廉政风险预警处置系统应用机制,排查异常数据。
  以“两个反馈”加强外部监督:面向区内企业发放“开发区海关监督反馈卡”,在显著位置标注“海关人员6项禁令”及举报渠道;完善外勤人员监督反馈机制,外勤人员在执行外勤任务时随身携带《开发区海关告企业通知书》以及《外出工作记录》,并要求企业协助监督关员执法,填写相关反馈单证,作为考核外勤人员执行外勤时的依据。
  年内无廉政问题发生,做到“零投诉、零举报、零发案”。
  (刘蕊)
  〔加强队伍建设〕 致力建设“团结、求实、创新、高效、廉洁”的工作氛围,着力提升队伍凝聚力、活力、战斗力和创新力。实行季度讲评会,关容关貌、后勤保障群众评议会等例会制度,收集关员在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和后勤保障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增强双向沟通;发挥党团、工会组织作用,丰富活动形式,提升队伍活力;形成良性用人机制,提升队伍战斗力。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开发应用分关干部人事管理系统,完善人事管理基础工作;推进学习型海关建设,提升队伍创新力,发挥学习型团队优势,通过统计分析小组、风险信息小组、政研小组等学习型组织的引领,营造“人人向学、和谐共进”的氛围。
  (刘蕊)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10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10》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叙了2009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貌。内容有:特载、大事记、文献、综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人民团体、政法、城区规划与建设、综合经济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