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10》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5270
颗粒名称: 气象
分类号: P4
页数: 3
页码: 94-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9年滨海地区的气象情况,包括平均气温、极端气温、降水量等数据,并介绍了气象预警中心在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气象预报、气象观测、防雷减灾、人工影响天气、科普活动、气象科研、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同时还提到了滨海新区气象主题公园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关键词: 天津市 开发区 气象

内容

〔简述〕 2009年,滨海地区平均气温13.4℃,较历年平均偏高0.8℃(历年平均值12.6℃)。年极端最高气温38.0℃(出现在6月26日),年极端最低温度—11.9℃(出现在1月23日)。年降水总量为590.6毫米,比历年平均偏多24.6毫米(历年平均值566.0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01.6毫米(出现在7月23日)。年内出现大风6天,年极大风速21.4米/秒(出现在4月15日),大风次数比历年平均明显偏少。年内出现大雾15天(主要集中在9—12月),雷暴24天,扬沙天气1天(12月25日)。扬沙天气的减少,表明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全年共出现三次风暴潮:2月13日凌晨,滨海沿海出现风暴潮天气,最高潮位达5.28米,为历史同期罕见,天津港、渤海石油公司、航道局管线队等单位码头上水,部分设备、货物遭受海水浸泡,造成一定经济损失;4月15日凌晨,偏东大风雷阵雨和天文大潮的叠加作用,滨海沿海出现风暴潮天气,最高潮位4.92米,天津港埠一公司、客运站等处上水,造成一定经济损失;5月9日下午,在海上大风和天文高潮位的影响下,滨海沿海出现最高潮位达4.96米的风暴潮天气,天津港埠一公司、客运站等处上水,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2009年,天津滨海新区气象预警中心(简称“气象预警中心”)被中国气象局授予“2009年度全国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称号;预报科被天津市气象局授予“国庆气象保障先进集体”称号;赵玉洁被中国气象局授予“2009年国庆气象保障服务先进个人”称号;1人获中国气象局“优秀观测员”称号;3人获天津市气象局“气象服务先进个人”称号。
  〔重大活动气象保障〕 气象预警中心落实领导责任制,重视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加强对仪器、设备的全面检查、维修和保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注意预报技术总结和服务经验总结,开发适用的预报服务系统;完善综合探测系统和通讯网络系统;根据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经济建设需要,及时调整工作重点,为滨海气象事业上水平做好准备。
  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总结经验,认真做好风暴潮的预报预警。年内,气象预警中心把提高风暴潮预报准确率作为重点工作,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风暴潮预报预测准确率和服务水平。对2009年天津滨海地区发生的3次风暴潮都能做到准确预报,及时通过传真向滨海委、塘沽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临港工业区管委会、中新生态城管委会、塘沽区防汛办、开发区防汛办及防汛相关单位、区内沿海企事业单位(天津港客运码头、港务局各公司、航道局等)发布气象信息,最大程度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精心准备,周密布置,圆满完成国庆气象保障任务。气象预警中心按照中国气象局和天津市气象局关于国庆保障气象服务的要求与部署,提前动员技术力量,做实做细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和区域站等各类气象探测装备的维护检修和供应保障工作,确保各类气象探测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重点检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防雷设施、档案资料库房、消防设施、内外网络、电源线路及电源控制板,发现问题,认真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气象预报〕 全年(2008.122009.11)预报质量三项平均74.5%,其中降水63.5%、大风86.5%、温度73.5%。全年共发布包括“五一”黄金周、“十一”国庆天气预报、秋冬季大雾以及寒潮冷空气警报等在内的《气象信息》26期,向各政府部门发布包括大风降温、暴雨、风暴潮预报等内容的《重要天气报告》6期,发布《长期月预报》、《各季气候预测》、《汛期预报》15期,发布《中期预报》36期,发布《雨情公报》97期;汛期共发布包括“高考期间天气预报”、“强对流天气预报”、“高温天气预警”等内容在内的《气象信息》9期,向政府部门发布包括暴雨预报、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重要雨情信息等内容的《重要天气报告》3期。为滨海委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平台提供每日两次24小时天气预报,每天为中石油海上应急救助中心提供《环渤海港口48小时天气预报》、《环渤海地区沿海24小时天气预报》,每周日制作《环渤海海域一周天气预报》。
  〔气象观测〕 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和业务规定,严格按照考核办法及新规范规定进行业务考核和运作,加强规范管理,严格值班、守班制度,注重平时的业务学习与探讨,杜绝各种重大差错的发生。自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完成测报基数22896.5个,错情率为0.0‰,报表、质量报表均能及时上传,报文按时上传率达100%。自动气象站运行状态良好。
  〔防雷减灾〕 区内危化企业、危险品存贮仓库等对雷电灾害敏感的单位大幅增加,新建设高层建筑大幅增多,对防雷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2009年,气象预警中心防雷中心全年检测380余家企事业单位,审核验收180余个新建项目。
  〔人工影响天气〕 2009年,滨海新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依托气象系统高科技优势,准确把握天气形势,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以“规范管理、确保安全、科学作业、提高效益”为工作目标,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全年共组织人工增雨(雪)作业日6个,实施火箭人工增雨(雪)作业10站次,共发射火箭弹11枚,累计降水量达50.6毫米。6月和7月,共组织人工防雹作业日3个,共实施高炮人工防雹作业5站次,共发射人雨弹185发,作业防区内没有发生冰雹灾害,为防灾减灾和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科普活动〕 参加天津市科协、塘沽区科协及开发区科协组织的各项活动,向市科委申报“滨海气象科普基地建设”科技计划项目、与开发区科技局合作建设LED科普大屏项目。年内,积极做好3·23世界气象日、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普日及科技周的科普宣传和接待工作;组织专业人员到塘沽二中心小学、塘沽新湖中学、天津港引航中心等单位讲授气象科普知识,为中小学生编写《中小学生气象知识》教材。
  〔气象科研〕 2009年,气象预警中心完成国家863项目子项目——临港工业区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开发区管委会项目——开发区西区气象灾害应急系统,塘沽区科委项目——中小学生气象科普教育实践基地项目建设。年内,争取中科院大气所项目1项、塘沽区科委项目1项、天津市气象局项目3项。根据本地业务和服务需求,自筹资金安排12万元科研专项,对2009年市局批复的两项课题进行匹配,设立3项科研专项(渤海A平台资料与塘沽站资料的对比分析、预报资料应用平台建设、远程可视化通讯与实时视频监控和采集)。年内,自行研究开发全市自动站查询、监控应用系统、天津港测风服务系统,均实现业务化运行。
  〔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气象预警中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方针,融监督于日常具体业务之中。完善局务公开制度,更新局务公开栏,在专用微机安装局务公开软件,增加公开内容。将精神文明建设和日常工作紧密结合,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开展气象文化建设、科普基地建设、花园台站建设、星级台站建设、争当文明市民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取得显著成绩。2009年,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气象局签署协议结成东西部对口交流单位。
  〔完成滨海新区气象主题公园项目前期准备〕 滨海新区进入全面开发建设的新阶段,建设集气象业务、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气象主题公园被提上议事日程。气象预警中心做了大量前期调研、协调工作,就气象主题公园的选址、规划设计及未来主题公园运营模式等提出多种方案,推动气象主题公园项目建设的开展,为滨海新区气象事业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10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10》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叙了2009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貌。内容有:特载、大事记、文献、综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人民团体、政法、城区规划与建设、综合经济管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肖振学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