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4816
颗粒名称: 检验检疫
分类号: F752.55
页数: 3
页码: 177-179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天津海关在业务改革、机构转型、事业单位改革、执法责任制、监管链条、产品质量安全和疫病疫情防控、奥运安保、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突破和成效。
关键词: 执法责任制 监管链条 产品质量安全

内容

〔改革取得突破〕 业务改革扎实推进。首创以“集中审单、集中查验、集中转检”为主要内容的“三集中”业务模式改革,配套开发软件系统,建成审单中心、查验中心、转检中心、视频指挥中心和信息交换中心。建立以工作程序为基础,信息化平台为载体,全程电子化监控、机械化作业为手段,科学整合的检验检疫资源为保障的检验检疫新模式,形成执法依据统一、执法尺度规范的新格局。“三集中”的实施,实现了闭环监管,工作效率提升近10倍,口岸与内地执法联动进一步增强,从机制上保证货物“进得来、管得住、走得快”。
  实施机构转型和改革。1.由管理执行型向管理型转变,机关只承担管理和监督职能,裁撤执行处,具体业务交由分支机构办理,实现管理、执行和监督分离。2.大幅压缩机关编制,处级机构净减少3个,按照区域、物流、专业管理相结合原则,新增加7个分支机构,机关编制减少40%,核减编制全部充实一线。3.调整业务分工,理顺各部门业务关系。
  事业单位改革成效显著。从放权、搞活、培训、督促入手,推进事业单位改革。4个技术中心步入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委托检验数量和收入创历史新高,实现经营服务性收入5289万元,同比增长86%。科研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21项、天津局课题22项,获天津市2008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完成国家标准36项、行业标准88项;获专利证书2项;在各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2篇;新增开检测项目351项;首次检出有害生物23种。
  (检验检疫局)
  〔执法把关实现新跨越〕 2008年,受理申报101万批次,货值1169亿美元,检验检疫进出口货物44.8万批次、613亿美元;查验出入境人员77万人、出入境船舶1.1万余艘次、飞机8664架次;出入境集装箱检验检疫125.7万标箱,实现检验检疫收费6.41亿元,所有指标同比均有显著增长。
  推行执法责任制。试点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搭建执法责任制信息平台,完成执法依据管理、行政处罚管理以及法务接待处理等信息系统的升级,做好行政许可管理系统和行政执法责任制中职权分解、评议考核系统的接口。开展执法人员检验检疫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印发宣传材料2000余册。
  严密监管链条。开展进出口家具、玩具、服装、油漆涂料和仿真饰品等5类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对256家重点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检查,提前实现专项整治4个100%的目标。对出口粮谷、水果、种苗花卉、木制品(家具)、饲料等动植物产品生产企业实施注册登记管理,全年注册登记出口木制品企业119家,饲料企业21家,种苗花卉企业8家,水果企业2家。开展出口食品企业清查,全年清查出口食品企业204家。对18家企业分别办理企业变更、暂停出口报检、自动失效/注销、吊销等行政许可审批手续。
  加强产品质量安全和疫病疫情防控。加强进出口重点敏感商品检验监管,全年检出不合格货物4613批次、货值69.8亿美元;检验进口废物原料不合格1646标箱;进境空箱检出阳性1.8万标箱,同比增长150%;检出食品、化妆品不合格249批,同比增长51.8%;判定大宗进口商品短重索赔金额6237万美元,同比增长57%。全年检出各种疾病病例5939例,其中传染病1039例;截获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5批次6种,一般性有害生物960批次217种,截获各类动物疫情13种。有效防止疫病疫情传入传出。
  奥运安保卓有成效。对指定进口商采购的92种185批供奥食品实行24小时“点对点”监管;完成9个品种、13批次、450个项目的奥运食品违禁药物和安全卫生项目检测任务;验放82辆奥运专用机动医疗车;处置进口废物原料夹带子弹事件;监督验放出入境船舶1000余艘,中外籍船员20000余人。实现无重大事故发生、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双无”目标。
  (检验检疫局)
  〔服务经济发展〕 形成服务发展新协作带。为落实国家质检总局直通放行的要求,提出并落实与外地12个检验检疫机构区域合作、联合执法机制,把口岸延伸到内地,构建口岸与内地直通快放新机制。整合信息资源,全力打造与海关、口岸各部门及港口集团、内地检验检疫机构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全面实现与内地检验检疫机构联合执法、与海关联网核查。
  推出服务发展新举措。配合东疆保税港实现了首期封关运作;坚持特事特办、急事快办、难事帮办,保证出口加工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完成空客A320组装线培训设备检验检疫;保障滨海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检验检疫部分顺利启用。对351家企业实施分类管理,提高验放速度。金融危机爆发后,天津检验检疫局落实预约服务、班后服务、首问负责等服务制度,推出简化手续、缩短流程、技术帮扶等12项服务措施,实行“门对门”、“点对点”、“量身定做”等特色服务。用时1月,走访221家市重点企业,解决困扰企业的大量难题。
  建立服务发展的新机制。先后与港口集团、开发区、保税区、各区县政府、市质监局、市农委、市畜牧局、市卫生局以及南开大学等,就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合作意向签署备忘录,建立并稳固与各方面良好的合作关系;主动与天津钢管公司、天津纺织集团、天津石化公司、空客A320等天津市大项目、大企业进行沟通,建立双赢的服务机制。
  奠定服务发展新基础。年内,天津检验检疫局新大楼已完成桩基工程及基坑开挖,地下工程正在紧张施工。静海局、保税办、机场办先后搬入新址,东港局、北疆办、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等新办公楼已落成,正陆续搬迁。在无国家财政拨款情况下,新增办公面积20000余平方米。天津保税区管委会已决定在空港物流加工区黄金地段无偿提供土地,用于建设计划为3万平方米的空港局和工业品中心综合大楼。
  (检验检疫局)
  〔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通过建立应急管理机制、修订应急预案、完善应急组织体系、加强针对性的演练等措施,加强应急机制建设,完善应急保障设施。
  应急事件处置稳妥得当。处置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集体食物中毒事件,“钻石公主号邮轮”群体感染“诺如”病毒引发腹泻事件等。启动应急机制,对天津乳制品生产企业、含乳成分食品生产企业和有蛋白质含量要求的食品生产企业开展全面排查,第一时间组成5个专项整治督导工作组和9个驻场监管工作组,进驻到有关区县和9家出口乳制品企业,对企业生产各环节实施监管,对出口乳制品、含乳食品和有关食品实行批批检测三聚氰胺,并加强对其他经风险分析确定项目的检测。查找进出口食品检验监管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具体措施,对所有食品、化妆品、动物及其产品全部实施集中查验、批批查验,采取未经检测合格的一律不准调离集中查验场库等控制措施。
  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从天津口岸转往四川地震灾区各类物资全天候、无障碍快速通关;先后向灾区派出由37人组成的2批4队卫生防疫消毒突击队,历时45天,行程近1万公里,完成90万平方米消毒除虫任务。突击队和多名队员分别受到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质检总局、天津市委、市政府等上级单位表彰。
  (检验检疫局)
  〔落实民心工程,强化队伍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年内实施9项民心工程,职工衣、食、住、行等生活工作条件得到改善。1.加快货币分房进程。出台《住房货币分配实施细则》,离退休老同志货币分房落实到位。2.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出台新的职工医疗保障方案并付诸实施。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根据局财力,提高职工医疗保障水平,普遍受益率增长20%,将职工两年一次体检改为一年一次。3.改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带薪休假制度得到落实,职工食堂就餐、上下班乘车、业余文体活动,较之过去均有改善;对局所属办公地点,友谊路、兆发楼、卫检楼共4万平方米楼内墙体、木墙围、地面进行清整、粉刷,办公环境有了改观;各楼院小卖部供应方便、实惠;职工食堂增加半成品、食品供应,解决职工下班采购难问题。
  天津检验检疫局作为天津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批单位,以“深化改革、强化服务、建设强局”为载体,突出实践特色。党组查找出7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剖析5个方面的原因,围绕5个方面的努力方向,制订了10个方面的整改措施,形成《党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从群众评议结果看,83%职工对报告总体评价较好,无人认为不好。
  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完成三分之一支部帮促工作;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组织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年内,先后有6个集体和16名个人被评为先进,受到上级表彰。全局作为争创文明先进单位,经市文明委审核,推荐全国表彰。
  配合机构调整,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选拔25名正处级领导和47名副处级领导;26名同志晋升为调研员,9名同志晋升为副调研员;妥善解决了156名科级以下人员晋升非领导职务问题,考核认定60名高级工为技师;完成118名新进人员招录工作。
  推出廉政敏感岗位监管和重大工程项目廉政监督等措施,完善“检检”合作协调机制,促进“一岗双责”落实。在两次行风评议调查中,总体满意程度分别达到80%和91.6%。
  (检验检疫局)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09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09》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叙了2008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貌。内容包括:大事记、文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人民团体、政法、城区规划与建设、综合经济管理等18个篇目。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