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 劳动 工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4757
颗粒名称: 人才 劳动 工资
分类号: C961;F249.27
页数: 3
页码: 168-170
摘要: 本文介绍了2008年围绕区域构建"中国新经济平台"发展目标的全年工作,包括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实施阳光工程、充实公务员队伍、调整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强劳动关系协调等方面。
关键词: 劳动关系 社会保险 阳光工程

内容

〔简述〕 2008年,人才、劳动、工资围绕区域构建“中国新经济平台”发展目标开展全年工作。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创建绿色人才服务通道,优化人才环境,夯实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人才高地和人力资源保障体系;实施阳光工程,履行服务型政府职能,实行国家及天津市再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充实公务员队伍,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试点及模拟管理,完成党组机构组建和部分内设机构调整;调整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强劳动基础管理,促进工资集体协商,推动建立健全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加强劳动关系协调,修改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前移执法服务关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区域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宋强)
  〔人才开发引进〕 编制《开发区人才发展规划》,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为方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线的人才工作新机制。按照B+3S+1原则,对领军人才引进、留学归国人员创新扶持、跨国集团研发机构人才培养以及审批程序简化等方面人才政策进行修改和完善,全年引进高级人才70人,引进博士后42名,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0个;全年受理个人所得税奖励、高级人才和白领公寓租房补贴、企业通过猎头引进人才补贴、留学归国人员购房补贴、企业员工海外培训补贴、博士后补贴等申报4768人次,申报人数较上年增加逾30%,兑现各类人才专项补贴3600余万元;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办理职称考试报名初审608人,办理初级职称认定、审定,中高级职称评审总计1514人。
  提高博士后科研水平,推进博士后科研成果向产业和产品转移。博士后工作站科研投入产出比已达1∶5。
  以人才服务中心为平台,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流动。举办首次网络招聘会,招聘总人数4801人,点击人数102786人。举办各类人才劳务市场30余次。泰达人才网站发展日趋完善,猎头服务、代理招聘、劳务派遣和外国专家管理工作取得进展,推进滨海国际人才市场海外引智项目。启动2008年泰达人才招聘工程,加之校园招聘、泰达企业英才俱乐部、泰达奖学金设立与发放等活动,在高校与企业间搭建交流平台,保障人才储备与供给。加强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组织各种技能培训70期,培训职工14825人;培训鉴定工种21个;发放各类技能培训补贴逾200万元。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共接受100余家企业人才入津户口申报材料,计223人,市局批准214人,批准率96%,批准人数超过2007年110人。通过成建制引入人才新举措,协助中石油有关公司601人落户开发区。
  (宋强)
  〔服务外包人才培训〕 完善推动服务外包培训的政策内容和操作流程,加大扶持力度,发挥政策引导、鼓励作用,扶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工作。与高校合作,进行课程置换,促进企业与高校共同发展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步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体系。IBM培训项目在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开设3个培训班,1600名在校学生参加培训。已开展包括HP、Microsoft、应用语言类培训课程在内的多期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培训各类人才3057人次。
  (宋强)
  〔推进阳光工程〕 以“月月有活动”为依托、“人人都参与”为目标,围绕“三迎”工作,在公寓安排一系列内容涉及法律法规、商务礼仪、生活及生产安全知识、新市民文明行为规范等公益性培训,计42场,5000余人参加。在蓝领公寓开展兴趣团队活动,丰富外来务工人员业余文化生活,共举办活动384次,7500余人参加。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重点安置下岗失业人员;扩大青年见习基地规模,促进新生劳动力就业;共开发就业岗位19374个,完成年度计划的138.4%,促成区内7家企业吸纳地震灾区753人就业,发放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807407.66元。
  (宋强)
  〔劳动关系〕 完成走访30家企业和对“丰田系”、“三星系”、“M()T()系”、“顶新系”等重点企业摸底工作,加强基础资料收集和分析,提交《开发区劳动关系现状分析及群体性劳资纠纷解决建议的报告》。采取发放联系卡,确定信息员等形式实时监控企业劳动关系动态,开展“和谐劳动关系百日行动”和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危机处理培训等,加大对劳动关系协调预控力度。建立群体性劳资纠纷协调联动处理应急机制,坚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第一时间情况上报”,全年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2480起,审理调裁931件,处理群体性事件29件,大规模裁员30件,维护了区域和谐稳定。
  强化劳动保障监察职能,加强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和劳动保障书面审查,掌握企业劳动关系状态,前移执法服务关口,即时清除企业用工法律认识盲区,规范企业合法用工。通过全年各类检查,共对21家违规企业做出行政处理或处罚,依法整改违法行为78起;完成1430家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共查处存在违法情节的企业21家。推行建筑类企业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覆盖区内所有在建项目工地,促进建筑企业由“必须手续”向“维权方法”意识转化。做好处理农民工工资拖欠查处工:作,全年共处理农民工案件632起,涉及农民工3250人次,涉及金额2915万元。
  (宋强)
  〔工资集体协商〕 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引导企业健全薪酬福利分配制度;从服务入手,公布行业薪酬福利调研报告,引导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合理确定用工成本。编发《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指南》,在协商意愿和协商技能两个层面指导企业开展协商,推动建立健全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完成2007年签订工资集体协商63家企业奖励工作,累计发放580万元。至年末,已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企业56家。
  (宋强)
  〔劳动基础管理〕 做好职工因工负伤确认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组织召开第五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议。完成工伤认定1456人。受理申请劳动能力鉴定1200人。做出初次停工留薪期确认1650份。落实因工伤残人员救助政策。做好退休审批管理、特殊工时审批工作。审核办理职工退休955人。做好特殊工时审批等工作,审查批准142家。共接受6家企业未成年工备案,涉及445人。核发工资总额手册925份,办理工资转移证210人。批复企业年金3户。
  (宋强)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制订《关于开发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全市制度统一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初步完成开发区医疗保险制度与天津市制度统一工作。成功将21亿基本医疗保险结存资金留在开发区,用于在制度统一后两年内向保民发放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补助。自制度统一后顺利发放补贴5500万元。免费向保民发放社会保障卡,拓展其消费、存储等使用功能,实现一卡多用,共发放13万张。推进农民工综合保险政策落实,认真经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至年末,养老保险缴费人数22.47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人数10335名,工伤保险缴费人数居全市第一。
  (宋强)
  〔人事与编制管理〕 充实公务员队伍,组织实施2008年度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工作,经过笔试、面试筛选、在岗前集中培训、一线行政部门和外资企业实习锻炼、单位试用,第一批招录并正式纳编43人。参与外事局驻外办事机构、教育促进中心、国办学校招聘工作,协助公安分局及交警支队共同设计辅警人员岗位责任、考核办法、招聘原则。协助基本建设中心制定《业务雇员管理办法》及雇员招聘工作。出台《关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有关问题的通知》,将行政事业单位退休工作程序和相关手续办理流程制度化。对管委会300余名科级以下干部分两批进行了公文写作、科学发展观、服务型政府建设、当前经济形势等内容的集中更新知识培训。
  (宋强)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试点及模拟管理工作〕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提前做好确定开发区事业单位类型、主管部门、单位级格、领导职数、整体预估和分析核定,颁行《事业单位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上报《关于在我区事业单位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请示》。试点推行中,多次召开试点动员会、专管人员业务培训会、征求意见会,采取试点先行、模拟跟进、全面推行策略,稳妥推行,为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积累经验。完成10家试点和模拟事业单位推行岗位设置管理。
  (宋强)
  〔党组机构组建和部分内设机构调整〕 按照滨海新区工委《关于功能区管委会党组机构设置的意见》和开发区管委会党组扩大会议决定的精神,进行机构设置和职能确定,对党组内设机构调整设置方案和“三定”方案以正式文件下发。完成审计局和发展计划局在人员编制不变情况下的内设科室调整。协助基本建设中心等5家事业单位解决法人证书年检问题。与市编办协商解决开发区部分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人员编制及领导职数等有关事宜。
  (宋强)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09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09》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叙了2008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貌。内容包括:大事记、文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人民团体、政法、城区规划与建设、综合经济管理等18个篇目。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