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08年》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3970
颗粒名称: 科学技术
分类号: G322.721
页数: 9
页码: 185-193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技术的情况。其中包括概述、科研机构、科技园区、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宣传与交流、科学技术协会等。
关键词: 天津市 开发区 科学技术

内容

概述
  2007年,科技工作按照“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的定位,着眼于构筑高层次产业结构,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科技工作指导思想和原则。
  各类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参与国家和天津市科技创新活动,申报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商务部、天津市科委、天津市发改委、天津市经委等部门各类科技计划195项,立项83项,获得国家和天津市资金支持逾9000万元,创历年新高。2007年,天津市确定重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12项,其中,4项在开发区内实施。天津市确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共20个,其中,开发区企业承担3项。
  生物芯片、膜技术、电动汽车、干细胞、纳米等高新技术领域研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引进一批高水平人才,储备一批先进技术,在全市科技创新布局中占据重要位置。选择20家成长性好、技术水平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集中各种资源给予重点培育。膜天膜科技公司、信汇制药股份公司、凯莱英医药化学公司、药明康德新药开发公司、清源电动汽车公司、国韵生物科技公司等一批科技企业,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变成现实生产力,呈现出高速发展势头。
  科技主管部门认定区级高新技术企业17家。经天津市科委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70家。至2007年末,开发区拥有350余家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和研发企业,累计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65家,区级高新技术企业172家,其中,年检合格的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40家,区级高新技术企业124家,先进技术企业59家;累计认定软件企业46家,年检合格软件企业30家,经认定的软件产品累计91项。
  引进和认定信汇制药、全红电子装备等研发机构8家,累计有各类研发机构63家,其中,国家级、天津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7家,企业技术中心20家,外资研发中心40家。
  新天地科技大厦投入使用,增加孵化面积1.35万平方米,正元孵化器1.4万平方米的孵化大厦基本建设完成。至年底,开发区共有各级各类孵化器11家,孵化场地面积30万平方米,孵化器在孵企业数量达到245家。9月,开发区与专门从事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建设和运营的国际知名企业——美国亚历山大不动产证券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开发建设位于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的17万平方米专业孵化设施。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机构,吸引国家纳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滨海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天津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等一批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落户开发区。
  (科技局)
  科研机构
  〔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6月26日,国家科技部、商务部、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天津开发区举行四部一市共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启动仪式,发布共同建设“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的意见。此园坐落在天津滨海新区,由研究开发区、企业孵化区和生产贸易区三部分组成,其中,“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是研究开发区的核心,亦即“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的标志区。
  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简称“联合研究院”)坐落在天津开发区第十三大街,包括行政和信息中心、实验室、中试厂房、动物房等设施,计划建设药物发现、临床前实验、临床试验、规模化生产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平台。联合研究院是为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加强自主创新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其建设相关项目被列为天津市20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的首个项目。
  开发区完成联合研究院城市设计和控规方案编制,基本完成一期工程设计方案。当年正式申报四个技术平台建设方案,包括:药物分析测试中心、新药安全性评价中心、临床研究和试验中心和生物医学信息中心。作为联合研究院国际合作项目的“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运动分析室”投入运行,第一个合作研究项目“中风病中医康复方案的临床研究”已启动,与美国亚历山大不动产证券有限公司(ARE)、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分子医药研究中心(CMM)分别达成合作意向。
  (科技局)
  〔天津市功能基因组与生物芯片研究中心〕 2007年,天津生物芯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功能基因组与生物芯片研究中心)继续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扩大核心技术覆盖范围为工作重点,发挥公司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优势,在产品研发、生物学技术服务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取得明显成绩。
  公司结合“BactarraryTM血液重要致病菌基因芯片检测试剂盒”报批,依据国家药监局新发布的《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和《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要求,进行车间现场整改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通过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场考核,完成体外诊断试剂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认证,于2007年12月27日获得生产许可证,成为新法规发布后天津市首家获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的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单位。
  通过与天津市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合作,开发“硼砂速测盒”、“食品吊白块快速检测试剂盒”、“食品二氧化硫快速检测试剂盒”、“食品甲醛快速检测试剂盒”、“食品亚硝酸盐快速检测试剂盒”与“食盐碘快速检测试剂盒”等6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盒,可用于水产品、肠类制品、面粉、食盐、鱼类、干果等产品中添加剂的检测,检测方法简便、快速,为卫生监督、工商稽查、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在开展一般食品卫生监督时进行快速筛查提供有效手段。9月完成企业标准备案登记工作。
  公司围绕生物芯片核心技术,全年申请8项发明专利(其中包括1项国际发明专利),获得16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
  公司与美国夏威夷大学、新西兰Wairakei研究中心极端微生物研究小组等联合开展的国际极端微生物合作项目——一株在强酸性条件下可利用甲烷进行生长的细菌研究项目于2007年12月取得重大突破,成果在Nature发表。在国家863计划和天津市科技创新资金支持下,针对一株嗜热采油微生物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和降解重质烷烃机理分析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在国际上首次鉴定长链烷烃的微生物降解途径(降解C16-C36的长链烷烃),并对最关键的长链烷烃羟化酶进行全面功能研究,系国际上首次发现重油降解基因和途径,相关成果于2007年3月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顶级刊物PNAS上发表,系天津地区诞生的第一篇PNAS论文。该成果被教育部评选为2007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公司还在生物芯片研发、微生物分子遗传与进化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众多成果。2007年,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3篇,SCI影响因子达到67。
  (科技局)
  〔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2007年,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简称“工研院”)继续推进国家纳米技术发展,加快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阶段性成果。
  至年末,完成专利申请42项,发表影响因子达到4的论文一篇,影响因子达到3的论文一篇,完成样机制作2台套。
  完善公共研发平台、公共检测平台、专业研发平台建设。所有检测设备均正常运转并对内对外开放,全年为近百个单位提供检测服务,年样品数近4000余次,大型设备开机率平均达到70%,部分设备达到95%以上。
  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实验室能力验证,获批筹建“国家纳米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至年末,已申请能力验证18项,其中,8项为国际比对,10项为国内比对,16个能力验证项目获通过,通过率达到90%。完成11大类79项认证审查,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项,先后完成CMA和CNAS实验室认证认可。完成10个研发实验室建设与完善,当年获得立项的科研项目近20项。
  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唯一指定的纳米专题信息库,工研院建立的滨海新区纳米专题信息平台基本完成设备采购和安装调试,处于内部试运行阶段。此信息平台将充分利用工研院丰富的专家和科技资源,针对纳米技术相关领域,组织开展专题文献检索、技术跟踪、专题研究与分析、知识产权人员培训等工作,为开发区和滨海新区科研人员在新产品开发、项目和产品研发定位等方面提供信息服务,帮助企业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
  (科技局)
  〔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07年,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学术带头人韩忠朝教授带领下,坚持自主创新,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承担国家任务,研发干细胞产业化关键共性技术,紧跟世界干细胞研究步伐,重点进行多能组织干细胞技术工程化规模化研究,充分利用和发挥国家干细胞资源优势和临床研究优势,在多能干细胞研究中取得国际领先成果,促进我国干细胞产业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中心在世界上首先建立完整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工业化生产技术,取得相关发明专利(人胎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及构建方法),成功利用此专利技术建立世界上首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至年末,储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近5000份,形成规模化效应。中心利用这一专利技术,制备一种干细胞治疗新产品——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经动物实验证明对于衰老和损伤引起的心脏病、神经损伤造成的瘫痪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综合症等多种疾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中心已初步具备批量生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的能力,有关国家一类新药的临床试验申报工作已经展开。
  (科技局)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 2007年,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继续通过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每周发布病毒预报;经过网上监测,破获公安部督办的熊猫烧香等病毒案,受到公安部通报表扬。
  承办公安部计算机病毒疫情和网络安全状况调查工作,9月,举办调查结果发布会,由公安部十一局发布调查结果。为确保党的十七大网络安全保卫工作和积极准备奥运安保工作,筹资100万元建立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指挥调度室,提高国家对病毒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组织国内外10余个反病毒企业组成中国反病毒展团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天津)信息博览会。其间,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参与举办国际信息安全高层论坛,邀请国际知名计算机反病毒专家,为天津市计算机反病毒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做有关国际计算机反病毒技术学术报告。
  是年,中心被命名为“国家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全年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公安部主办的刊物上发表10篇论文,申请3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并获得国家经费资助268万元。
  由于为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通报中心及时上报信息网络的安全状况和病毒防范对策,在党的十七大网络保卫工作中表现突出,中心被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通报中心评为“2007年度信息通报工作技术支持先进单位”,被市公安局评为“2007年度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并荣立集体二等功。
  (科技局)
  〔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由国家发改委批准成立,系国内唯一重型技术装备领域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
  2007年,公司实验基地开始进行重型装备技术与产品研发工作。实验基地包括国际一流的理化分析实验室、焊材实验室、焊接工艺实验室、热工实验室、轧机实验室、电气传动与控制实验室;液压AGC缸生产线和3000吨级多向模锻挤压机生产线在建设过程中。
  新增加Gleeble热力模拟试验机、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离子光谱仪、数字万能材料显微镜、碳硫分析仪、热膨胀仪、真空感应熔炼炉等仪器设备,使公司拥有数十台国内外一流的热工和理化检测仪器设备。
  公司以提高中国重型技术装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围绕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重型机械行业重大技术问题,通过技术引进、合作和自主开发,在大型板带轧制工艺及设备、重型容器(核电、加氢、煤液化等)、电站铸锻件等领域持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化研究成果,向行业提供共性技术;研制国内首台、首套先进重型技术装备,形成以科研为龙头的系统集成能力和工程项目总承包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参与行业技术标准制定,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人才培养等服务,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科技局)
  〔天津电动车辆研究中心〕 天津电动车辆研究中心系专门从事电动车辆整车、主控制系统、动力驱动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等主要总成的研究及产品开发,电动车辆及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与经营的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中心的法人运作实体为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中心拥有一支学科门类齐全、素质较高的科研开发队伍,至2007年底,拥有研究人员100余人,博士后4人,博士6人,硕士15人,研究员级高工6人,外聘专家15人。其中,院士2人。先后开发4个品种电动汽车,掌握大量核心技术,获得专利15项,初步形成电动汽车整车及关键技术研发条件,总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公司开发的纯电动轿车批量出口美国,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100万元,利税235万元。
  2007年,公司有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一五”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项,分别是“清源电动汽车技术平台研究开发”、“纯电动-混合动力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研发”,承担1项863计划子课题——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3个项目获得国家资金支持1500余万元。公司获得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集科研、试验和生产为一体的基地建设取得较大进展,董事会决定增加投入5000万元,支持公司科研与产业化基地建设。单班年产2万辆纯电动轿车总装线建设即将完成,基地建成后,国际先进的电动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开发及试验和国家级的燃料电池安全评价试验室将投入使用,基地将集中力量从事中速、高速纯电动轿车、电动小卡车、混合动力轿车、客车、燃料电池轿车等6个系列的电动汽车产品及相关关键零部件开发。 (科技局)
  科技园区
  〔天大科技园〕 2007年,天大科技园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科技项目招商力度,全年共吸引20个入园项目,包括:芯集通科技、鼎韬外包、博彦科技、渣打科技信息、腾讯数码、华信软件、科宁医疗设备等科技企业和滨海服务外包、天津科技成果转化、滨海国际技术转移等科技服务机构。
  至年末,累计吸引120余个科技项目,其中,国家和省市级研发机构14家,专业孵化器4个,高新技术企业50余家。2007年,园内企业共实现收入约10亿元。园内单位共申请国家和天津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0余个,其中,获得立项支持的项目近30个,获得资金支持约2000万元。
  (科技局)
  〔天津泰达国际创业中心〕 中心系滨海新区内最大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孵化器,承担着转化研究成果、扶植科技企业、培育高级企业管理人才的任务。已建设完成“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纳米技术研发平台”、“集成电路设计平台”,成功孵化企业250余家。
  创新基金申报工作成果显著,全年累计接待企业咨询90余次,为29家企业进行注册申报,其中,获得天津市创新基金立项8项,国家创新基金(创业项目)立项7项。全年受理咨询及申报数量比去年有明显增长。
  积极推动开发区官产学研资合作。3月14日,与天津理工大学合作签字仪式在天津理工大学举行。6月22日,与英国“中国IPO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就科技初创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和海外上市进行全面合作。7月19日,与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现代医药与生物技术创业人才服务基地签约及揭牌仪式在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举行。11月,与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着力解决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场地紧缺问题。
  5月28日,创业中心代表开发区管委会与德福(天津)实业有限公司及相关科技企业,在新天地科技大厦举行“开发区管委会整租新天地科技大厦暨企业入驻新天地科技大厦签约仪式”,使创业中心管理的孵化场地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
  创业中心在加强企业孵化服务方面进行多层次探索。8月2日,与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滨海分公司、金诺律师事务所、天津渤海税务师事务所签署为入驻企业提供多方位无偿专业服务的战略协议。11月14日,泰达科技企业沙龙正式成立,区内30余家科技企业家参加;12月27日,举办第二期活动。
  (科技局)
  〔泰达软件园〕 2007年,泰达软件园在软件外包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软件从业人员数量、软件企业数量、注册软件产品数量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孵化器和产业基地等产业硬件载体进入完工或建设高潮。
  着力实现软件外包产业发展规划目标。根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暂行规定》及配套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暂行规定的实施细则》,颁布开发区对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认定标准,加大对软件外包企业支持力度。针对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对通讯和电力保障要求,提升园区互联网出口带宽,强化电力保障能力,满足外包类企业需求。新天地大厦和正元孵化器等先后投入给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使用,新增孵化面积近3万平方米,白领公寓建设顺利。
  鉴于园区优惠政策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华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博彦科技服务(天津)有限公司、文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邮(中国)科技有限公司、摩托罗拉(中国)财务有限公司、渣打(天津)科技信息营运服务有限公司、腾讯数码(天津)有限公司等从事软件及服务外包的国际国内著名企业先后完成注册。泰达软件园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形成聚集效应。
  (科技局)
  〔开泰企业孵化器〕 2007年,继续保持良好发展趋势。全年园区迁出企业2家,入孵企业13家,累计入孵企业24家,毕业企业10家,孵化失败1家。园区内科技类企业包括天达激光、晶蓝光电、紫波高科技、华特环保等4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一家科技服务企业——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有科研、测试机构5家,包括依托国家级研发机构的高新技术企业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科普基地1个,以及包括矿产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
  5月31日,二期项目开泰研发大厦开工;11月28日,主体顺利封顶。研发大厦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主要召进各类研发机构和科技类企业,重点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开泰研发大厦招商顺利,已有5层被预订,近70%的场地同相关企业达成入驻协议。
  (科技局)
  科技创新
  〔科研项目〕 2007年,开发区各类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参与国家和天津市科技创新活动,申报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商务部、天津市科委、天津市发改委、天津市经委等部门各类科技计划195项,立项83项,获得国家和天津市资金支持逾9000万元,创历年新高。天津市确定重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12项,其中,南大强芯、药明康德、滨海环保、东汽风电公司的4个项目在开发区实施,项目数量位居全市各区县局之首,总投资6.85亿元,建成达产后可新增销售年收入16.1亿元,年新增利税3.2亿元。天津市确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共12个项目,其中,开发区企业承担3项。
  (科技局)
  〔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 2007年,开发区制定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旨在发挥开发区在滨海新区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依据企业成长生命周期,开发区对有成长潜力的科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扶持措施:以“孵化资金”+“创业辅导”扶持创业孵化期的重点企业;以“成长资金”+“加速器专业化服务”促进已经具有一定产值、利税的成长型企业快速发展;以“企业改制上市补助资金”帮助企业打通到国内外股权资本市场上市通道,推动一批优质科技企业上市。
  发挥开发区已经设立的天使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贷款担保机构的功能,通过“贷款担保专项资金”、“风险投资引导资金”的带动作用,吸引10余家各类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开发区,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
  (科技局)
  〔科技奖励及成果转化〕 2007年,开发区多家企业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其中,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花椰菜育种新技术研究及优质、抗病和高产新品种选育与推广”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的“电动轿车核心关键技术集成与创新开发”等9个项目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奖。
  “花椰菜育种新技术研究及优质、抗病和高产新品种选育与推广”项目在国内首次发现花椰菜自交不亲和资源,育成国内第一个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杂交新品种“白峰”,建立中国花椰菜杂交优势利用研究的技术体系,填补国家该领域空白,创新一批优异的花椰菜种质资源,选育出“白峰”、“丰花”、“津雪”、“云山”、“津品”5大系列20余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椰菜杂交品种,推广到全国20余个省市,部分品种和产品销往东南亚、南亚国家,改变花椰菜杂交品种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促进我国花椰菜产业发展。近三年内育新品种累计推广267.57万亩,占全国花椰菜杂交品种面积的35%以上,取得经济效益18.4亿元。
  天津开发区海湾园艺工程有限公司经过长时间盐碱地绿化工程工作,成功研发“节水型盐碱滩地物理—化学—生态综合改良及植被构建技术”,并申请发明专利。此为一项把水利与农田建设降低和排除土壤盐分(即改造盐渍环境以适应生物)与引进筛选耐盐植物和提高其耐盐能力(即以生物适应盐渍环境)有机结合的水利工程、农业措施和生物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是一项保护耕地和节约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盐土改良与绿化的创新技术。此技术改变了过去客土回填,毁坏耕地的施工方法,采取盐土回填,就地改造的新型技术,取得良好效益。通过采用新改良技术,进行绿化施工,投入成本可节约近40%的资金,并有效保护农田因绿化卖土所遭到的毁坏。天津港保税区、大港区、天津开发区西区等区域应用此项专利技术,均取得明显改土治水和绿化的良好效果,地下水位由0.5米下降至1.5米左右;根系活动层土壤含盐量由1%~2%降低到0.3%以下、PH值由8.5以上降至8.0左右;种植的泡桐、国槐等乔木,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等灌木成活率逾95%,草坪草成活率逾98%。
  (科技局)
  〔启用科技信息管理系统〕 2007年,科技主管部门“科技信息管理系统”启用,此系统依托计算机和网络平台,利用录入、扫描、协议管理等功能,将科技项目管理、科技企业管理、研发机构管理、专利实施等工作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可实现各项工作环节在局域网内共享运行,提高工作效率。标志着开发区初步建立了科技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并在这个平台上运用先进信息化手段对科技资源进行管理,为更好地利用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开展下一步科技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局)
  〔诺维信公司起草的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2007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开发区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起草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20713-2006《食品添加剂a-乙酰乳酸脱羧酶制剂》。此标准于5月1日实施。此为开发区标准资助政策落实以来的首个国家标准项目,也是中国第一份由外商独资企业负责起草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2002年,借助国标委鼓励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承担国家标准制定的契机,开发区大力推荐涉及高新技术领域、环保领域等领域的4个项目申报国家标准的制定,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食品添加剂a-乙酰乳酸脱羧酶制剂》标准名列其中。项目建议于2002年8月得到国标委的批准,通过诺维信公司两年多努力,标准草案于2004年4月报送国标委技术审查部审查。在国家食品标准体系大清理的背景下脱颖而出,并获得批准发布,有助于将该公司的技术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的无形资产,且对中国酶制剂行业技术进步具有提升作用。
  (科技局)
  〔名牌产品〕 2007年,开发区有4家企业的5种产品入选天津市名牌产品行列,其中,3家企业为科技型企业,包括中新药业隆顺榕制药厂生产的隆顺榕商标金芪降糖片、中新药业达仁堂制药厂生产的达仁堂商标藿香正气软胶囊、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金桥焊材商标电焊条焊丝。
  (科技局)
  〔知识产权〕 2007年,开发区知识产权工作以建设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为目标,创造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致力于建立和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依托全国领先的知识产权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建立知识产权战略,谋求自身发展、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开发区逐渐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单位,专利申请异常活跃。2007年,仅16家专利工作重点单位就提出100件专利申请,涉及纳米技术、生物工程、食品卫生、电子通信、医药化工等诸多前沿科技领域,其中,天津南大强芯半导体芯片设计有限公司、天津昂赛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天津天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德昊超微新材料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获批为市级专利示范试点单位,享受天津市专利示范试点单位优惠专利资助政策。
  9月,开发区与天津市保知办签订协议,签约双方将共同设立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工作站,完善开发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根据协议内容,开发区工作站接收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的投诉,并将符合条件的案件及时转交给投诉中心,投诉中心对案件的办理情况也由工作站及时反馈给举报人。按照工作站实施方案,已建立“12312”以及“25201312”举报投诉热线,配备工作人员和办公设备。11月,对保护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编制《2007年开发区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介绍开发区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新进展。
  为弗兰德医药科技公司、博益气动有限公司、麦索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尖峰天然物产开发有限公司、圣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落实专利产业化项目资助,扶持资金180万元。为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1项国家标准及3项行业标准办理技术标准资助8万元。为圣鸿、弗兰德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各资助3万元。为获得天津市专利资助的40家企业383项专利,办理2006年开发区专利申请及授权资助,共56.5万元。
  以泰达生物医药大厦为依托,建立泰达知识产权产业化示范基地。已入住一批进入产业化阶段的生物医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势头良好,自主知识产权聚集,研发活动活跃,园区内部分企业获国家部委及天津市的重点科技项目扶持资金。开发区以此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通过财政支持和政策优惠聚集一批基础好的企业和创新资源,形成集群效应,推动产业链与研发链有机结合,集中资金和资源,建立绿色通道,尽快培育出一批代表性的科技企业。逐步拓展基地,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企业,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其他主导行业的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
  (科技局)
  〔技术市场〕 2007年,开发区技术交易市场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认定登记技术交易合同177份,同比增长99%;实现合同交易总金额3.7亿元,同比增长190%,创历史最高。
  完成仅仅依靠电子信息领域单一型技术市场逐渐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等多种技术领域多元化技术市场转变。生物医药和先进制造类技术合同数量分别达全区总量14%和17%,交易额分别达全区总量28%和31%。服务类技术交易和技术出口在整个技术市场中所占的比重稳步提高,分别达全区总量41%和12%,交易额分别达全区总量29%和26%。
  掌信彩通、药明康德、环渤海钢铁工程技术、凯莱英等一批新成立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在开发区的技术交易市场中作用突出。其中,天津环渤海钢铁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高性能冷轧硅钢试验线项目合同额达5490万元,创造了2007年单项合同的最高交易额。天津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实现技术出口8195万元,占全区技术出口85%。
  (科技局)
  信息化建设
  〔开发区召开信息化工作会〕 10月11日,开发区召开信息化工作会议。开发区信息化办介绍开发区信息化建设发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思路,管委会办公室介绍开发区电子政务工作开展情况。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电信、摩托罗拉、易泰达公司代表分别介绍公司业务情况,对开发区信息化建设提出建议。管委会领导在总结讲话中要求开发区下一步要修订好区域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高标准、高水平制定工作目标;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着手建立技术专家顾问委员会;进一步修订政策,提高对信息化建设工作支持力度;通过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支持途径,加快开发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开发区宣传推介工作;加强信息化安全建设。
  (科技局)
  〔计算机病毒信息和网络攻击监测预警平台〕 由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建设运营的计算机病毒信息和网络攻击监测预警平台,覆盖全国11省市,对我国互联网络主要骨干节点上的信息流进行监测,依托此平台该中心在2007年处理病毒重大事件20余次,连续成功破获“熊猫烧香”、“敲诈者”和“仇英”等网络病毒案。
  (科技局)
  〔开发区被评为天津市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先进单位〕 在天津市电子政务专网竣工总结会上,开发区因在天津市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工作中成绩显著,被市信息化领导小组评为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先进单位。
  (科技局)
  宣传与交流
  〔参加中国——西班牙科技合作论坛〕 10月31日,组织能源和环保、IT通讯、先进制造、现代农业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的10家科技企业,参加“第二届中国——西班牙科技合作论坛暨新技术、新产品展示洽谈会”。展会暨论坛围绕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科技园建设及高新技术领域,通过科技合作论坛、展览展示、企业技术项目对接等活动形式,推动中国与西班牙间的科技合作。此次展会暨论坛由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天津开发区管委会、西班牙安达鲁西亚自治区创新科技企业厅联合主办。
  (科技局)
  〔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10月12~17日,开发区组织区内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先进制造等重点高新技术领域14家高新技术企业参加商务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和深圳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展示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最新成果,成为天津展团极具吸引力的亮点。数字太和公司的UTI数字电视一体机及PC用数字电视盒、生物芯片公司的基因芯片检测试剂盒、微纳制造技术公司的碳纳米管探针、环科机动车公司的减震降噪产品等参展项目引起与会者浓厚兴趣。开发区展团做好企业和项目推广,并推介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和科技创业环境。在开发区内启动建设的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被天津市科委重点推介,成为本届交易会天津展台四大主模块之一,受到与会者关注。通过参展,达到参与、展示和宣传的目的。
  (科技局)
  〔参加中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周天津活动〕 11月16~20日,国家专利技术(天津)展示交易中心在天津知识产权局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举办“中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周天津活动”。开发区推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不同领域10余家自主创新型企业及专利发明人参加此次展示活动,进行专利技术和产品推介和交流。
  (科技局)
  〔召开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研讨会〕 10月26日,投资服务中心召开“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研讨会”,邀请天津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专家举办创新与知识产权专题讲座,介绍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运用等相关问题,通过专家讲座的形式,引导企业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鼓励企业建立知识产权战略,提高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研讨会邀请30家区内生物医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就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问题进行探讨。
  (科技局)
  〔举办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咨询活动〕 4月26日,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工商局、社会发展局、普法办、司法局、法院、海关、图书馆等单位,在开发区投资服务中心共同举办“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咨询活动。其主题是: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现场吸引来自开发区内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大专院校和社区的众多人士前来咨询,现场共发放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知识产权知识等方面宣传资料3000余份。
  (科技局)
  科学技术协会
  〔科技周〕 5月19~25日,为天津市第21届科技活动周,开发区围绕“节能环保安全健康”主题,开展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活动,向各社区发放科普书籍,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区内特色科普教育基地,组织自来水公司科协举办节水展览,宣传节水知识。
  (科技局)
  〔科普基地〕 在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有企业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2007年,“自然人文教育基地”、“膜分离技术示范基地”、“水资源循环再用示范基地”被认定为天津市科普基地。新认定天津三维成像技术有限公司“天津三维成像技术博物馆”为开发区科普基地。开发区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定》,对各级科普基地进行资金扶持。
  (科技局)
  〔学术交流〕 与斯洛伐克科技联、南昌市科协进行对口交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研讨科技团体、科学普及、特色科普活动等方面内容。将开发区《科技论文集》与《天津科技》挂钩,作为市一级刊物副刊出版,扩大《科技论文集》影响,提高其知名度。展开第9期科技论文征文工作。
  (科技局)
  〔科技工作者调查站点〕 2007年,调查站点根据中国科协要求,发放调查问卷4次计400余份;每季度向中国科协报送信息,上报信息量在天津市7个站点中位居前列。
  (科技局)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08年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08年》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叙了2007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貌。内容包括大事记、文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人民团体、政法、城区规划与建设、综合经济管理等18个篇目。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