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图书馆
泰达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泰达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3253
颗粒名称:
卫生
分类号:
R199.2
页数:
8
页码:
212-2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关键词:
天津市
卫生工作
内容
概述
2006年,开发区制定《开发区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加强医疗体系建设。泰达医院扩建工程进展顺利。泰达医院学院区门诊部开诊。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即将建成。开发区西区综合医院已经立项。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继续发挥行业领先作用,管理体制先进、就医环境优美、医疗技术精湛、服务态度良好,得到社会认可。制定《开发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并加大投入,购置必要储备物资。针对开发区每年举办各种大型国际会议和活动较多的情况,制定《开发区大型会议卫生安全保障预案》,完成39次大型会议和活动卫生保障任务。落实市卫生局等八个委局要求,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取得良好效果。环卫爱卫管理工作继续保持全国先进,完成无偿献血各项任务。
红十字会募集8708元捐款救助水灾地区。为区内患白血病困难职工发放扶危济贫补助0.8万元。“博爱送温暖”活动中给50户困难居民送去毛毯、棉被。
至2006年末,全区共有国办医疗卫生机构6个,社会办医机构14个,企业保健站45家;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00人,其中,高级职称卫生技术人员87人;病床750张。全年诊疗32.57万人次。
(张立群)
医政
〔医务人员管理〕 贯彻《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对全区医务人员资格证和注册证进行注册、变更及检查。全年完成执业医师考试资格审查、报名42人次;完成2005~2006年度医师执业注册人员普法及业务培训、考核及注册43人次;完成执业医师标志发放117人次。完成护士首次注册培训、考核及注册38人次;完成2006年度护士注册培训、考试培训5场、320人次。
(张立群)
〔医疗机构管理〕 审批、换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5家。完成医疗机构增设科室申请4家。审批医疗机构设置2家。受理开发区医院增设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申请,并验收审批。新增对开发区医疗机构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职能。
(张立群)
食品药品监督
〔食品安全〕 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开展食品安全整治。由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牵头,组织各成员单位、有关部门及专家,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工作机制,完善《天津开发区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和《天津开发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根据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06年我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部署,制定《2006年天津开发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开展儿童食品专项整治、猪肉及其制品专项整治、中小型超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小麦粉专项整治、劣质奶粉核查,元旦、春节、“五一”、“六一”、暑期、“十一”共6次假日专项食品检查。净化食品市场,规范商场秩序。
至2006年末,共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749家,其中,食品加工企业39家,集体配送餐企业8家,集体食堂126家,食品批发及零售企业291家,餐饮企业243家,饮用水生产企业19家,食品摊贩23家。食品安全委员会查找食品安全隐患,颁行《天津开发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信用等级分类管理暂行办法》、《天津开发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守法守信责任书》。
(周燕玲)
〔药品安全〕 梳理、核对开发区事权内10家药品生产企业GMP档案,调整数据库,检查重点由形式检查向质量体系检查转变,完成市局部署的药品生产企业GMP专项检查任务。开展对药品生产企业原料、辅料、包装、标签及说明书专项检查,查处违规企业1家。要求有关企业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修改说明书和标签,年末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向市局提出申请。对天津格斯宝药业有限公司涉嫌非法生产立案查处。
(刘桐)
〔医疗器械安全〕 梳理将新事权划分的6家二、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底档,建立管理数据库。对二、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以企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检查为主,以生产过程是否受控为重点,结合《开发区整顿医疗器械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方案》进行全面检查,查处兰奇公司违法生产医疗器械案。将注册地在开发区,生产地在区外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及时移交有关部门监管。
(周燕玲)
〔药品与医疗器械综合安全〕 对4家药品批发、17家零售企业GSP规范的实施和药品零售企业药品分类管理的实施进行检查,严格药品连锁企业统一配送管理,严格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执行法规、规章管理,责令存在问题的中新药业开发区分公司、中新药业达仁堂销售分公司、中新药业隆顺榕分公司、紫波公司立即整改,取缔非法经营的泰达时代药店。探索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使用监管新模式。走访企业,建立药品、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使用环节日常巡查机制,力求监督检查全面,监管到位。按照确定的监督事权范围,落实监管责任、目标,加强监督检查协调、指导,建立定期考评、通报制度,实现有效的监督运行机制。
(陈涛)
〔专项整治〕 开展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制定、实施《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发区分局关于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明令查处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等5个品种16批次假药进行拉网式检查。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暂停使用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的通知要求,对76家药品经营单位和医疗机构进行为期10天的拉网式检查,停用鱼腥草注射液419支(10ml/支)、93瓶(100ml/瓶)及14瓶(50ml/瓶)。完成市局布置的100批监督抽验和5批专项抽验任务,除1个品种送市药检所复检外其余全部合格。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擅自变更许可证事项、登记事项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对兰奇(天津)塑胶有限公司无证生产行为给予行政处罚。对轮椅、避孕套等医疗器械产品进行专项检查。
(陈涛)
医疗机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 2006年,重点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坚持依法办医,合法行医。
组织职工观看职业道德系列讲座录像片,结合岗位实际,制定职业道德规范;通过上党课、业务讲座、岗前培训等途径,强化医德医风、职业道德教育,对新入院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学习泰达人艰苦创业历史,拼搏进取精神和开拓创新气魄,教育职工爱泰达、爱医院、爱本专业、爱本岗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根据《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与科主任签订《科主任承诺保证书》,确保合法行医、规范行医。定期走访医疗合作、合同单位,做好信访工作,广泛听取患者意见和建议,查问题,抓改进,提高服务主动性与针对性。打击非法行医,治理商业贿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进行学科、专业执业资格报批,加强医务人员执业注册和变更工作,完成医师注册8人,变更64人次,护士注册6人次,变更7人次,审验100人次,杜绝无证上岗。坚持国营主渠道购药,所有药品均为GMP认证,确保用药安全可靠。全年收到表扬信19封,锦旗17面,拒收礼金2万余元。
做好管理和技术储备 确定急救医学、骨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妇产科、肿瘤科、神经内外科及职业病防治为重点学科,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储备整合,带动整体医疗工作发展。根据综合医院功能定位和床位编制,依据天津市卫生技术岗位设置及结构比例要求,按照医疗机构所处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地位的要求,合理编制人力资源计划,报送主管部门并通过审议。坚持全员聘用合同制,制定综合医院管理体制方案。
实施有效招聘 先后引进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学科带头人8名,引进本市及外省市有突出专长中青年专家17名,有硕士、博士学位专业技术人员36人,在所建学科中基本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结合医院支付能力、人才绩效大小、劳动技术风险程度,兼顾社会因素与内部因素均衡性,制定目标,设计薪酬,制订聘用人员6档16级薪资标准,增进薪酬激励效果。
加强学科建设 以脊柱外科、关节外科、运动医学为特色骨科病房开放床位34张,收治病人256人次,手术186人次,好转率和治愈率100%,患者满意率达98%以上。骨科学科带头人留德博士韩慧、骨外科首席专家董荣华在关节外科、脊柱外科、颈椎病、运动创伤治疗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例重度椎管狭窄患者,压缩达到90度,各地医院均认为不能手术,其到开发区医院骨科求治,手术后出院。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慢性肌肉劳损理疗、关节外胫骨平台骨折复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等新术试、新疗法,缩短运动创伤愈合修复时间,康复质量明显提高。谭雪、卢欣、篙俊闵等多名运动员均在骨科进行手术及康复治疗。
妇产科病房取得天津市卫生局颁发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增项许可。10月,开展妇科微创技术及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及宫腔镜检查术和输卵管再造术等13种手术,手术损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均2至3天出院,节省住院费用。一名宫外孕内出血外来务工人员病情危急,医院为其实施腹腔镜手术,病人转危为安,生育功能未受影响。妇产科共收治病人60人次,完成手术54人次。
耳鼻喉科开展乳突根治术、耳道探察术、鼻功能性手术、鼻息肉摘除术、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等,成功抢救一例慢性中耳乳突炎合并颅外并发症急诊病人。镜下操作,手术精确性、微创理念及术后良好效果达国内先进水平。收治病人25人,完成手术20人次。
口腔科全年完成手术7例。麻醉科完成各级各类手术272例,参加急危重症抢救5例,疼痛诊疗487例。
学科建设不断深入,专科优势日趋明显,吸引许多疑难重症患者来院诊治。实现专业互补,促进科室协调发展,组织筹建ICU、血液净化、普内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等学科。引进急救医学专家,与120开发区分中心“泰达急救中心”结合,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服务辐射到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河北省及市内6区。
技术创新 检验科开展检验项目7项,用于病原体感染胎儿致畸筛查4项、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用于胃炎、胃溃疡检查。放射科首次开展高清晰CT及鼻骨冠状扫描,口腔全景的全新透照、乳腺钼靶的多位体投照。
服务创新 检验科由过去两日出检验报告改为当天出结果、发报告,保证临床诊断、治疗准确及时。门诊部改进服务流程,急诊患者采血化验由护士将标本转送至检验科。干部保健科开通24小时服务电话。药剂科与首佳公司在医生工作站建立抗生素使用预警提示,督促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抗生素使用超量问题。药剂科与检验科设计符合实际情况的药敏实验方案,制作病原体药敏试剂盒,辅助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护理部建立新管理模式,规范护理管理。以中行职工和管委会干部体检作为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切入点,以体检者满意信任为目标,进行服务设计。
业务指标新突破 病理科全年完成外检234例,开展冰冻快速诊断、细胞学外检1500例。检验科完成门急诊、住院病人检查项目35万次,化验收入423.4万元。放射科完成门急诊、住院病人投照73295人次,收入173.8万元。日间病房完成成人输液20711人次,儿科输液6016人次。
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医疗保障 参加开发区大型活动现场保健29场次;为企业进行院前急救知识培训和现场演练10余次;为女职工举办医疗保健知识和妇科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知识讲座4次;天津镇痛周期间,在泰达国际养老院举行老年性疼痛义诊咨询活动,现场进行老年性腰腿痛、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疼痛疾病咨询和诊疗,60余名老年人受益。配合老年人协会推动开发区老龄事业发展,参与制定老年人就医优惠政策,为老年人就医提供方便。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实行挂号优先、治疗优先、取药优先,享受体检、镶牙等免费服务。与6家企业签订医疗救护协议,开通绿色通道,实行统一结算方式。
创诚信医保医院 规范医保工作流程、加大医保政策执行力度,将医保诚信管理纳入科室管理考评内容,使医疗保险服务管理、用药管理、费用管理等机制更加完善。统一医疗收费管理,加强对医保患者费用汇总清单审核,规范临床用药,特别注意规范抗生素使用。督促科室严格控制一次性材料使用,及时纠正多收、少收、漏收项目费用,完成高价及新医用材料申报120余项。按照国家发改委调整药品价格的要求,及时调整1131个药品品种价格,总降价金额134091.53元。对患者合理施治、规范服务,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基本医疗保险金使用效率,减少患者不必要费用支出。12月1日,通过医保诚信医院等级评审。塘沽医保局对开发区医院全方位开通塘沽医保患者就医准入通道。
市场营销与宣传 策划“庆三八健康大奉送”,为摩托罗拉公司女工义务咨询、查体、健康教育760人次;“泰达医院联手中青足球队”骨科专家赴香河足球基地慰问中青足球队,建立运动健康档案。《今晚报》、《天津日报》、《健康周报》、《北方经济时报》报道开发区医院38次,中央5套、天津卫视、天津都市频道、泰达电视台报道35次;交通台、天津人民广播电视台、滨海之声广播宣传6次。
(开发区医院办公室)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2006年,医院在编员工400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3名,副高级职称25名;博士5名、硕士43名。教授5名,副教授1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名。完成门急诊人次和出院人次,分别比2005年度增加30.9%和44.8%,健康查体18746人次。完成心脏外科手术1383例,比2005年增加57.9%,完成介入诊断与治疗2100人次。医院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平均住院日由2005年的10.7天下降到2006年的9.8天。
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 2006年1月,天津市卫生局组织等级医院评审组对医院进行医院等级评审验收。评审组对医院整体建设给予高度评价,评审顺利通过。年终获三级甲等医院称号。
质量管理取得成效 2006年,健全医疗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规范诊疗行为,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加强手术关键环节管理,降低死亡率。加强抗生素管理,落实抗生素管理规定,月月抽查、讲评,对抗生素使用整体情况定期公布。坚持病案质量考评,通过电子病历实时监控系统,落实病案质量持续改进。护理人员实行弹性配置,机动安排,全院范围调配护士794人次。建立护理质量保障和持续改进体系,编写近14万字临床路径手册,组织护士长、护理骨干进行“医院护理管理质量体系”、“临床路径管理”、“如何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等方面的体系培训,提高护理管理者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修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制定《医院感染应急预案》及院内感染控制流程图,建立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标准。定期进行院内感染质量检查,院内感染漏报率下降,微生物送检率和检测合格率大幅提高。推动临床路径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建立全面质量考核方案。年末,启动对职能科室考核工作。职能科室考评标准由管理意识、协调能力、工作业绩、制度管理四方面组成,经过科室自评,职能科室互评,业务科室考评和主管院长考核,最后得出总评价。
医疗保险工作取得新进展 2006年,医院成为塘沽区医保定点单位。医院与唐山市社保局签订协议,唐山市医保病人可直接就诊。医院就诊患者中医保病人比例大幅提升。市区医保病人占全院门急诊人次36.39%,塘沽医保病人占门急诊人次12.6%,总计占到全院门急诊总人次48%,市区医保住院病人和塘沽医保住院病人分别为住院总人数的19.88%和14.43%。医院根据心血管病专科实际情况,对社保中心制定的2005年度住院医疗费用控制指标提出修改建议,补订2006年度医疗服务附加协议。月均出院人次、人均发生金额、月均申请统筹支付金额、人均住院日、床日住院平均费用均在控制指标以内,医保拒付率由2005年1.2%降至2006年0.49%。
成本控制成效显著 2006年,计划全院职工总数控制在400人内,到年末实际员工400人,未超计划数。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合理安排人力,调动员工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切实加强医用高值耗材管理,降低设备维修费用。从医用耗材管理入手,调整二级库管理,将手术室和介入中心二级库纳入设备部库房管理架构统一管理。将出库物资和收费项目对应一致,建立一账制物资管理清单,防止错收、漏收费和耗材丢失。采取多种方式降低维修费用。需要厂家维修设备,尽量压低维修价格,争取好的付款方式,并要求厂家对医院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培养自己的维修队伍。无保修设备出现问题,如自己无力解决,即由院校及科研机构协助。经过与GE公司近一年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将原来16排CT无条件升级为64排,医院成为天津市第一所拥有64排CT医院。逐渐形成以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为主的财务管理体系,突出以往医院所不具备的管理会计职能。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科室绩效管理日趋完善。后勤保障部与物业公司根据医院《能源费用管理方案》,坚持节能,冬季与夏季分别根据室内外温度变化随时调整设备运行,使用面积虽增加近20%,水和电消耗基本与上年持平,蒸汽用量比上年减少170%。
心脏移植和心磁图临床应用 医院提出申请开展心脏移植手术,6月27日,得到天津市卫生局批准。4月28日,医院成功施行中国第二例心脏肾脏联合移植手术。7月7日,为1名退休干部成功施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医院拥有世界第三台、国内第一台心磁图,10月30日,获天津市卫生局批准临床使用。
科研教学和学术交流 天津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心肌机械钻孔结合VEGF、间充质干细胞及缓释抗凝支架进行心肌血运重建的应用研究》,已完成大部分临床实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抗心率失常药物作用新靶点和机制研究》上报结题报告,11月通过审核。申报2个成果认定,其中1项被认定为市级成果。招收研究生8名,其中,博士生2名,硕士生6名。医院成为影像和检验实习基地,接收医科大学影像系5名学生和检验系3名学生在院实习。举办第四届中日心血管介入治疗研讨会,组织参加第二届日中法心血管病研讨会,安排护理人员赴日本友好医院培训。申报医学综述80篇,其中,优秀综述7篇,优秀率达市级医院前列。发表论文24篇,其中,中华级期刊2篇,核心期刊22篇。全年接收心脏内科、麻醉、心脏外科及超声,电生理等专业17人到院进修。
品牌项目成果显著 与民政部合作“明天计划”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收治孤残儿童853名,比上年增加519名,增长155.4%;其中,手术患儿780名,同比增长151.6%。2006年7月,院长刘晓程率队前往青海、西藏,举办“青藏高原爱心行”,救治雪域高原孤儿。
与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合作项目“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成效显著。医院和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联合建立“儿童先心病筛查网”,医院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0~7岁儿童先心病筛查及治疗工作。全年完成15264例,比上年增加2501例,增长19.6%。医院购置儿童先心病流动筛查车。
文化建设 2006年,心脏外科支部被评为开发区保税区开展“三创”主题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孔祥荣被评为先进个人,医院团委被评为市级红旗团委,院长刘晓程获市级先进党员称号。市卫生局和国家统计局调查队组织“出院病人入户调查”,患者满意度达100%,名列全市第一。调查结论为“通过全市100名曾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接受过手术或住院治疗的出院患者调查结果显示,出院患者对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总体满意度为100%,由此可见,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在整体服务上得到广大出院患者的高度认可”。
(杨诚)
〔社区医疗〕 摩托罗拉泰达医院门诊部与企业续签合作协议。提供保险、职业病防治、工伤救治、工伤鉴定等服务,与泰达医院和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建立信息共享系统,开通绿色通道。全年接诊病人35408人次,健康咨询11934人次,建立员工档案7951人份,满意率达95.7%以上。
10月31日,泰达医院学院门诊部开诊运营,全年接诊病人2370人次,治疗902人次,健康查体832人次。门诊部走访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科技大学、天津海运学院和丰田一汽、英保达等企业68家,进行健康宣传、教育,了解企业、院校医疗需求,为5万余名学生、员工提供健康保障。
雅园社区卫生服务站、芳林社区卫生服务站、化工区卫生服务站相继建成开业。医护人员深入社区,走访居民,回答居民提出的问题,建立“一户一医”契约式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开发区医院办公室)
卫生监督执法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制定《开发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加大投入,购置物资储备。加强医疗、预防、卫生监督执法等队伍建设,提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迅即处理滨海中学食物中毒事件,及时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处理结果满意。
(刘海波)
〔大型会议卫生安全保障〕 制定《开发区大型会议卫生安全保障预案》,大型会议卫生保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至11月中旬,完成中法经济研讨会、首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论坛等39次大型会议卫生保障任务。
(刘海波)
〔打击非法行医〕 贯彻市卫生局等八个委局联合制定的《天津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方案》,依法对医疗机构进行管理,规范各种医疗行为,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多次召开由区内医疗机构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议,对各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对群众举报的非法行医现象调查处理,立案5起,处罚19500元。
(刘海波)
〔卫生监管〕 卫生许可证换发工作有序进行,至10月底,换发卫生许可证366户,其中,餐饮业92户,零售业108户,食堂63户,食品加工企业14户,公共场所89户。调离健康检查中不合格食品行业从业人员647名。卫生监督1809户次,采集食品样品704份,抽检生活饮用水14户,公共场所监测53户次。对26户不符合卫生要求经营户给予警告、限期改进或罚款等行政处罚,罚款45308元。组织接种计免内疫苗(脊灰、百白破、麻疹、乙肝、流脑、乙脑)4460人次专项检查17次,出动126人次。参加全区联合执法11次,出动36人次。加大卫生监测频率和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被检测单位室内环境合格率94.5%,公共用品消毒合格率100%,生活饮用水合格率100%,游泳池水合格率86.36%。根据市卫生局统一安排及开发区实际情况,制定化妆品专项治理计划,严查区内非法医学美容。
(刘海波)
〔劳动卫生监管〕 对建设项目进行审查,初步设计审批31户,通过验收审查17户。开展区内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检查工作,对化工、冶金、电子、轻工(家具制造、皮革加工)4种行业47家企业和其他行业43家企业进行监督检查。
(刘海波)
疾病防治
〔计划免疫〕 全年组织接种一类疫苗(脊灰糖丸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约1.2万人次,适龄儿童接种率逾90%,有效控制疫苗预防相应传染病在重点人群的发病。接种二类疫苗(乙肝、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等)约5000人次,对16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接种技术培训。
(张立群)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 组织对食品、公共场所等从业人员25026人进行预防性查体,颁发体检合格人员证件。预防医学门诊部制定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手册和作业指导书,为职业健康检查开诊做准备。
(张立群)
〔预防流行病〕 每日上网对辖区内医院报病情况进行审核,全年对区内传染病网络直报情况进行审核,共接传染病报告1504例,其中,乙类传染病435例,丙类传染病1057例,水痘等其他传染病12例。5月至10月进行肠道传染病旬报18份,区肠道门诊报病1400例。
(张立群)
〔健康教育及培训〕 全年进行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和疾病预防等各类培训6次,累计培训人数441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9500余份。加强防病意识宣传工作,在国翔公寓和天海公寓进行现场宣传。
(张立群)
〔实验室建设〕 2005年12月18日,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成为天津市第一家通过ISO/IEC17025:2005年新版国家实验室认可的单位。2006年3月2日,获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证书。实验室使用的食品、饮用水、公共场所、车间空气毒物、劳动卫生和医学检测等六大类95个参数的检验标准同国际接轨,出具的检验报告可在欧美及亚太地区60余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互认。
(张立群)
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工作〕 组织国翔公寓、天海公寓、天江公寓、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无偿献血4次,完成献血378人次。
(张立群)
〔建立造血干细胞库〕 6月,招募开发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完成造血干细胞采样298人份。摩托罗拉职工李晓林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开发区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张立群)
爱卫 环卫
〔爱卫工作〕 宣传《天津市爱国卫生工作管理办法》、《天津市除四害管理办法》及防虫灭害知识,推动爱卫工作开展。完成79个生活小区,29个施工工地、空地春秋两季灭鼠活动,有效降低鼠密度,达到国家规定。开展大环境消毒工作,有效控制蚊蝇孳生,为开发区虫媒传染病控制提供保障。
(张立群)
〔环卫工作〕 修订2006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卫承包合同》。同200余家临街企业和单位签订责任书,推进开发区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落实。配合市政府法制办、市容委开展调研,了解餐厨垃圾及废弃油脂去向和处理方式。“爱国卫生月”期间,各居民小区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清整,清理卫生死角,清运无主垃圾近40吨。
(张立群)
计划生育
〔简述〕 开发区已婚育龄妇女年度妇科查体1767人,患病人数709人,患病率40.55%。已婚育龄妇女中,机关干部248人,社区户籍居民中离岗待业人员297人,学校系统163人,企业已婚育龄妇女1060人。全年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9940元,涉及人数664人;年度发放“一胎生育服务证”185例。审批计划内二胎13例,均为再婚家庭申请生育二胎。
受理独生子女家庭申请病残儿童医学鉴定2例,正与天津市人口计生委科技处协调组织鉴定活动。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37例,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9例。建立全国流动人口网上查询系统,提交信息4例。完成开发区已婚育龄妇女综合调查工作。社区人口总数38087人;社区育龄妇女总数11671人;社区已婚育龄妇女总数7120人;开发区人口出生率0.835%;计划生育率99.37%;出生婴儿性别比104:100;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95%。完成开发区独生子女意外伤残、死亡统计。独生子女意外伤残6人,生活不能自理2人;严重影响劳动能力4人,已婚2人,已生育1人,未婚4人。涉及独生子女父母11人。深入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企业进行青春期生理健康知识培训2次,已婚育龄妇女生殖、生理健康知识培训1次。完成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收费许可证法人变更、年度检验工作;完成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1例。发放药具共15个品种5大类别:短效药;速效药;长效药;外用药;避孕套。口服和外用的四大类使用人数为1012人次,避孕套使用数量555240只(约278箱),使用15998人次,占总人次的94%,全年使用药具17010人次。
(屈保平 施宝玺)
〔开展关爱女孩系列活动〕 组织社区居民在“7.11”世界人口日期间开展“关爱女孩活动”。第17届世界人口日期间,开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社会发展局针对女性怀孕低龄化趋势,少女人流问题日益突出等问题,组织区内14周岁左右适龄女孩开展女孩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知识咨询活动。
(屈保平 施宝玺)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07》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叙了2006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貌。内容有:特载、大事记、文献、综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人民团体、政法、城区规划与建设、综合经济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