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连珠快书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辑》
唯一号: 020034020230017389
专题名称: 天津市连珠快书
文件路径: 0200/03/object/PDF/020010020230000014/001
起始页: 0144.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连珠快书,为八角鼓之一支。其创演始于清季单弦曲种形成之时,最初仅在阀阅门第堂会中见之,迄同、光年间,渐有以此艺为业之人。 连珠快书,简称快书,以其曲中煞尾以连珠调作结得名,被称为连珠快书。评曲者以其歌来明快爽朗,痛快淋漓,感情奔放,使听者动容,认为是曲艺场中非此莫属的佳奏。所以自“清门”(子弟票友,唱曲不取任何报酬,自带茶饭者)之曲公开演出,此种曲即广为人知,而甚受推崇与欢迎。及至艺人单独演快书,又有数名艺人擅此以驰誉曲坛,因之从八角鼓中划开,自成一家,得到群众的支持,成为曲艺场中不可缺少之曲目。 连珠快书有一定的格式,为其编演新曲,也从未见其有所变动。艺人演时,也都循规安排。计分为“诗篇”,“书注头”,“青云板”,“流水板”,“诗白”,“连珠调”,也就是:用概括大意以诗的形式道出后,继即唱出全曲关目;入“青云板”,即唱书中一折的来龙去脉与悲欢离合的内容。其唱法悠扬舒缓,渐而如流水潺潺,疾徐有致,逐渐急迫,玉盘珠走,紧促中突然顿住,而转尾声,一气呵成。非嗓音充沛,声若洪钟者,不克臻于佳境。 京津两地,擅歌快书者,有德俊峰、曾振庭、葛振清、常旭久等,其中葛、常二人为最。 曲目《削道冠》(即《蜈蚣岭》)、《淤泥河》、《阴魂阵》、《周西坡》、《碰碑》、《五雷阵》、《挑滑车》、《夺阿斗》等段,为歌场所常见。 快书,还有拆唱之演法,但须遇角色齐整,调度有人,方可演之。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辑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辑》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张家口抗日同盟军事变的历史事件、北伐战争时期的南昌之役过程及作者亲身感受、海陆丰战斗的背景和作者经历、高蠡起义的背景和作者亲身经历、冀东《救国报》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工作经历以及天津文化人联合会的影响。同时,还介绍了天津曲艺和时调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记录了作者与骆玉笙的交往经历和对骆玉笙的艺术评价。这些文章展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多个面向和地方文化的丰富细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