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學務總董林兆翰卞禹昌華澤沅等稟提學司改良戲劇文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北洋公牘類纂》
唯一号: 020034020230009017
专题名称: 天津學務總董林兆翰卞禹昌華澤沅等稟提學司改良戲劇文
文件路径: 0200/02/object/PDF/020011020230000113/001
起始页: 0494.pdf
专题类型: 公文

专题描述

天津學務總董林兆翰卞禹昌華澤沅等稟提學司改良戲劇文 爲改良戲劇藉資開化事竊維戲曲之道協乎律應乎文稱乎事實闡歷史之幽微描社㑹之情狀苟善 用其術則足以激揚人心轉移風化甚可尚已夫人之情不能鬱而無所洩也於是發之爲聲假物而鳴 以如怨如慕之狀寫可歌可泣之忱此在恒情皆然故荒古之民百化未興歌謠聿起或以發揚武德或 以頌美神功慶也有祝哀也有唁男歌款款婦和順順其作始也不過各遣所懷鳴野人得意之常態浸 淫成俗遂演爲公衆之劇觀相聚以爲樂文化漸啓音律肇脩製曲之風倡而和歌之詞復作然視爲典 要舉行不常往往循宗敎上之觀感用以侑神及王政昌明和聲所播形爲詩歌被之管絃於是朝覲燕 饗之間歌舞之儀大備世日變制日繁俗鶩於奢侈好行僭越遂有以向日燕饗祭祀之典施於私家之 讌會此雖世風遞變之漸要亦運㑹之所必趨人情之所不能禁自歌舞普行於民間而製曲譜詞各徇 其俗之所好務爲時調以娛聽由是北里之舞鄭衛之聲得以風行一世蓋古樂之節奏意旣深遠詞又 清高非婦孺之所曉流俗人之所好是以猥褻鄙俚之調得攘正樂之席而代之而文人詞士又不屑爲 淺易之曲以化導風俗至降爲俳優不齒上流爲人心世道之隱憂造端於秦漢浸甚於元明文言歧而 戯曲之諧俗難樂學微而戯曲之古意變有自來已竊聞歐西戯曲屬諸文學與詩歌並重其製曲大家 往往登場開演爲時所敬文學與戯曲合而爲一故能以樂府之餘韻風人之微旨鼓吹國民希臘之熱 心宗敎羅馬之盪敗貴紳論者歸於演劇之感召非偶然也吾國演戯之風積習相仍微特不能順勢利 導反致褻詞俚調中入人心爲風俗害可羞孰甚夫圖敎育之普及必無其害風俗壞人心者而後善良 之敎育施行而無所阻然事有禁之愈甚而其毒彌滋天下最弊之習無過娼妓昔埤女皇禁婦女賣淫 而私娼之風數倍往日卒以廢令吾國雖娼優並名然天子賜宴士夫慶賀公然召梨園子弟演劇律令 不以爲禁耆儒不以爲非蓋相習非一日矣與其禁之而陽奉陰違何如卽事改良無流氓失業之慮而 有隱彰風化之益此黎維斯所以身登劇場福地櫻癡所以託跡優伶雖雜伍下流而不爲羞卒之作拉 丁人民自由之活氣助日本明治維新之盛業令聞垂於當代流風被於奕世何其偉也是以近世敎育 家言以改良戲曲爲國家革新時普及敎育之一方蓋學校之設祗可造中年以下與國學有素之人才 若夫村豎野叟亥豕弗辨囿於遺傳之習慣不識國事爲何物欲稍以新學之事理激刺其腦部而變換 其知識厥途有三曰白話報曰宣講曰戯曲宣講與白話報皆近世創見之事宣講之例舊雖有之其事 不恒見抑非衆所樂聞事之不經創見者每足以驚世而駭俗雖主事者極其苦口婆心而不易爲世俗 所亮察然二者之倡行今且收其效矣況於以人人目中之所樂觀耳中之所歡聽苟利用其術而導之 其收效當何如耶惟慮夫文人不識調伶工不曉事兩者之間隔閡太甚日本維新之初士商自海外歸 來者以日本演劇不及泰西盛唱改革於是有所謂演藝矯風㑹起其宗旨在以新製腳本登場開演以 高尚其事然不久遂廢其後演藝協㑹繼起亦無所成推其原因皆由文學家與劇部難於調和故依田 學海所製諸曲爲當時最著名之作亦祇二三落魄俳優爲之試演雖福地樓癡親爲梨園敎師其改削 舊本尚來未甚適切之譏腳本與舞台之投合固若斯之難也嘗冥思其故凡事之起無論造意之善否 苟當乎社㑹之心理必能歷久而弗敝晚近之戲曲雖鄙俚不足道然以切近時宜皆足動習俗之觀聽 彼文人挾其詞章之技以寫譏時憤俗之懷其調不易譜其意不易識故演者爲難而聽者生倦今欲改 良戲曲勢必按社㑹之心理求俗樂與時相投之旨依之以製曲竊本此意求之而得其要旨有三曰神 仙曰兒女曰英雄二者之中以兒女神仙之戲感人最切而其害風俗壞人心也亦最巨正惟其可害風 俗而利用之則足以振風俗正惟其可壞人心而利用之則足以救人心蓋丗丗之氓知識未備宗敎之 迷信深情慾之觀念重非順機以入之則不能有所觀感但使準相當之心理演高尚之事實情衷諸正 則瑪尼他之侑觴意人不以爲穢德意有所託則桃太郞之出征曰人不以爲誕言舊所尚者去其太甚 新所製者不爲高論神仙而不涉於妖妄兒女而不失之淫褻英雄而不流爲盜賊扮演各存其眞淺近 勿傷夫雅以此而譜為歌舞其於國民之道德與庸俗之耳目兩相融洽也必矣然如今日之俳優類皆 失業游民或無賴之養子鬻技以求活者無中人之行而欲寄以國民之事勢必不行其或慕黎維斯福 地櫻癡之爲人欲親身試演無如品格卑下知禮之士羞與爲伍固世所戯弄娼妓蓄之流俗之所輕也 人雖欲不苟與俗同豈能損喪人格以自絕於賢者是欲强學士大夫假演劇以改良社㑹於名義似有 未安然觀於劇樂之起原與歐洲各國之所尚固無慮此雖曰國俗異宜積習難返試問文人之鄙夷武 事數年前之現象固何如也今則有以俊秀之士耶求入營而不得矣以此類推上有倡者下必甚焉誠 使聘文人募伶工相與研究樂曲召集學生而肄習之及其旣成登台試演始而新舊雜作繼而陳言屛 去循序而進則不爲戾俗宇舍務爲其華陳設必求其精氣象一新則觀者必衆慮民情之難與圖始也 申其旨於新聞廣其意於宣講慮效力之未能推行也能製新曲者獎勵之能演新曲者尊敬之慮邪之 妨正也各州縣之淫戯必通飭禁止各劇園之腳本必呈警局審視官吏提倡於上紳耆勸導於下士以 遣懷而鼓其進取之氣民以求樂而收其觀摩之益將不數年而風氣變不十年而鄭聲絕一舉兩得豈 非燕民之幸各行省聞風興起感化直及於全國其裨助於革新時代之普及敎育無善於此所有擬請 改良戯劇藉資開化緣由相應合詞呈乞轉詳以備採擇實級公益

知识出处

北洋公牘類纂

《北洋公牘類纂》

《北洋公牍类纂(正续编)》均为清代光绪末年清政府预备立宪期间推行新政过程中的档案资料集。光绪三十二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并开始推行新政。在李鸿章多年经营之下,当时的北洋地区筹办了大批轮船、电报、煤等企业。甘厚慈便将山东、河北、辽宁、吉林各省及天津等地咨议局、督宪、议事会、臬司督统等往来直隶总督及清廷各部的公文、章程、调查等,编入《北洋公牍类纂》,后又编《北洋公牍类纂续编》。两部书内容均反映出推行新政过程中各地区各个方面的具体活动及经济发展状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兆翰
相关人物
卞禹昌
相关人物
華澤沅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天津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