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天津縣地輿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縣志[乾隆]》
唯一号: 020034020230001144
专题名称: 春秋天津縣地輿
文件路径: 0200/02/object/PDF/020011020230000102/1
起始页: 0226.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产地: 天津縣

专题描述

春秋爲燕地 按周官大司馬職方氏九州東南曰揚州正南 曰荆州河南曰豫州正東曰靑州河東曰兖州 正西曰雍州東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 幷州鄭元註云幽幷則靑冀之北賈公彦疏云 周之冀州小於禹貢時冀州以其北有幽幷則 卽舜分冀爲幽幷之制也冀州曰河内葢指東 西南三河言其北則爲幷其東北則爲幽也知 邑爲幽州地而非冀者據幽兖二州俱言河兖 州之河卽禹貢濟河惟兖州也幽州之河卽禹 貢夾石碣石入於河之地也若冀州霍漳汾潞 與邑境遠矣故兖仍禹舊而易冀爲幽 又按舊志云周爲燕地據燕世家武王封召公 於燕其封域史無明文前漢書謂召公後三十 六世與六國俱稱王東有漁陽右有北平遼東 西西有上谷代郡雁門南得涿郡之易容城范 陽北新城故安涿縣良鄕新昌及渤海之安次 以理斷之孟子言公侯地方百里豈得獨廣燕 封據史記正義謂薊微燕盛乃幷薊居之則漢 書之說非召公始封之舊可知且據左氏傳管 仲曰賜我先君履北至於無棣索隱以無棣在 孤竹服䖍以爲受封境界所至則天津似屬齊 之北境然齊之始封只在里亦不應如是之廣 索隱以爲指征伐所至之域言是也又據燕世 家齊桓公伐山戎還燕君送出境桓公因割燕 所至地予燕其說與說苑同括地志云燕留故 城在滄州長蘆縣東北十七里卽齊桓公割地 予燕之處據此則滄州本齊境故燕君送齊桓 至此爲出境及桓以地予燕滄始爲燕地又據 志滄州南有盟亭古燕齊分界處二國嘗結盟 於此因名都城記云召公始封在幽之燕山則 自春秋以降乃廓而大之耳故斷以爲春秋 又按舊衞志謂武王封堯後於薊封召公奭於 燕此葢本史記言之據小戴禮記武王封黄帝 後於薊史記則云武王封黄帝之後於祝帝堯 之後於薊召公奭於燕正義云其文似重據經 典釋文云黄帝姬姓君奭其後也葢惟同爲黄 帝之後一封燕一封薊故以爲重若帝堯之後 何重之有是當以小戴記爲斷故日下舊聞亦 取釋文說至帝王世紀則云召公文王庶子尚 書正義駁之云左傳富辰言文王之子一十六 國無名奭者則世紀之說不足信矣譙周註燕 世家又以爲周之支族如其說則奭非黄帝後 正義烏得謂之重故史記燕世家亦以召公與 周同姓而不言文王子司馬貞索隱則云燕在 今幽州薊縣故城按括地志燕山在幽州漁陽 縣東六十里都城記云召公封地在燕山之野 故國名燕若幽州之薊據水經注以薊邱得名 烏得混以爲燕又通鑑地理通釋或云黄帝之 後封於薊者已絶成王更封召公於薊爲燕不 知周本紀明言武王封周嬉烏得以爲成王史 記正義謂其後薊微燕盛乃幷薊居之薊名遂 絶其說得之

知识出处

天津縣志[乾隆]

《天津縣志[乾隆]》

出版地:天津

清乾隆年间天津知县张志奇、朱奎扬修,吴廷华、汪沆纂,乾隆四年(1739)序后刻本。该志与《天津府志》为同时开纂、同时成书刊刻的姊妹篇。天津县之设始于清雍正九年(1931),此为天津第一部县志。全志共24卷。卷首载有布政使陈弘谋、知府程凤文和张文炳、知县朱奎扬序及凡例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縣
产地
天津縣
相关地名
燕地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