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直𨽾衞所屯田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府志[乾隆]》
唯一号: 020034020230000523
专题名称: 南直𨽾衞所屯田
文件路径: 0200/02/object/PDF/020011020230000101/001
起始页: 0711.pdf
专题类型: 数据统计

专题描述

南直𨽾衞所屯田共二萬七 千四十四頃四畝零萬曆二十九年十月十八 日保定廵撫汪應蛟奏海濵屯田試有成效酌議 留軍併懇召民兼種以資兵餉以永固重地臣窃 見天津葛沽一帶咸謂此地從來斥鹵不耕種間 有近河滋潤種藝豆者每畝收不過一二斗臣窃 以謂此地無水則鹻得水則潤若以閩浙瀕海治 地之法行之穿渠灌水未必不可爲稻田而一時 文武將吏諸人無肯應命至今春始買牛制器開 渠築堤一時並興計葛沽白塘二處耕種共五千 餘畝内稻二千畝其糞多力勤者畝收四五石餘 三十畝或種薥豆或旱稻薥豆得水灌漑糞多者 亦畝收一之石惟旱稻竟以鹻立槁臣近廵歷天 津親詣查勘據副總兵陳爕禀稱水稻約可收六 千餘石薥豆可收四五千石於是地方軍民始信 閩浙治地之法可行於北海而臣與各官益信斥 鹵可盡變爲膏腴也夫天津當河海咽喉爲神 京牗戸自倭警震隣開府設鎭署將增兵而其地 益重今鯨波雖息内備未忘矧中原多事之秋尤 未雨徹桑之日見在水陸兩營尙存四千人歲費 餉六萬餘兩原無請給内帑俱加派民間欲留兵 不免於病民欲恤民無以給兵臣嘗早夜熟思惟 有屯田可成斯得足食長策然召募之兵非有室 家婦子助計一夫不過耕種四五畝卽每收三石 不過六萬石而可墾荒田連壞接畛奚啻六七千 頃若盡依今法爲之開渠以通蓄洩爲之築堤以 防水澇每千頃各至糓三十萬石以七千頃計之 可得穀二百萬餘石非獨天津六萬金之餉可以 取給卽以𠑽近鎭之年例省司農之轉饋無不可 者且地在三岔河外海潮上溢取以灌漑於河無 妨白塘以下多地原無糧差白塘以上爲靜海縣 民地或五畝十畝而折一畝糧差不過一分八釐 民願賣則給價不願則田仍給種於民情無拂就 中經理得宜行之久遠可不謂國家萬世之利哉 惟是地廣則墾治之難田多則耕種之難又招𢯦 數千家而後皆任數千頃之地必羣聚數萬之人 而後皆供數十萬畝之耕如地方千里爲田五百 四十頃一面濵河三百開渠與河水通深廣各一 丈五尺四面築堤以防水澇高厚各七尺又中間 溝渠之制條分縷析大約用夫六十萬人而後可 以成功無論北人慵惰惮於力作卽有南方善耕 之人誰家集衆裹糧百十爲羣越數千里以從難 成之役其富商大賈衣輕乘肥操奇贏坐收三倍 又誰肯捐數萬金之資以勞形哉此闢地生財之 說屢厪廟議而未睹成績也臣今爲計惟有用軍 墾田以田分民軍能墾而不能盡種民能種而不 必自墾軍有月糧而無僱値之費民無勞役而享 可耕之田然後趨之若流水應之如赴聲策無便 於此者然非見在水陸兩營之兵所能獨成也彼 以四千之衆勤力於二萬畝之耕又三農之餘無 廢其坐作撃剌之條其操畚鍤而從事於濬築所 就能幾何哉臣聞天津兩衞官軍本爲防海而設 後以海上無事騎憑陵遂調赴薊鎭防守至萬 二十年來倭急則議留倭緩則議調旋留旋調 展轉無常臣不得巳而有春秋遞防邊海之議葢 防邊者一時之權宜防海者實祖宗之額制也今 海波固稱暫寧薊門亦時當間暇世請以防海官 軍用之於海濵墾地計左右兩營軍共六千併水 陸兩營之兵總得萬人除人各耕種外每歲開渠 築堤可成田數百頃一面召募邊地殷實居民及 南人有資本者聽其分領承種少或五十畝多不 過一二頃悉令倣照南方取水種稻本年開耕姑 免起科以償其牛種器具之費次年每畝定收稻 米五斗以後永爲世業其軍兵自種五畝每名定 收稻米一石五斗其有父兄子弟願領種餘田聽 各營中軍總哨及天津三衞官舍有率其子弟童 僕願領者聽種之多不許過二頃數年之後荒地 漸闢各軍兵且屯且練民間可省養兵之費重地 永資保障之安邊境狼烽長靜兩營官軍嘗留屯 可也萬一釁可虞復調春秋遞防可也葢薊保 兩鎭原屬一體薊鎭有儆保鎭馬兵當不待調召 徃援矧薊門與通灣咫尺朝發夕至其在津亦何 異於在薊哉至於米粟漸多可支邊鎭之年例民 居漸廣可實海邑之版圖并一切制置調度事宜 容職次第區畫具奏非可以一端盡也先是二十 五年春戸部奏覆天津廵撫萬世德題天津開田 一事查山東之長山島遼東之干家莊俱係海墩 曠地近因倭儆撥調軍士且耕且防不踰年而各 獲萬計又查得天津沿海一帶節該科臣戴士衡 徐元正並題膠河水淡可樹嘉禾撫按設法招墾 秪因連値兵荒官無餘餉民無餘力坐視因循日 久竟未奏效合候命下本部移咨天津海防廵撫 都御史督行各該兵備道卽將各哨上環海荒田 地南自靜海東至直沽永平等處并諭遠近軍民 人等各自備工本盡力開種官給印照世爲巳業 成熟三年之後方許收稅酌量地所獲花利每畝 上地納穀一斗中地六升下地三升另項收貯專 備海防餉費此外不許別項科擾如有力大能開 墾鑿池濬溝築堤建閘並隨便經理不相牽制每 歲終撫臣躬親廵督果有成效如長山鳥干家莊 之補助軍餉者卽分别墾田多寡輪餉厚薄酌議 賞格徑自舉行至於有力大能捐本倡率者另題 優叙庶幾人自勸勉地闢而糧益增兵農兼濟上 下相資計無善於此矣以上續文獻通考

知识出处

天津府志[乾隆]

《天津府志[乾隆]》

乾隆天津府志是清朝乾隆四年(1739年)由天津府知府李梅宾主持编纂的一部地方志,共四十卷,分为三十六类,记载了天津府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该书是继康熙《天津卫志》之后的第一部天津地方志,也是清代最早的一部天津府志。该书参考了《天津卫考初稿》等前人的资料,也收录了一些乾隆时期的新变化,如河道、城池、官署、寺观、学校、民俗等。该书对于研究清代天津的历史和文化有重要价值。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