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联系羣众的工程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标兵》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6108
颗粒名称: 密切联系羣众的工程师
其他题名: 天津机車車輛配件工廠工程师田培基事蹟介紹
分类号: K825
页数: 7
页码: 29-35
摘要: 这篇文章介绍了天津机车车辆配件工厂的工程师田培基的事迹。田培基是一个出身剥削阶级家庭的知识分子,但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他逐渐抛弃了剥削阶级立场,树立了无产阶级的立场和作风。他深入车间,依靠群众,独立思考和群众智慧相结合,在工作中敢想敢干,刻苦钻研,大胆创造。他的工作得到了全厂职工的欢迎和称赞,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文章强调了田培基依靠群众、关心体贴群众的工作作风,以及他敢想敢干、大胆创造的精神。
关键词: 高虎臣 人物 传记

内容

在天津机車車輛配件工厂里,有个工程师名叫田培基。他今年巳經五十六岁了,可是与靑年人一样,政治热情高,干劲十足,他虽然出身剝削阶級家庭,可是現在他生活上能坚苦朴素、与工人同吃同作。提起他来,在这个三千多人的工厂中沒有不知道的。
  田培基工作一貫認眞負責,对社会主义建設充滿了无限的信心。几年来,他在党的培养敎育下,政治觉悟一天天在不断提高,逐步拚棄了自己的剥削阶級立場,和旧知識分子那种臭架子,树立了无产阶級的立場和作風。去年大跃进以来,他在党的伟大号召鼓舞下,发揮了敢想敢說敢干,刻苦鉆硏,大胆創造的精神,被同行們称为旣勇敢、又細致的干将。尤其是他那主动深入車間,坚持依靠工人羣众,和羣众打成一片的作風,得到全厂职工們的欢迎和称贊。工人們都亲切地叫他“田老工程师”。他的工作(包括設計、审査图帋)长期以来完滿的完成党、領导对他提出的要求,达到了职工、技术人員和使用者的三滿意。因此,这位年过半百的工程师,从1954年以来連續被評市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田培基是个知識分子,在厂里担負着非常标准設备的設計工作,幷且还是这个組的組长。非标准設备的設計工作,說起来非常复杂,范围包括很广,他不但負責各种加热爐、热处理等的設計,还負責鍛压件、专用机床、劳动保护設备的設計工作。差不多一件一个样,碰到的困难不位多一而且也大。一个知識分子出身的工程师,能够千方百計克服困难,出色地完成党所交給的各項艰巨任务,在工作中又得到羣众热爱与称贊,确是一件不簡单的事。
  深入車間,依靠群衆,独立思考和群衆智慧相結合
  田培基虽然是一个知識分子,是一个工程师,可是他特別平易近人、謙虛热情。正是由于他能够經常深入車間,依靠羣众,和羣众打成一片,所以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經驗。他常說:“一个技术人員如果和生产实际脫了节,那将一事无成。”事实正是这样,他能把心交給工人羣众。把自己独立思考和羣众的智慧相結合。他的每一項設計任务,几乎都是多次到車間找工人們商量,工人們也都把实际操作告訴他,丰富了設計內容。按說,一个只負責图帋設訐和审査图帋的工程师,是难得和工人打交道的,可是田培基却把这一步看成設計中必須的事。由于他这样听取羣众关于設計的意見,所以有好多設計是根据工人的建議而重新修改了的。今年,扁簧車間由于生产量的激增,油溫过高,时时停产。針对这种情况,他設計了一种冷却器,幷且拿着图帋到負責施工的动力科,征求工人的意見,当时,工人朱庆华說:”冷却器的排管有一半是多不通气的,如果都打通的話,冷却循环作用就会更大。”田培基就根据工人的意見作了計算,幷修改了图帋。这还不算,过了几天,他又带着图帋去动力科,对工人說:“你們的办法比我的好,現在就按你們的办法干了!”大大地鼓动了大家敢想敢干的精神。
  不仅依靠羣众,更重要的是关心和体貼羣众。有一次园簧車間要求設計双头磨簧机,当图帋設計出来以后,田培基就想:磨簧机有单头的,也有双头的,工人們喜欢使喚哪一种呢?、为了这个問題,他来到了磨簧机前,仔細和工人商量。工人們說:“双头磨黄机在磨簧的时候容易动,不如单头的好用!”工人的反映,使他有所启发,改变了設計。通过这样作了以后,他又发現另一个問題。当时,他看到磨簧机把老大的沙輪带得飞轉生風,吹得車間尘土飞揚。“这样下去怎么行?”面对这种場面,田培基想了很多,他想:尘土多就要影响工人呼吸,沙輪風大,在冬天会害得工人閙寒腿的。想到这里,一个嶄新的設計已經在他的脑子里孕育了。日子不久,单头磨簧机的图帋画出来了,而且在图帋上还多了一套吸風吸尘的設备,这样的設計巳經是很园滿了吧?可是这位老工程师幷不滿足,他又考虑:吸尘彻底沒有問題了,可是把風全部收掉幷不科学,因为冬天有風不好,在署热季节有風还滿可以降溫。,他就讓設計組的人們又附加了一些东西,这个附加設計的条件是:沙輪发出的風冬天可以收掉,到了热天又可以讓風放出来降温……。工人們說他的时候总这样講:“老工程师眞好。”
  在大跃进的1958年,他和設計組六个靑年技术人員一起共完成了党所交給的四十三項关鍵設計任务,基本上滿足了全厂生产的需要,同时在設計中提出了很多重大改进,对保証1958年全厂任务的完成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样,田培基被全厂职工評为1958年市級劳动模范。現在厂里工人対田工程师設計的或审査过的图帋,非常信任。工人們这样說:“田老工程师签字的图帋,你就去干吧,保险沒錯。”事实也是如此,凡是田培基签过字的图帋施工中总是順利的,沒有什么返工現象。
  敢想敢干,大胆創造
  田培基,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对于党的每一次号召和指示都牢記心头。去年,党提出发揚敢想、敢說、敢干的共产主义風格,田培基就在日常工作中貫彻。去年在支援农业跃进中,他設計和计試成无动力水泵,只要有水就可用,成本低,效果大,已經推广开了。在大炼鋼鉄时,他又創造了矿石破碎机。他,这位孜孜不倦的老工程师,全力把技术其献給国家。今年,在大跃进的基础上,随着机車車輛制造业的发展,非标准設备的設計工作有一百多項,比去年增加了三倍左右。而且弹簧車間扩大生产能力四倍,所有扩建的設計都在这个設計小組的范围之內。任务相当艰巨,但是这幷沒有吓倒他們。他領导的設計小組今年上半年就已經完成八十多項設計任务,幷且有十多項重大革新。这里面,象改进扁簧浸漆干燥設备的設計,原来油槽长6.8米,他在看图时就想:“浸漆的工作物不大,槽子用得了这么大嗎?这样不就浪費了嗎?”是的,田工程师对每項設計都是旣細致、又大胆,本着节約、实用的原則对待每一个設計任务。因此发現可有可无的部件一槪不要。这浸漆槽不符合实用,他就費脑筋作了修改,改为长1.8米的,这样做能省工、省料、省建筑面积,另外,把角鋼柱子改为水泥鋼筋的一項,为国家节省大批鋼材。这次扁簧浸漆設备設計上样改进就可为国家节約四万多元,同时,投入生产后,可使园鋼和扁簧的油漆干燥时間由原需二十四小时縮短为十分鐘。另
  外,在大干八、九月中,田培基提出两項革新献礼項目。其中簧一項是改进机車上的十四孔压油机,因为原活塞桿直径細,容易折断,造成停車事故,田培基就和羣众硏究,幷且得到領导同意以后,把直径八公厘的活塞桿改为十一点五公厘,幷由原十四孔改为七孔,保証了性能,消灭了停車事故,胜利地实現了这項革新,向国庆献礼。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老心不老的人。由于他刻苦工作,积极改造自己,提高覚悟,終于在1958年底,党組織批准了他的申請,他光荣地参加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热心帮助靑人年技術員1958年12月,在田培基光荣入党的时候,党就对他要求过:要好好培养靑年技术人員,把經驗和技术传授給靑年一代。从实际工作中,田工程师也深深感到了培养靑年技术人員的重要意义。因为他所領导的非标准設計組的六个技术員,都是十岁左右、刚从学校大門出来不久的靑年学生,不迅速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怎么能完成今年繁重的設計任务呢?因此他把培养靑年技术人員当成了自己的一項重要任务,一年多以来,組內的六名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在他的热心帮助培养下,現在都基本能独立担任設計工作了。
  每次搞重大設計項目时,田培基总叫几个靑年技术人員和自己一起硏究,一起下手搞。他說:“叫他們下手干,从实际中鍛鍊提高的会更快些。”赵宗現同志刚毕业来到厂不久,田工程师就分配他和另外两名靑年技术員一块去搞12吨龙門吊的設計工作,当时小赵很担心自己沒有一点經驗搞槽了,就找田工程师要求先干些簡单的工作,熟悉一个阶段以后再搞大些的設計工作。田工程师当时就笑着对小赵說:“沒关系,你就大胆干吧,有困难咱們一起硏究!”这話給小赵打足了气;在設計中,赵宗現不会計算,田工程师就主动地过来帮助算,算完以后再耐心地給小赵講解,直到他完全听懂为止。就这样在田培基的热心帮助下,赵宗現和另外两位靑年同志,終于按期完成了12吨龙門吊的設計任务。
  田培基不但注意在工作上給靑年技术人員以具体帮助,他更注意从思想上帮助靑年技术人員。他常对靑年技术人員說:“思想不明确,就沒法搞好設計工作。”他常常諄諄地囑咐大家:“在設計工作中,一定要和工人打成一片,拜工人为师,我們旧社会出身的知識分子应該丟掉臭架子;而新社会出身的知識分子,就更不应該摆臭架子。”他經常說:“当設計搞不通的时候,你就到車間看看去,請敎工人。”他还講了一段自己的实事叫大家引为敎訓。他說有一次自己計算一个公式,把一英尺当成八时算,結果算了半天也算不岀来,于是他就到小組去和工人商量,工人一听他說完,就指出一英尺应該等于12时,而不是8时,工人的一句話就解决了他想了一上午的难題。有一回,靑年技术員楊賦淸在設計車床改装专用鏜床时,費了一个多月的时間,图帋也沒定案,当时楊賦淸找到了田培基,而田培基只簡单地帮助他修改了一下图帋,然后却恳切地对他說:“小楊,还是到車間找老工人硏究一下吧!”結果小楊到車間找老工人一研究,問題很快解决了,設計的图帋也馬上定了案。当时楊斌淸感慨地說:“要沒田工程师这一句話。我不知还要走多少弯路呢?”
  在田培基同志的帮助下,非标准設計小組的同志們都已养成了和老工人結合搞設計的好习慣。搞車工設計的遇到了不懂的問題,就主动跑去請敎老車工;搞热加工設备設計的遇到了难題,就跑去找热加工老工人商量。而且大家参加劳动鍛鍊,都是自己到自己設計的設备施工組去,这样发現了設計上的問題,可以馬上和工人一起硏究解决,避免了施工后再修改。
  不驕不躁,勤学苦干,为党做更多的工作
  党对田培基同志是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顧的。党委書記和厂里的其他領导同志經常和他談心,鼓励他拿出老黃忠的干劲,来为祖国創造更大的成績,詢問他工作、生活上的困难。田培基常問自己:“我是一个旧知識分子,在旧社会里沒人重視,受排挤,解放后,党对我这样关怀,生活上这样照顧,拿什么去回答党的恩情呢。”因此更增强了他繼續前进的信心和力量,平常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都請示党委,党委鼓励他大胆結合实际勇于創造,他去年当选为天津市劳模后,一点也不驕傲,当別人向他祝賀时,他却謙虛地說:“我做的这些工作都是本份,离党对我的要求还差得远呢,今后,我要为党做更多的工作。”
  “为党做更多的工作”,这句話成为了田培基工作的动力。他虽然已五十六岁,头髮早已花白,但他的工作精力却象二十岁的靑年小伙子一样旺盛,他每天都坚持政治、业务学习,他自个說:“不好好学政治,干工作就象在大海里迷了方向的船一样,找不到靠岸的目标。”每天早晨六点半左右,他就来到了工厂(七点半上班),坐在办公室里靜靜地鉆硏党章、政治經济学和其他政治理論書籍;晩上,有时还要看很长时間的业务書籍……。
  最近,他完成了七孔压油机、鍋駝机改拖車的設計改进后,又在埋头思考新的理想:他准备把全厂繁重的人拉車、馬拉車等笨重落后的运输改成机器牵引車的軌道运輸。現在这些重大的改革項目,設計图帋有的已經部份誕生了,一項新的壮丽的革新計划,很快就可实現。

知识出处

标兵

《标兵》

本书介绍了全市工业、交通、建筑、财经系统第三季度评比出的先进生产者和先进集体,这些先进人物成为广大职工学习的榜样。他们苦干、实干加巧干,发扬高度的忘我劳动精神和崇高的共产主义风格,取得新的成绩。本文汇编了六名先进生产者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希望全市职工从中受到启发,乘胜猛进,积极投入大干红十月的增产节约运动新高潮中,力争十月超九月,完成第四季度计划。

阅读

相关人物

田培基
相关人物
朱庆华
相关人物
楊賦淸
相关人物
赵宗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