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敎养員的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文敎群英頌》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5706
颗粒名称: 一个敎养員的故事
其他题名: 記靜海县独流公社和平街生产队幼儿园敎养員王增秀
分类号: K825.4
页数: 8
页码: 48-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王增秀是一位农村幼儿园教养员,她面临了困难和挑战,但通过党的引导和她自身的努力,她逐渐改变了孩子们的行为和思想,成为了他们的榜样和引导者。她通过创造性的方法和劳动,提供了更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她的先进事迹受到了表彰,并出席了各级文教群英会。
关键词: 王增秀 教养员 幼儿园

内容

在天津市召开文敎群英大会时,一群农村幼儿园的孩子們給代表們做了表演,节目十分精彩,表演結束,覌众們以雷动般的掌声向小朋友們致意,而且贊不絕口。
  亲手为孩子們編剧、导演的敎养員王增秀便是出席文敎群英大会的代表。
  (一)
  王增秀,今年才二十二岁。她連个小弟弟小妹妹都沒有,不用說不懂幼儿敎育知識,連抱娃娃她也是个外行。1958年她的家乡——靜海县独流人民公社和平街佳产队成立幼儿园时,党支部知道她工作热情,有朝气,所以选派她当了幼儿敎师。孩子們初到一起时,打打鬧鬧,哭哭啼啼乱成一团,为解决乱的問題,她們让孩子們坐在热炕头上玩,結果越閙的厉害,离幼儿园老远,就听到孩予們的嚎哭声了。有的孩子出点事故,家长就找到門上,这个說:“俺孩子在家里多会也沒碰坏过!”那个說:“把孩子交給兩个黃毛丫头,怎么行?”这一来可把王增秀和她的同伴們急坏了,她們有些动搖了:这工作多么麻煩瑣碎,多么不討好人,眞沒干头!
  正当这时,党支部知道了这事,支書找来了,安慰她們,鼓励地們,給她們指出方向:“幼儿敎育是偉大的社会主义建設事业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应当热爱这个工作;要想让媽媽們安心,敎养員必須賽过媽媽。”也正在这当儿,傳来了景县“八姐妹”創千斤小麦奇迹的捷报,傳来了石家庄地区鋼鉄姑娘們煉出好鉄的喜訊。党支部書記那关怀而強有力的声音,各个战綫上的姐妹們在大跃进中創造的奇迹,深深地触动了王增秀的心,使她一夜一夜地睡不安。好久好久不能平靜下来。她想,我也是毛澤东时代的一个靑年,我能让困难把自己压倒嗎?自己能作偉大时代的逃兵嗎?……不,我不能辜負偉大的时代,偉大的党。
  (二)
  一天,王增秀正在費尽心思,苦于沒有带孩子的經驗的时候,听說本鎭百貨商店有一个从部队轉业来的售貨員,名叫賈玉祥,她在軍队托儿所里当过保育員。当晚,王增秀把孩子們送回了家,便兴致勃勃地去訪問賈玉祥。
  賈玉祥这个退伍不久的女战士,热情而爽快,恨不得把自已知道的一切都掏給她,她象个大姐似的对王增秀說:“孩子們在家里生活条件不同,家长們管理孩子的方法不同,这样孩子們性格的發展也就不同,我們必須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进行敎育。別看孩子們懂事不多,一般自尊心可強啦!有了錯不要一味責斥批評,可通过說道理打比方講故事来启發、誘导。对儿童进行敎育,应当象演員那么有鼓动性,不能只給孩子們講难懂的大道理,那样孩子們听不进去……。”她除了把自己几年的經驗介紹給王增秀,还常在假日到幼儿园去,作示范,具体帮助。
  王增秀从賈玉祥那里学了不少东西。她常留心每个孩子的喜爱、特性和优缺点,对挑皮的孩子不提名道姓的批評,也不再狼呀虎的吓唬他們,而是用編故事、作游戏等多种方法,帮助孩子們糾正錯誤。对于好孩子,也能适当的进行表揚。起初,有几个特別爱哭的孩子,很任性,哭起来沒完沒了,有时越哄越哭的厉害,眞是軟硬不吃。一天,她突然經过回忆自己童年的心理,琢磨出来一种对比法。当孩子哭的时候,她就把孩子抱到鏡子前面,边向孩子講嚎哭对眼睛的危害,边让孩子照看自己哭的丑象;还常在孩子高兴时,让孩子在鏡予前照看自己的笑容。就这样,使几个爱哭的孩子慢慢地轉变了。
  敎养員带孩子的办法愈来愈多,孩子們越来越听話,懂礼貌。有的家长說:“俺那孩子傻傻糊糊的,嘛也不懂,整天不是打仗就是罵街,如今可变样啦,回家还知道帮媽媽干活儿。王阿姨眞是有兩下子”。
  不料,右傾机会主义者破坏人民公社,幼儿园的巩固也受到影响。今天这家把孩子領回去,明天那家的孩子不来了。王增秀一方面深入家庭訪問,一方面赶忙向支部作了汇报,党支書再三鼓励她說:“幼儿园是新事物,对解放劳动力大有好处,要干下去,頂住歪風。”王增秀鼓起勇气,按党的話,整天各处奔走,听取群众意見,宣傳办园意义。一次、兩次、三次,一天、兩天、三天……,眞是你說破了嘴,人家却当了耳旁風。王增秀依靠党,随时把情况反映給党支部,經过党支部帮助分析,原来有少数富裕中农在搗鬼。党召开了大会,向群众宣傳貫徹党的政策,批判極少数富裕中农想拆公社的台、走回头路的思想。王增秀积極配合党委做宣傳工作,首先到貧农、下中农家去作动員工作。为了爭取丁济新家一个孩子入园(他家对別人有带动作用),曾跑了十六、七次,最后感动地家长說:“人家阿姨一天一天的跑,还不是为了咱們的孩子,为了培养祖国的接班人,我們的孩子一定要去幼儿园。”歪風吹散了,群众的思想顧虑解除了,很多孩子又回到了自己的乐园。
  (三)
  “哪个小朋友藏了鞋,吿訴老师,老师不批評你。”
  “我沒有。”
  “我沒有。”
  小朋友們都这样回答,唯有大秋沒啃声。当王增秀又問他时,他也說:“我沒拿。”
  王增秀多么着急呀。孩子們玩着玩着,有五个小朋友一人丟了一只鞋,在院里屋里找遍了,也找不到。怎么往回送孩子,怎么向家长說呢?她怀疑是大秋藏起来了,这个孩子爱撒謊,不好穿鞋,外号叫“鉄脚鴨子”。可是,在沒有确証的时候,怎能冒然把这不荣誉的事扣在一个孩子的头上呢!
  她經过一番思索,編出一个“好孩子和撒謊的孩子”的故事来。她給孩子們講完这个故事,又很有情感地說:“你們看,撒謊的孩子也能变成好孩子。过去別人嫌他撒謊,都不爱理他。后来他不撒謊了,小朋友們都喜欢他,主动找他玩……”增秀說到这里,大秋咧着嘴哭了。她最后补充一句說:“撒謊的孩子听了这个故事以后准会找老师去說实話的。”
  下午放学了,大秋沒走,他拉着老师的手走到一个草棚里,他勇敢地从草堆里刨出来小朋友的五只鞋。
  从此,她在这个孩子身上費了不少心思。一次,上午上課时,大秋說他要領小弟弟到外边去尿尿,老师高兴地点点头,他就拉着小弟弟的手出去了。几分鐘以后,見他还不回来,老师馬上到厠所去看,沒有人影,追到街上,轉到村边,那也找不到。王增秀怕出了意外,忙派人去地里把大秋的媽媽找来,媽媽急得也沒办法。还要繼續找。当王增秀和托儿所的刘大娘刚一出村,影影綽綽地看見村外“王八坑”(一个死水坑)边有兩个孩子。走近一看,果然是大秋和二秋正在坑边玩水哩,眞使她們吃了一惊,刘大娘急的刚要开口喊,增秀拉了她一把說:“可不能喊叫,这孩子太生性,我們一喊,他知道自己有錯,一跑非掉下水去不可,再說还有二秋,那多危险哪。”她們商量了一个办法,悄悄的繞到一边,不大在意地对大秋說:“大秋眞会玩,再过几天就学会游泳了。”說着走近他,可是叫他回去,他仍然要玩,怎么办呢?她知道大秋平时爱玩印模,便对他說:“你不是爱玩印模嗎,我給你挖点泥咱回去玩吧!”大秋一听玩印模就答应了。回到幼儿园里,增秀又想到这个孩子虽然向老师撒了謊,但老师决不能向孩子撒謊,馬上叫一个小朋友回家拿来兩塊印模給了他。事后才对大秋进行敎育。又一次,王增秀刚要出門,抬头看到大秋站在滑梯上东张张西望望,〓〓上看看下,知道他要挑皮,忙在門口停下来。大秋看到周围沒人,解开褲就想从滑梯板縫里往下尿尿,而且要尿在下边一輛自行車上的一件棉袄上。增秀見势不好,急忙喊道:
  “大秋,你要打滑梯嗎,来我送你一个……”
  “嗯。”大秋立时把褲子抽起来,裝作沒事人似的。增秀走过去,也裝不知道似的送了他兩个,就說:“大秋,你看下边是什么?”
  大秋答:“車子、棉袄。”
  她又問:”是誰的?”
  大秋答:“不是那个人的嗎!”
  “是修河堤的叔叔的,人家是帮助咱們挖河修河堤的,跟爸爸媽媽一样可爱,我們不能把叔叔的衣服和車子弄髒了。”增秀看他听的入了耳,又說:“你帮老师的忙,在这里看着,那个挑皮的孩子,要是他想往修河叔叔的棉衣上撒尿,就来告訴老师。”
  小大秋,眞的听老师的話,看到有的孩子摸摸那件棉衣,他也学着老师的样子講一番道理。
  大秋这个挑皮有名的孩子,就这样在王增秀的耐心誘导下,慢慢的变成了好孩子。
  (四)
  王增秀听党的話,完全把心放在幼几园里,放在孩子們身上,她决心要把自己的靑春献給祖国的、偉大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她处处进行創造性的劳动。她非常关心孩予們的思想、品德的成长。为了用当前生产斗爭和政治斗爭中的生动材料培育孩子們,不断根据当前的中心任务編写一些快板、童謠、小歌剧等。党号召养猪的时候,她就給孩子編养猪的快板,領孩子們給猪去拔草;党号召植树的时候,她就給孩子們編植树舞,带領孩子們去参加植小树的活动。一年多她用晚上的时問,为孩子們編了“送肥舞”、“插秧舞”、“紅旗”、“手快板”、“送哥哥参軍”、“独流公社变了样”(小歌剧)等七十多个歌舞。由于內容結合实际,所以在县、公社举办的賽娃娃会上,都占第一名。
  为了給孩子們修房,改变幼儿园的面貌,他想尽办法,找来了五十多根房檩,一万多塊砖,二百多斤白灰,順利地解决了房屋修繕問題。为了改变孩子們的衛生面貌,她除了侮天給孩子們洗手、洗臉、洗头、洗衣,还利用业余时間給別人織毛衣、編蒲包,得来的报酬給孩子們买了三十多个“飯单”(吃飯穿的外罩)。
  为了活跃孩子們的生活,增秀还常常給孩子們制作玩具,一年多来,她和同志們共同硏究,給孩子們做了大小三百多件玩具。在幼儿园成立食堂时,又是她第一个把自己家里的炊事用具拿来,支援食堂。食堂建立起来了,炊事員一时找不到,她和其他同志向党委提出:我們包下来了。从此家长們都称她們是一員变“六員”:保育員、炊事員、敎养員、理髮員、管理員、淸洗員。
  王增秀的先进事迹是动人的,因此她不但出席了市文敎鮮英会,幷出席了省和全国的文敎群英会。在首都还会見了党和国家的領导人。这些事:对王增秀的鼓舞很大,她决心不驕不躁,在今后的幼儿敎育工作中做出更大的成績,这样才不会辜負党的期望。

知识出处

文敎群英頌

《文敎群英頌》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该文介绍了多位先进人物的事迹,涉及教育、医疗、文化等多个领域。其中,陈天池、黄惠芝、王松青等人坚持教育战线,培养花朵的人王如慧等人致力于幼儿教育,张淑清、晋桂香等人则是小学教师,李长茂、赵慕梁等人则在工业领域做出了贡献。这些人物展现了共产主义者的精神风貌,对读者有很好的鼓舞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胡継洲
责任者
王增秀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