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种的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文敎群英頌》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5704
颗粒名称: 撒种的人
其他题名: 記河間县城关公社七街小学敎师楊淑敏
分类号: K825.4
页数: 8
页码: 32-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8年河间县教师杨淑敏在推广普通话和汉语拼音方案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努力。她利用各种方法和教具帮助学生掌握普通话,克服了家长的阻拦和学生的发音困难。杨淑敏的工作获得了人民的认可和荣誉,并得到党和主席的鼓励和支持。
关键词: 普通话 汉语拼音 推广

内容

一場誤会
  太阳已經偏西了。河間县城关小学敎师楊淑敏出去作家庭訪問,路上碰見煤窑的孟經理回家吃飯,便关切的問:“孟經理,怎么这么晚才吃飯啊?”“楊老师,別提了!”孟經理生气地說。
  事情原来是这样;煤窑建在沙河的东岸,上午西岸一家工厂打来电話,急需要十四吨煤,由于沙河兩岸人民,說話用的是兩种完全不同的音調,河西人說“十四”和河东人說“四十”發音完全一样,所以孟經理立即組織了全体人員用汽車,大車,手推車一齐出动,突击运煤,一鼓气給工厂运去了四十吨煤。这个工厂院小煤多,怎么也放不下,厂长一問,才知道是發生了誤会,孟經理很着急,只得把多余的二十六吨煤又运了回去。
  “語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如果語言不純,怎样充分的表达出思想呢?沙河兩岸人民,仅仅是一河之隔,就有三,四种方言土語,那么全国的方言土語不更是复杂了嗎?要是有一种統一的語言該是多好啊!”楊淑敏急切的在期待着。接受任务
  中央关于“推广普通話和推行汉語拚音方案”公布了。为了把中央的这一指示迅速貫徹下去,河間县委立即下达通知,幷且召开全县敎师大会.进行了傳达布置。党的号召給了楊淑敏莫大的鼓舞,心里无限激动:“党眞是了解俺們的心思啊!”
  一天,楊淑敏被叫到县文敎局魏局长的办公室,魏局长說:“楊老师,为了重点培养骨干力量,党决定派你到夭津去参加河北省学習汉語拚音和普通話短期訓練班的学習,明天走,有沒有困难?”
  楊淑敏这时已經是三个孩子的媽媽了,最小的孩子还在吃奶,繁忙的家务瑣事她是要管的,但是她想到自己是一个共靑团員,是培养共产主义花朵的人,推广普通話和汉語拚音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責任,于是立即充滿信心地說:“沒有困难!”
  “好!希望你好好学習,出色地完成党交給的光荣任务!”魏局长鼓励她說。
  “保証完成任务!”楊淑敏語气坚决地回答。
  在学習中,她很虛心,上課認眞听講,中午不休息,晚上別人都睡下了,她却要加班,就这样見縫插針,有空就学,經过十几天的訓練,基本上掌握了汉語拚音的知識。
  参加訓練学習仅仅是打好基础,更重要的是理論联系实际的运用,在这一道关口上,楊淑敏遇到了困难,因为她土生土长在河間,所以說普通話一直發音不准确,心里不禁怀疑起来;“俺是庄稼地长大的,学普通話行嗎?”党知道了这个情况,馬上鼓励她:“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努力地学,沒有攻不下来的堡垒。繼續学吧!党相信你一定能学会的!”党的鼓励給楊淑敏增加了力量,为了早日掌握普通話的發音,她买了一个耳机子,特用来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推广普通話”講座,随时檢查自己的方言土語;另外还訂購了有关汉語拚音的期刋报紙:“文字改革”,“拚音小报”等七种。作笔記,写心得,深入地进行学習。
  一天,学生馬德生对她說:“楊老师,俺哥哥回来了!”楊淑敏想:“馬德生的哥哥在北京上高中,一定能說普通話”。便馬上带着四冊語文課本,到馬德生家里去了。
  楊淑敏一課接一課的念,馬德生的哥哥耐心的帮助糾正發音,最后他說:“普通話的調值一律比河間調值高,你讀課文时,把調值提高一些就象普通話了。”这一句話給了楊淑敏很大的启發,从这以后,楊淑敏在朗讀方面提高了一大步。
  为了及时推广普通話和推行汉語拚音,县委又选拔了七十八名优秀敎师到县里来集中学習,幷由楊淑敏担任敎师,講課前,县委書記亲自对大家作了动員报告,使学員們对这一学習从思想上重視起来。由于楊淑敏的認眞負責和学員們努力学習,在很短的时問里取得了优异成績,通过測驗,个个成績优良,回乡后,成为推广普通話运动中一支强大的骨干力量。
  突破障碍
  1958年楊淑敏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第一次普通話敎学成續观摩会。”在这次会上,吳老(玉章)亲自接見了她,热烈贊揚她頑强的毅力,不倦的精神,幷說:“希望你回去,把普通話的种子撒遍河問,能够在第二次会上再見到你。”最后,吳老还給她題字留念:“祝你在推广普通話中作尖兵,祝你公作順利”。
  楊淑敏满怀信心地回到了学校,顧不得休息,就向党支部汇报了开会情况。党支部立即作出决定以二年級作为試驗的重点。先让她搞,然后全面推广。
  “这是第一炮,一定要打响”。楊淑敏心中暗暗下了决心。还沒上課时,她先把学生的底摸个一淸二楚;在四十五名学生中,除了三名学生是滄县人外,其余的人全是河間的,有二十五名学生語言带有尖音……她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編写了敎学計划。
  第一天上課的时候,楊淑敏先用生动的事例,向学生們講了講方言土語的弱点和普通話的优越性,学生們挺高兴,一个个张着小嘴大声地朗讀着拚音字母,之后叉跟着她朗讀“列宁在理髮室里”的課文。
  可是,隔了沒几天,学生們上課突然不發声了,尽管楊淑敏在黑板前嗓門再提得高,叫大家念,大家也不發声。
  “我不說了,媽媽說:‘放着字不学,偏学洋文,这是念的那一門經?不准学!”馬承眞小朋友說。……
  你一言,他一語,楊淑敏这才知道,推广普通話的工作在某些家长那里受到了阻拦。她立即把这情况汇报給党,支書說:“方誉土語是多少年留下来的老習慣,現在我們要改变它,开始的时候,免不了要受到阻碍,只要我們耐心地做好思想土作,家长这一关,一定会打通的,他們也一定会拥护的!”遵循着党的敎导,楊淑敏利用假日的休息时間,跑到哈树林家里来訪問了。他母亲說:“俺不是北京人,为啥学人家的調儿呢?多少輩子沒学北京話不也过来了嗎?”楊淑敏微笑着,慢慢地向这位母亲解釋着。她首先用自己亲身碰到和听到的,由于方言和音調不同所引起的种种不方便和誤会談起,进而介紹了我們祖国如何因地广人多,方言土語錯綜复杂;而影响着人們充分交流思想。推广經驗的道理。幷耐心地介紹了学生們学習汉語拚音后对提高学生学習成績的种种好处。終于树林的母亲被說服了。烈日当空,楊淑敏跑了一村又一村,耐心地做着思想工作,家长这一关終于突破了。
  播种
  为了迎接“全国第二次普通話敎学成績現摩会”的召开,她日夜琢磨;如何創造出色的成續向大会献礼呢?她試着用馬粪紙做了兩个大圓盘釘在木板上。一个圓盘上面四周写滿声母;一个圓盘上面四周写滿单韻母和复合音,撥动兩个圓盘就可使盘上的声母和单韻母或复合音互相調配。这样就大大地省去了敎师的时間增加了学生的練習时間。繼这种“轉盘拚音器”之后。她又制做了“人面發音模型。”“拚音卡片”等六种直現敎具,使学生們在很短时間內掌握了拚音規律。
  学生們掌握了拚音規律之后,馬上便結合着用普通話朗讀課文。但由于河間有許多土話方言和普通話的發音相差很大,学生們的舌头一时难于轉过弯来。怎么办呢?楊淑敏琢磨了半天,絞尽腦汁,編了許多繞口令,其中有一首是这样:“山上有十四个紅獅子,山下有四十个紅柿子,山上的十四个紅獅子,要吃山下的四十个紅柿子”。学生們念了这首繞口令,便很容易把“十四”和“四十”分淸了。
  在楊淑敏耐心的敎导下,学生們很快都能說流利的普通話,唯有哈树林小朋友还不行。平时,哈树林說話“口吃”、如果有誰問他:“你上那儿去?”他立即漲紅着臉,急得一身汗說:“那个那个那个我那个赶集去!”“那个”兩个字成了哈树林小朋友的口头語,他母亲一听見“那个”兩个字,便生气地說:“那个那个沒完了,不說不行嗎?”母亲越是生气,哈树林越是着急,“那个”也就越多了。
  “不能有一个小朋友掉队!”于是楊淑敏便利用业余时間耐心地帮助哈树林。發音中最困难的是“0”这个字母,它要求口型不許动,嘴要成圓形,幷张得刚刚象一个手指那样大。这个字母哈树林小朋友一直發不准,楊淑敏就让他念“果”字,取“果”的尾音,这样,哈树林終于找到了正确的發音方法。为了使哈树林練習的机会更多些,以巩固他的学習成績,平时,楊淑敏还常和哈树林說話。譬如在午后,她就問:“你吃飯了嗎?”“那个”哈树林刚說出口,楊淑敏馬上用手一指,哈树林笑了一笑,便用普通話說:“我吃过了!”在楊淑敏耐心地帮助下,哈树林終于矯正了“口吃”,学会了流利的普通話,哈树林的媽媽感激地对楊淑敏說:“俺家树林这个毛病打都沒打过来,老师用普通話給敎好了,眞得感謝楊老师啊!”
  “这是党和毛主席提倡的,应該感謝党和毛主席。”楊淑敏說。
  通过短短的兩个月的学習,每个学生又多認識了四百个生字,幷借助于拚音字母,可以閱讀“毛主席的故事”、“朱德的故事”、“高玉宝”等通俗讀物,这样就大大促进了敎学質量的全面提高,全班四十五名学生期末語文測驗的成績,五分的——三十人;四分的——十二人;三分的只有三人。和过去語文測驗成績总分相比,提高了四倍还多呢!
  荣誉
  楊淑敏为人民辛勤的工作,人民也給了她应有的荣誉。她又光荣的出席了全国第二次普通話敎学成績現摩会。在这次会上,她也又一次深刻地受到了敎育,她想:“自己在推广普通話中,只不过起了一点点螺絲釘的作用,距离党的要求还差很远,回去一定繼續努力,創造更大的成績。”
  为了把汉語拚音和普通話推广到河間县各个角落,党非常重視楊淑敏在推广普通話中取得的成績和經驗,給她时間和苏靜白老师共同編写““河間人怎样学普通話”一書。編写这一本書首先要摸淸河間的土語方言以及河間話和普通話的区别,这个工作依靠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党就組織了大批人力来帮助搜集,为楊淑敏編写这一本書創造了良好条件,当这本書編写完畢时立即印發了十万册,在河間县基本上做到了靑壮年人手一册,为全县全面推广普通話創造了条件。
  一个声势浩大,全民性的推广普通話的运动在河問县掀起了。楊淑敏更是早出夜归,一会儿到汽車站給票員講課,一会儿到百貨公司給售貨員講課,鎭上男女老少沒有一个不認識她的。辛勤負責的精神,感动了大家,汽車站馮站长說:“就凭楊老师这样的热心輔导我們,再笨嘴笨舌的,也一定能把普通話学好。”
  今天,河問县推广拚音字母和普通話的工作已經取得了成續。1960年4月4日,河北省在这里召开了“注音識字和推广普通話”現場会。全国文字改革委員会也在这里建立了試驗的重点。許多省、市組織了代表团到这里来参覌訪問,大家以欽佩的心情贊揚楊淑敏。每逢听到人們的贊揚时,楊淑敏总是謙虛地說:“不,这一切都是党的支持和关怀的結果,功劳应該归功給党和毛主席,今后我有决心按照党的要求,树雄心,立大志,高举毛澤东思想紅旗,和同志們一起,在文敎战綫上爭取更大的成績献給党和毛主席。

知识出处

文敎群英頌

《文敎群英頌》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该文介绍了多位先进人物的事迹,涉及教育、医疗、文化等多个领域。其中,陈天池、黄惠芝、王松青等人坚持教育战线,培养花朵的人王如慧等人致力于幼儿教育,张淑清、晋桂香等人则是小学教师,李长茂、赵慕梁等人则在工业领域做出了贡献。这些人物展现了共产主义者的精神风貌,对读者有很好的鼓舞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許文龙
责任者
杨淑敏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