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模範先進事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工業交通運輸企業評選勞動模範大會會刋》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5436
颗粒名称: 勞動模範先進事蹟
分类号: D412.6
页数: 6
页码: 27-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情况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介绍了把苏联先进经验推广到兄弟工厂去-记天津市劳动模范杨锡恩的一些先进事迹和坚持三十六小时——劳动模范马增惠带领工人修复水管的事迹两方面。
关键词: 天津市 劳动模范 先进事迹

内容

把蘇聯先進經驗推廣到兄弟工廠去
  ——記天津市勞動模範楊錫恩的一些先進事蹟
  去年十月間,重工業部鋼鐵工業局打了幾次緊急電話給天津鋼廠廠長,命令天津鋼廠馬上派人到重慶去,帮助國營重慶一零一鋼鐵廠新建煉鋼車間克服生產不正常的困難。廠裏領導幹部經過仔細硏究考慮,决定派認真執行蘇聯專家建議、有煉鋼經驗的走技術工人、煉鋼部值班工長楊錫恩去。楊錫恩勇敢地接受了這項艱巨而光榮的任務,第二天就動身到北京報到,後來就乘飛機飛往重慶。
  楊錫恩動身以前,煉鋼部黨支部副書記吿訴他,到兄弟工廠去帮助工作,要更加謙虛謹慎,依靠黨的領導,依靠工人羣衆的智慧,誠懇地把蘇聯專家教給的先進經驗,教給兄弟工廠的職工。楊錫恩為了不辜負黨對自己的培養教育,為了勝利完成這項光榮任務,他在離廠前特別向護爐技師詢問了維護平爐的經驗,把維護平爐的全套操作规程帶走。在北京等候飛機的幾天,蘇聯專家馬里謝夫同志又親自告訴他重慶新建平爐生產不正常的主要問題是什麽,用哪些具體辦法去解决這些問題,並提出了幾項建議。他向蘇聯專家表示:「我一定好好地把這些寶貴的建議帶到兄弟工廠去,給國家煉出更多的好鋼。」
  重慶一零一鋼鐡廠新建煉鋼車間,全部設備都是新的,平爐的生產能力比天津鋼廠大得多,但是生產很不正常,爐底燒結得不好,三天兩頭就要修理一次,非計劃檢修設備的時間很多,國家計劃經常完不成。楊錫恩迫切地希望在很短的時間把新建煉鋼車間的情况鬧清。剛到車間的頭幾天,他一連幾天幾夜在平爐的周圍轉來轉去,工人操作的一舉一動,爐子冶煉情况一時一刻的變化,他都認真地觀察硏究,並隨時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記錄下來,進行硏究。有一次,他為了要了解全部的操作過程,天剛剛矇矇亮,他就到車間爐前爐後觀察工人的操作,從加料到出鋼,一遍兩遍地觀察煉鋼的全部過程。一零一鋼鐵廠的煉鋼工人看見他那樣認真負責,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爐子上,便跑來對他說:「楊工長,你趕緊把你的建議拿出來吧!」楊錫恩總是微笑地跟工人們說:「情况還沒有了解清楚,提意見提不準啊!蘇聯專家經驗那樣豐富,每次到我們工廠帮助工作,都是先把情况了解清楚,才提建議。我過去向蘇聯專家學到一點經驗,提出來怕跟這裏的情况不相符。」就在這一天,他跟了好幾個生產班,直到深夜,兩眼都熬紅了,當山城的霧氣籠罩着車間的時候,他才戀戀不捨地離開平爐。在他回宿舍去的路上,他還在想:新建煙鋼車間生產的主要困難,是爐底燒結得有毛病,很多作業時間都耽誤在這上面。他計劃先向黨支部彙報一下情况,再跟護爐工程師好好硏究一下,把蘇聯專家過去教給自己的經驗拿出來試試。他覺得自己能夠在這個新建的煉鋼車間,為國家社會主義建設出一分力量,高興極了。
  在一零一廠兩個月,楊錫恩根據蘇聯專家教給的先進煉鋼經驗,先後提了二十六項建議。每提一項建議,他都經過反覆的考慮,先把建議的内容吿訴車間的黨支部和車間主任,然後再和護爐工程師和工人硏究如何執行。他常常跟工人們說:「我提的這些建議,都是蘇聯專家教給我們的,也是天津鋼廠全體職工認真做過的,我只是把這些建議轉教給你們,執行得好不好,還在大家努力。」有一回,燒結爐底的建議在执行當中發生了問題,跑了兩噸鋼水,楊錫恩急得連飯都吃不下去了。他想燒結爐底的問題不能解决,這個新建的爐子便不能完成國家計劃,自己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黨所交給的任務。這時候他有些害怕困難,覺得自己維護爐子的經驗少,能不能把爐底燒結好還是一個問题。但是他立刻又想到蘇聯專家說過的一句話:燒結爐底就是一件辛苦的事,又熱又累,必須巖格按照操作规程辦事,一分鐘都不能馬虎,才能把爐底燒得又好又快。同時他又想起蘇聯專家在天津鋼廠帮助冶煉沸騰鋼時,就親自動手做給工人們看。有一囘蘇聯專家藍克為了把平爐的煙道修好,煙道裏的灰還紅紅的,就冒着高温鑽到又熱又髒的煙道裏去檢修,身上穿的衣服都烤焦了。蘇聯專家這樣忘我地帮助我国建設,不怕困難的精神,鼓舞了他戰勝困難的信心。
  在一零一廠黨組織的領導下,楊錫恩和兄弟廠的全體職工在一起認真地學習了蘇聯先進經驗,改進了很多操作技術,終於戰勝了困難,使平爐的熱修時間縮短了很多,基本上消滅了非計劃的檢修時間。一零一廠新建煉鋼車間過去一直完不成國家計劃,去年十一、十二兩個月,都完成了國家計劃。
  楊錫恩光榮地完成了國家交給自己的任務,去年年底,從重慶冋到天津。頭一天上班,他碰見車間副主任路繹如工程師,第一句話就問他臨走以前有一爐鋼煉的質量不大好,究竟是什麽原因?在離開車間兩個多月的時間,他一直沒有忘記這爐鋼的質量問题。平時他對生產總是那麼關心。去年在學習、蘇聯先進經驗冶煉新產品沸騰鋼的時候,他根據蘇聯專家的建議,想了很多辦法克服操作技術上的困難,高温簿渣快速脫氧的先進經驗,他學習得最好,蘇聯專家所提的建議,他都記錄在自己的日記本上。他還賈了十幾本介紹蘇聯煉鋼經驗的書,細心地硏究蘇聯的先進技術。他不但自己認真貫徹蘇聯專家建議,並且還帮助別人嚴格地按照規程制度操作。他領導的一個小組冶煉沸騰鋼,不但冶煉時間比較短、鋼的質量還好,合格品比國家計劃還提高了百分之一點五。楊錫恩並不滿足於這些成績,在工作中隨時虚心學習。在他到重慶一零一鋼鐵廠帮助解决生產問題時,他同時也學習了一零一廠工人操作技術方面的優點。囘廠後,他又提出了四項改進煉鋼技術的建議,他說:「我把我們工廠學習蘇聯先進經驗的一些成就介紹給兄弟工廠,帮助他們克服了一些困難,自己也學到不少東西啊!兄弟工廠的優點,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最近,重工業部鋼鐵工業局和重慶一零一鋼鐵廠都寫信到天津鋼廠,讚揚楊錫恩認真貫徹蘇聯專家建議的成就,一零一廠新建煉鋼車間的職工還把貫徹楊錫恩所提的建議的效果寫信吿訴他。楊錫恩在接到這些來信時,高興地說:「這是我們全體煉鋼工人學習蘇聯先進經驗的成績。我們要多煉好鋼,建設社會主羲,就要走走實實地學習蘇聯先進經驗,把蘇聯專家建議變成我們國家的財富。」(張弩)
  五五年一月三十日天津日報
  堅持三十六小時
  ——勞動模範馬增惠帶領工人修復水管的事蹟
  去年十二月初,連下了幾場雪。十日那天,過了晌午,尖峭的西北風比上半天颱得更緊,吹起了漫天的雪花。在天津電業局第三發雷廠修配分場裏,工人們正在緊張地檢修「加熱器」。電話鈴一陣響,修配分場主任打來電話,說:海河潮漲,上游冰排下洩,把海河水泵房架吸水龍頭的木樁撞倒了,進水管撞裂,全廠停止了發電,必須趕緊搶修。接電話的鉗工班長、共產黨員馬增惠放下電話,隨手抓了顶帽子戴在頭上,連棉外衣也沒顧得穿,就匆匆朝河邊跑去。
  黨支部書記、廠長、工會主席還有修配分場主任都已經在河邊。河上冰排擠擠撞撞,朝水泵房湧了過來,喀吱喀吱撞得山響。黨支部書記、廠長的意見是:進行緊急搶修,爭取最短時間内恢復發電。
  這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鐘了,寒風吹得人們的臉和耳朵像刀割一樣的疼。誰能冒着這樣的嚴寒下河去立起那些被撞倒的木樁,去接好裂開的水管子呢?這時,從黨支書身後擠出一個人來,他是鉗工班長馬增惠,他說:「支書、廠長,這個任務交給我們吧!」
  支書、廠長和修配分場主任一聽是馬增惠,他們知道這個有着二十五年工齡的老工人,自從一九五二年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之後,曾經過多次完成艱巨任務的考驗。特別是在一年來的增產節約競賽當中,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困難,團結全班的新老工人,出色地完成黨所交給的各項任務。這些事實,黨支書、廠長都記得很清楚。目前又是一個緊急的任務,正需要一些勇敢、堅毅的人來承担,因此,他們就决定把這個任務,交給馬增惠所領導的這個班。馬增惠接受了任務,便飛一様地順從舖滿雪的道上电囘廠去。
  一會見,馬增惠領着修配場的工人們蜂湧地來到海河邊。在木樁和吸水管的四周,由於河水的冲激,冰凌擠得豎了起來。馬增惠領頭,七手八脚把跳板架好,他頭一個走下去,站在跳板前端。冰凌在他膝下刺溜刺溜地竄動。一股刺骨的冷氣從脚上直冒到身上。馬增惠鼓着勁向工人們喊道:「為了保證完成生產任務,為了社會主義建設,伙伴們!使勁吧!多少工廠,多少人等着咱們的電啦!」岸上的工人紛紛奔上跳板,朝冰凌上走。大家把沉在河下的吸水龍頭吊起來,把木樁支住。正當準備接上第一根水管的時候,發現進水管與吸水龍頭相銜接的「法藍盤」被冰排撞壊了。工人們知道,要在進水管上鉚一個「法藍盤」至少也得兩天。馬增惠想到:「决不能等兩天不發電,那會給國家造成多麽大的損失?」馬增惠和大夥兒商量,决定用鉛油白布來包紮破裂了的「法藍盤」,但是管子直徑太大,包紮不起來;馬增惠又和大家商量用燒焊的辨法,來換上新的「法藍盤」,試了一試仍然不行。這時候天已經黑下來,大家心裏急得火竄。馬增惠便把工人焦文信等召喚着蹲在一起,他說:「咱們一定要想出辦法來,總不能教困難給困住了咱們!」有人提出:「法藍不服燒焊,那就焊上個吸水龍頭吧!」馬增惠突然心裏一動,霍地站起來說:「那就試一試吧!」大家一聽,身上憑空又添了一股勁。焦文信喊着說:「焊吧!有困難大家扛着吧!」天完全黑了,寒風颱得更加瘋狂。燒焊器的電石罐裏的水一會兒就結了凍。工人們忙着來回到廠裏去提開水,一壺一壺去澆。這時,人也凍得實在支持不住了,就輪流着上岸來暖一暖。馬增惠却一直堅持着。在這樣寒冷的深夜裏,工人們堅持進行搶修工作。到夜裏一點二十八分鐘修復了一根水管,廠內開始發電了。
  但是,一根水管送水,供應不了氣機的使用。同時,也沒有後備,萬一再發生事故,又將影響發電。這時還必須繼績搶修其他幾根水管。行政領導方面决定讓馬增惠他們這一撥人囘廠休息,重新調人來。但是馬增惠提出請求:「留在海河,繼績工作。」他想:自己是個共產黨員,怎能在最緊急的時候去休息呢?
  新調來的另一撥工人來到現場了,馬增惠又參加到新的搶修隊伍中,繼續在冰凌上工作。
  已經到了深夜四點多鐘,嚴寒包圍了一切。但是搶修水管的工人有的忙碌地在跳板上來回送器材;有的在冰凌上打管子。鐵鎚聲、燒焊的火響聲和冰凌的擠撞聲、狂風的吼叫聲夾雜在一起。第二根水管子快接好了。馬增惠蹲在冰凌上裝最後一檔活。他的濕了的褲腿已凍成了冰片,行動起來褲腿擦得沙沙作響,兩手也凍僵了。但是,他仍緊張地在安裝,因為只差一道手,這一根水管就可以進水了,忽然,浮冰咔喳咔喳地響了起來,馬增惠覺得脚下的冰凌在動盪。有人忽然說:「壞啦!,海水落潮,凌上站不住,跳板也擱不住了!」馬增恵一面緊張地裝活,一面急急地呼喊大家趕緊上岸。自己却沉住氣蹲在跳板上,繼績安裝。這時,上游的浮冰也喀吱喀吱地響着滾下來了,衝得跳板搖晃不定,跳板隨着冰凌漸漸下沉了,馬增惠仍在不停手地幹着。岸上的人們急壞了,大家喊着:「老馬!你聽見響聲了嚒!快上呀!」刹那間,馬增惠轉念到:「上岸去吧!不然晃到冰凌底下,就不行啦!」可是,眼看着就差最後一檔活就安装完了,停手不幹就會前功盡棄。想到這裏,馬增惠又堅定了信心,兩隻手又飛快地繼續幹下去。岸上的人,心都繃得像滿弦的弓一樣緊。馬增惠直到把最後一檔活装好了,才抱着工具跨上岸來。這時,一大塊冰凌急淌下來,從馬增惠剛才所站的地方竄過去。
  就這樣經過了三十六小時,共產黨員馬增惠帶領着工人,完成搶修吸水管的任務。馬增惠在回家的路上雖然感到渾身疲倦不堪,但是他們保衞住了正常發電,保衛住了工業生產。
  (陳珍)
  一月三十一日天津日報

知识出处

天津市工業交通運輸企業評選勞動模範大會會刋

《天津市工業交通運輸企業評選勞動模範大會會刋》

本书提供了天津市一九五四年劳动模范的相关信息,包括劳动模范合影、评选文献、先进生产事迹照片、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模范车间科室事迹以及个人模范事迹的详细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