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冀东人民对解放天津的巨大貢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城上红旗飘》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5419
颗粒名称: 冀中、冀东人民对解放天津的巨大貢献
分类号: E297.4
页数: 5
页码: 183-187
摘要: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冀中、冀东等地区人民群众在天津战役中支援前线、解放天津的过程,包括人民群众在战争时期所表现出的革命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关键词: 天津战役 支前情况 解放战争时期

内容

在天津战役中,冀中、冀东等地区人民群众,发揚了革命的光荣傳統,为支援前綫,解放天津,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建立了光輝的功績。
  当东北野战軍大举进关、直指平津的消息傳到冀东地区时,这里群众立即掀起了支前高潮。家家戶戶,爭免恐后,交送公粮或食粮。許多群众覚得自家的米不够好,便卖掉換好的米交;还有的把坏米留下自己吃,而把最好的米去交公粮,充分地表現了他們对革命战爭的高度責任心和对人民解放軍的眞誠热爱。在各个重点地区,还建立了供应站,积存下充足的粮食、柴草和各种軍需物資,以便随时供应部队的需要。
  为保証人民解放軍迅速挺进和运輸及时,广大人民群众自覚地展开了搶修公路和桥梁的运动。冀东地区群众,在公路兩側还挖了无数防空工事,以保証运輸人員和路过部队的安全。許多险要地方,如好儿岭、玄武岭缭处的公路,都进行了修平、加寬工作。即使一般的公路,也加寬到半倍到一倍。薊县五万群众,冒着風雪,用兩天一夜的时間,搶修了全县公路六百余里。由于靑壮年大部分参加了抬担架、搞运輸等工作,所以剩下来的修路、碾米、磨面等任务,都由妇女老少动手完成。在紧张的修路任务里,妇女們联合起来,展开了竞赛活动;老人們不甘落后,到处搶重活干;儿童們赶着运土的毛馿,在風雪里跑来跑去。大家从早到晚,从夜到亮,越干越有劲。
  在修架桥梁的任务里,冀中地区的群众表現了忘我的热情。他們組織了八百人的架桥队,用九天时間,沿着大淸河兩岸,架設了三十座桥梁。大淸河北面有个小村庄,群众用自己的木料、砖柴,一个晚上就架設了一座新桥。永定河大桥在日寇占領时期,日寇曾多次企图架設,均未得逞,但今天为了支援平津战役,这里群众仅用十一天的时間,便修建竣工,而且质量良好。
  在通向平、津前綫的条条道路上,数不淸的运輸队,汇成了一股股洪流。人們情緒高昂,不顾疲劳,不怕飢寒,日夜不停地将各种軍需物資运往前綫。他們一边走,一边互相鼓励着:“多拉又快跑,战士們吃的飽,反动派就跑不了。”仅文安县,三天时間就将四十六万五千斤公粮运往前綫。武强县一夜的功夫,就出动了大車一千二百五十二輛,完成了运輸公粮九十九万七千斤的任务。
  虽然陆上、冰上所有可以用来运输的工具、牲口都参加了,但仍不能完成浩大的运輸任务。正在这时,冀中地区組織了四万余人的砸冰队,在冀中党、政、軍各級干部的直接带領下,冒着“数九”寒天,将大淸河安新县至楊柳靑間二百六十里的厚冰全部砸开,打通了大淸河的水路,开辟了大淸河的冬季运輸,創造了大淸河冰封季节水路运输的奇迹。有时候前面刚砸开,后面又冻上、白天砸开,夜里又冻上。天寒地冻,任务繁重,但是解放了的人民,有着一顆比火还热的心,他們在党的領导下,克服了种种困难,胜利地完成了运輸任务。安国县民工团由于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曾荣获“鋼鉄民工团”的称号,三百六十人立了功。
  为了及时搶救和运送伤員,各地区都組織了大批担架队,随軍攻城、野战、轉运伤員。仅冀中一个地区,就出动担架五千一百五十七副,兩万一千三百余人,組成了一百六十四个担架連。他們不畏艰险,不怕劳累,夜以繼日地执行任务。雄县担架团赴前方执行任务时,途經固安县境的大淸河已結薄冰,但为了尽快的赶到前綫,人們等不及想办法,便在团长、政委的带动下,跳入冰冷的水中,从寬四十丈、深三尺的大淸河水中趟过去,沒有一个人畏难怕冷。难道眞的不冷嗎?不。而是覚悟了的人們支援革命战爭的心太热了!“不过大淸河,难捉玉鳳崗(冀中最凶恶的大汉奸)!”这是人們当时豪迈的口号和心願。每个担架团和每个队員都紛紛制定了立功計划,保証完成任务,爭取立功。河間担架团提出三不怕和五不走。三不怕是:不怕路远和夜道;不怕劳累和飢寒;不怕飞机大炮和牺牲。五不走是:沒命令不走;不完成任务不走;不給房东水缸挑滿水不走;院子不扫干淨不走;手續不淸不走。阶級友爱的精神激动着每个人的心,他們所想的是如何减少伤員的痛苦,对伤員爱护备至。玉田县的兩千九百副担架,每副都带着兩床棉被准备給伤員鋪、盖。每副担架都带着一个小瓢,准备給伤員接大小便。
  担架員把个人棉衣、被子給伤員鋪盖的更是普遍的事。献县担架六連一个班凑款二十五万元(边幣)給伤員买点心,曹福强自己拿出四万元給伤員买白糖。王炳辰連着拾六十里不让別人換。王淸辰带病坚持了三天。他們都把伤員視如自己的亲人,认为对伤員的照顾,是义不容辞的事。
  翼中人民除了提供大批物資支援解放平津外,直接参加运輸、担架、警戒、修路、架綫、碾米、磨面等支前任务者,共有二百一十五万八千五百名,牲畜八十九万五千九百一十四头。平均起来,每戶、每个青壮年、每輛車和每头牲口都参加了这次伟大的支前任务,而且有一大部份还不只一次。
  这些事实,都充分說明了解放区人民在支援平、津战役中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是,如果认为这些就是支援的全貌,哪就錯了。这里仅仅是些片断。因为在当时情况下統計資料不可能全面,同时有很多事迹,也是难以用数字統計淸楚的。比如部队或伤員每到一地,群众就自动的送吃、送喝、送烟、送茶。仅冀东地区春节第一批慰問物資,据不完全統計就有猪肉一百万零六千一百斤,香烟六千包。任丘有个馮老大娘,过去孤苦伶仃,一无所有,土改后生活才算有了保証。她在这次支前热潮中,也拿出数斤大叶烟和其他东西慰問部队。丰南县的妇女們除筹集了大批鷄蛋、白糖之外,还筹集了边幣四百万元做为劳軍之用。各地妇女們都积极地給部队拆、洗、縫、补。容城二区张市、郑村等六个庄的妇女,一天半就給部队縫补棉被二千九百五十五条、棉衣三百九十七件、鞋袜二百多双。刘老大娘一天就做了三双棉鞋。宝坻县几天就赶制出布袜一万余双。类似生动事例,不胜枚举。这里有个簡要統計,多少可以反映出当时冀中地区的支援情况。
  自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三日东北野战軍进至平津前綫起,到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一日我軍和平解放北平止,仅仅四十八天中,冀中地区即往前綫調运小米七千七百多万斤、白面八百九十多万斤、飼料兩千八百多万斤、馬草兩千七百多万斤、柴五千多万斤、油二百三十多万斤、食盐一百一十多万斤,連同各种菜疏、器材等物資共达兩亿斤。在运这些物資中共調动大車、小車三十二万六千九百二十九輛、船四百〇四只、冰床一千四百五十五只;車、船手十九万五千余人。担架五千一百五十七副,担架队兩万一千三百余一人,組成担架連一百六十四个。动員六十七万三千八百余人,修筑公路三千〇二十六里,架設新桥六十四座,修整旧桥二十一座。此外还由民兵一万七千余人,組成一百三十四个民兵連,担負了对交通要道、桥梁、仓庫、供应站等的警戒和押送俘虏,維护秩序等任务。
  諸如上述,充分說明了人民軍队和人民群众以及人民群众和人民战爭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保証了天津战役迅速胜利,促使北平之敌接受和平整編。同时也充分說明,覚悟了的人民,在党的領导下所产生的物质力量是战无不胜的。这是人民战爭的特色,也是战爭胜利的保証。
  (人民解放軍河北省軍区供稿)

知识出处

天津城上红旗飘

《天津城上红旗飘》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涉及了人民解放军天津战役的各个方面,包括回忆、战斗细节、英雄事迹等。这些文章描写了天津战役的战斗过程和参与其中的个人经历,旨在回顾历史、传承战斗精神,并学习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阅读

相关人物

曹福强
相关人物
王炳辰
相关人物
王淸辰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安国县民工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东北镇
相关地名
河北省
相关地名
文安县
相关地名
武强县
相关地名
安新县
相关地名
雄县
相关地名
固安县
相关地名
玉田县
相关地名
献县
相关地名
任丘市
相关地名
丰南县
相关地名
张市镇
相关地名
郑村镇
相关地名
宝坻县
相关地名
北平镇
相关地名
新桥镇
相关地名
河北省
相关地名